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度回顧

你希望這個世界如何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認清這個世界事實上是怎樣的,並在接受這樣的事實的前提下努力去做一點事情。——李光耀

這一年的重心又是都放在工作上,進入一個新的環境總是要有個磨合期,這個過程中的跌宕起伏、險象環生,其中細節也只有一些特別熟悉我的朋友才知道。幸好結尾還是美好的:新開發App的上線以及團隊內外的上軌,不枉費我一年的努力。

30歲後,人就特別容易會發現一種限制、一種循環、一種無奈,要讓自己好過一點、幸福一點,就要向純粹的理想主義和完美主義告別,就像引言中所寫的:接受。接受現實的不完美,基於現實和人性準確地給出反饋、採取行動。然後漸漸你就會發現,讓你生氣和不滿意的地方會越來越少,幸福感會提高。

所以給自己的2018年頒一個獎吧。

最佳遊戲 Switch 塞爾達曠野之息 中文版

有朋友要說了,這不是2017年年度最佳遊戲嗎?我說:因爲中文版是2018年出的,並且我認爲無論是今年的新戰神還是大表哥2都無法和它相提並論。系列之作最擔心的是跟前作的差異化不夠,做再好也是會膩味的,就像神海我最喜歡的是1,到了4快玩不下去了,你知道再危險的場景一定也是能跳過去的,按下按鍵也不過是配合你的演出了。在塞爾達中,當我發現這山居然可以爬,大地圖完全開放,氣溫低到真的凍得死人的時候,我就判準這作的突破性的意義了。當然缺點也不是沒有:太空曠了,劇情線太弱。

最佳主機 iMac

視網膜 5K 5120 x 2880 P3 顯示屏,27英寸1.4W RMB的性價比基本上算是買屏幕送主機了,這一體機在書房一放,一定是最顯眼最核心的位置,關鍵還很好用。

最佳配件 AirPod

AirPod 剛發佈的時候被很多人嘲笑,有的說它的外形醜,有的說它容易掉。今年發現越來越多的人使用它,的確很好用,我也是重度使用者。跟音質相比,不用理線,適合運動佩戴,實在太方便了。缺點也不是沒有:撐不住一下午,調整音量不方便。這款配件賣得那麼好,按照庫克的尿性,下款會更貴,並且可能會推出不同款,參考 Apple Watch。

2018年底了,AirPower 還是沒消息,貝爾金的那款無線充電還可以,我送給父母用了。

最佳紀錄片 Who'd be a millionaire


並非 2018 年的紀錄片,因爲公司上市,同事當中有人身價飆升,考慮到更好地跟富人們打交道、瞭解富人們的需求、爲富人們服務,專門找了這個片子來看。由於人的適應和調節能力,沒有會一直很high,也沒有人一直會心情很low,富人們也有他們的煩惱。當然有錢還是好。

最佳綜藝 鏘鏘行天下

從圓桌派到鏘鏘行天下,談話類節目走出攝影棚來到遙遠的土耳其和希臘,你就會意識到:有文化的人耍起流氓來還真有意思,如果能跟着他們去旅遊該多好啊,所以文化還是有用的。

最佳電影 Searching

13 塊錢港匯看的電影,看完直呼爲什麼那麼棒的電影只要13塊,朋友們說可能引進得晚了。電影通過電子屏幕的呈現方式完全再現了互聯網下的生活真實,懸念迭起,精彩直到最後一刻。大片給人往往是一種模式,反模式、創新模式的東西會越來越吸引我。

最佳電視劇 The Good Wife

2009年的劇集,出乎意料地好看,可能是好久沒看律政劇了吧,第一季剛看完。

狗兒子一八

2018年1月1號醒來第一個決定就是要養一隻小狗,中間經歷一些波折,最終決定從前同事的前同事那邊愛心接力,領養來一隻小奶狗,取名一八。2018年快過去了,一八從一隻站都站不穩的小奶狗變成活潑好動的小帥哥了,它給我們家帶來很多快樂,是我們的小寶貝。

技術文章和分享

分享技術知識一直是我抑制不住的原始衝動,以前的形式主要是公司內部組織分享。今年決定把文字寫下來,讓更多的人閱讀到,於是在簡書上建立了“小得寫代碼”的技術專欄,並開設了自己的微信公衆號,也投稿公司的公衆號,最終堅持下來的還是簡書。今年累積下來我擁有了8000左右的閱讀量,是一小步也是一大步,非常開心。

由於邵老師的邀請,我今年有幸去SAP公司分享,也跟第一份實習工作的老闆十年後重逢。有10多位SAP的朋友分享後加了我微信,非常感動,因爲這是我第一次的外部分享。

公司內部iOS分享和同步:iOS Talk of the Week,每週一期不間斷地辦下來,形成了iOS架構組和業務技術組的紐帶。

工作

今年是工作的第六個年頭,重新給自己找了找定位,就像巴菲特說的,“人生就像滾雪球,重要的是發現很溼的雪和很長的坡”。

2012 - 2015 Individual Contributor:WP, iOS, Android, UWP, Qt;iOS爲主,全客戶端,跨平臺。

2016 - 2017 Team Leader:項目管理、團隊發展、人員培養 => CEO特別大獎 + 蟬聯獲得學習型組織 + 全員晉升通過

我認爲複合型的方向比較適合我,完全偏廢任何一方都是一種浪費,所以 iOS Architect,這是一個既能規劃又能實操的複合型方向,還是蠻符合我的目前發展狀況的。

2018 年是收穫的一年,所有我效力過的公司現在都是上市公司了,朋友說我以後可以把這一點寫在簡歷裏。

致謝

感謝所有幫助過我的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