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海報製作後的反思


收到這個任務後就開始做了:




具體是哪個也說不清楚,房博士讓我開發一套模板,emmm,這個好,好花時間。

右上角加一個logo就好看了。左上角加一個邀請函之類的話,剛好可以給信息層加分。

你說呢?



最後這個版本滿意了。

其實也不是,又進行優化了:



後面的這個版本看上去更輕鬆一點,房地產投資是拿錢出去的。
所以當一個顏色深了容易給人心情一種沉悶的感覺,當我們整個色調亮以後,就會發現心裏舒服很多。


設計是一個不斷優化的過程,就好像日本職人咖啡的包裝,優化了30年了。每年都改一點點,還是不斷的優化,難道日本人不煩嗎?

我想肯定不煩,他們在看到包裝的時候總在想怎麼能夠更好。包括我改方案,一個平面方案最多我調整過70版,就是70個版本吧,每一次就是在上一次上改進。也沒有多煩,只是後面感覺不知道怎麼改了,盡力了就完了。

牙醫那個海報改了有70個版本,他說要用20年。那個最後他很滿意我還蠻感動的。

我看完日本職人咖啡的包裝設計,真的是挑不出毛病,從外觀到裏面的設計,可以說非常的完美,在撕口的地方設計的撕起來像撕紙張一樣,撕塑料有撕紙張的感覺,這種感覺非常的美妙。

這種對細節極致的把控,真的很值得學習,非常的精美。設計的不多一個字,也不能少去任何一個字,一旦少了這個字就覺的缺東西。這纔是設計的最高境界。但這也不是一個普通設計師一天兩天想出來的,這需要成千上萬的高級案例的學習,非常豐富的經驗,以及與客戶不斷的打磨打磨。

幾十年如一日的就爲設計一個封面,所以它的設計無可替代。機器設計也只是大衆化的設計,無法完成頂尖的設計,注入文化,感情,溫度,品牌辨識度,地域性,期待感,食慾等等,這些東西。

我想,我們是人,好的設計就像一把尖刀,穿透層層的雲霧,直擊靈魂。看到好的設計的感覺就像被電擊一樣,很感動。彷彿一個困在井底的人抓到了上升的繩子,爬到了通向地面的梯子的感覺。機器體察不到這種感覺,它肯定也做不出這種感覺的東西。

我會窮其一生去追尋這種感覺。

想起斑比的一句話:設計不留名,做直擊人心的東西,每一次的設計都是一個作品。

你說人要是死了,能留給世界什麼?

文字?視頻?海報?音樂?文化?

我也不知道,我想我可以留幾張海報,在教科書裏面,或者在別人收集的案例裏面。別人偶爾點開看2秒,覺得有意思,感動了一下,那就是我存在過的價值。

蠻有意思的,日本的櫻花文化裏叫:向死而生。

他們是一個島國,侵略別的國家被人罵死,不侵略別的國家就是等死。隨時有海嘯,有地震,活的極其不安全。那個地方的人喜歡櫻花,所以到處種滿櫻花,武士沒完成任務要刨腹自殺,他們喜歡櫻花的美麗,也喜歡櫻花的短暫,喜歡櫻花的竭盡全力。

向死亡而生,纔會活的無所畏懼。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