蹩腳的街頭藝人,難堪的觀衆,也能湊成了一場演出

我們喜歡看的,本就不是表面的“美”,而是背後表達的東西。

打動了我,或許是精神,或許是苦難,或許是其它,但肯定不是這位藝人的美、技藝高超以令我很享受。也是,這麼冷的天9度,這麼晚加班回來10點了,哪還有心情。何況他那破爛的衣服和糟糕演技,真令人難堪,起初我是困惑不解,他到底在發什麼瘋,在表達着什麼,抱着一絲好奇,於是就駐足了一會。

講着陳詞濫調的吉利話,觀衆在看笑話的氛圍,一再攪動着我的神經。

他開始演出了,跳着發瘋式的舞蹈,或許那稱不上是舞蹈,就是在發瘋,我是個好奇的人,於是對這個瘋產生了興趣,想探索一下他的心靈。

隨着進一步的看見和感受,我被感動了,有了高峯體驗,我總結出了幾句非常有感覺的話:

  • 盡情地演繹自己,就足夠感動。
  • 我不用一根漂亮的金箍棒,我只需要一根可以讓我表達的棍子。

理性的分析,或許他只是一個徒弟,只是一個繼承者,他把他學到的東西都表現了出來,只是學藝不精,過去的東西被這個時代淘汰了,何況他還是學藝不精,但這肯定不是我心中的答案,風繼續吹,我也繼續站着看着。

看着他的表演形式、風格、一舉一動,我覺得以前的藝人也是這般演出的,只是表現得好一點和差一點的區別,這個能跑能動能翻跟頭的,應該能到普通的水平了,畢竟中國的師承是靠領悟的,根本不是職業化培訓,有模有樣的就算是出道了。畢竟這年頭,真誠的人少了,能善待人、幫助人、啓發人、教人的已經算是怪物了,平常是不多見的。

其實,這種模仿的未來,就只能是“有模有樣”,一但時過境遷,就成了不合時宜,被社會淘汰,或許出路是要找到自己的風格和場子,形成自己的思想體系;認識自己,找到自己熱愛的事情。年輕的資本或許就是要走出一條這樣的路,唯有如此,方可在未來不至於“不合時宜地淘汰”,才能留有老年人的體面和尊嚴。

隨着進一步的看見和感受,我被感動了,有了高峯體驗,我總結出了一句非常有感覺的話:盡情地演繹自己,就足夠感動。

不需要多麼登峯造極,不需要多麼優秀卓越,不需要一人之下掌權掌勢,只需要盡情地“耗盡”自己,就足夠感動。

就像藝人說的:(破爛有年代感的)音響沒電了,音樂該停了。

是啊,放沒電,就停了。

我們誰人不是人生中蹩腳的演出者?

當青春已去,年華不再,我們是否也會淪爲一個不和時宜的人?

當下,或許別人只是看中你的年輕,可以幫忙做點事,而你也是年輕氣盛,什麼都不用考慮,因爲你現在是有資本的。而一旦失去了利用價值,就該退場啦。

我最近感悟到,小時候,我以爲電視上的都是別人,是距離很遠的東西,但當我慢慢長大後,我發現,那些種種都發生在了我的眼前,我有點不知所措,不只是該辯護,秉持自己的正義,還是該靜默,做一個旁觀者。

只是我都是一個“還沒長大就老去了的年輕人”,我能如何?

他又能如何?

看着這衰老的藝人,瘋癲一樣的表演,不,與其說是表演,不如說是在耍瘋,只是他多了一點套路而已,當然是一些照搬照抄的套路(搬磚)。

還有那破爛的道具也讓我很揪心,被廢棄的音響,聽不清聲音的麥克風,垃圾堆裏撿的行李箱,用繩子綁住的校服褲(還補了幾個洞),用膠布粘住的美女圖片···給我的感覺是,他的生活就是這樣不堪的。

如果說這是騙錢,我不相信,我看着他盡力地表演,享受觀衆的表情,我能看出他是真開心,因爲沒有人喜歡破爛的衣服,弄傷自己的身體,來換取生存,還這麼享受自己的演出。

這是他的求生之道,或許他一開始只是迷戀這種有點酷的表演,但我能感受到他是真的享受其中,是真的在認真表演。

我不禁在想,他的夥伴去哪了,他過去的觀衆去哪了。或許是師門不景氣之後,藝人四處流亡,能轉行的轉行,能進表演圈的去表演,剩下的就流落到了街頭,更甚的或許就是回老家做個老百姓。

我感觸很多,我被打動了,在冷風中一動不動,或許我是在致敬,或許我對背後的表達的東西感興趣,或許我很欣賞藝人的精神,或許我在他身上看到了自己,或許我看到了未來的模樣。。。

過時的技能,老去的身體,他會有什麼樣的未來,他還能有什麼未來?

真冷啊,9度,馬路邊總是吹着大風,剩下的路,我是一路咳嗽回去的,眼淚都咳出來了,現在回到家也一直在咳,真是凍壞了,幸好我還可以泡一下快凍壞的腳。

但是,脫了上衣的藝人,在地上翻來覆去的打滾,還劃破了手掌,走的時候也只是穿着單薄的衣服,我不敢相信地方會是溫暖的,如果他有家庭的話。

他們還能做些什麼呢?我沒有答案,就像同樣無力的我,又能做些什麼?

年輕人的我,也有着同樣的困惑,或許應該這樣說:年輕人不是“還年輕”,而是還有一點時間···

還有一點時間老去,還有一點時間赴死。

活着不就是一場赴死的旅程嗎?何況人是多麼地脆弱啊!

這世界本來就不存在美好,也沒什麼意義,只是你相信什麼,你才能看見什麼,你看見什麼,才存在什麼,因此就好像這世界就好像挺美好的,但這是因爲愛,你還愛這個世界,你覺得這個世界很美好,有意義,你這麼相信着,於是你努力這麼去做,於是收穫應有的幸福。

藝人傳承着手藝,繼承着藝人的精神,年輕有爲的人將它發揚光大,形成一種榮譽和文化,流傳至今,其實這些都是生活過的痕跡,存在的證明。

我還想說:慈善是給蹩腳、無能、令人討厭的弱者,這是纔是善心、憐憫之心、慈愛之心;將資源給有潛力的人,那是投資,是功利,那不是慈善。

願我們在赴死的路上,不忘照顧好自己,收穫幸福的同時,也沒丟掉慈悲之心。

到最後,我看着藝人默默地收拾好東西,撿起樓上扔下的水袋,把它扔到垃圾桶,於是我上前問候了幾句,太冷了,不捨得再害他受凍,又想着他已經受凍了,於是就多糾纏了一會,要了他的一張合影。

想着這一番過後,至少心能暖一點,與我,與他。

寒暄幾句,他背起廢棄的音響,拖着破敗的行李箱,離開了,這背影,真像一個老人。

一開始,我能看見他,很清楚,漸漸地有點遠了,我有點近視,再之後我只能看見一個白點,音樂從耳朵了溜走,人也已經流入到了人羣之中,什麼也看不見了。

我記得他說:我看到你了,你一直在那裏看···

他還說:哎,今天沒準備好,出門沒化妝,音響沒電了···

這份歉意和內心,我收下了,他贏得了我的尊重,保留他的體面。

我留下這個痕跡,以證明他的存在,同時也是證明,我,也存在過。

不得不說,他比我有勇氣多了,我是個“還沒長大就老了的年輕人”,他是一個“年老還保留年少的藝人”。

只能回去了吧,路邊的燈還要一直這樣亮呢。

到街口,我又看到了那隻貓。

我看着野貓,它好像在說:雖然我們都是孤獨的,但我告訴你什麼是顧影自憐。

是啊,即使人生孤獨,有着衆多困難,也請多看看自己,照顧好自己。


以下是我錄的幾段視頻:

其實剛開始看的第一段是最好的,只是我沒拍下來,可惜了

1546103256697891.mp4(22.16 MB)

1546103269525972.mp4(4.71 MB)

1546103287559400.mp4(3.28 MB)

這段有點小感動:

1546103326518494.mp4(17.24 MB)

1546103348204555.mp4(8.87 MB)

1546103391164997.mp4(15.54 MB)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