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你是個20多歲的大人了

又到了年末,想寫點東西記錄下這一年;

說來不想寫太多矯情的東西,但是一寫起來矯情就停不住,於此,只能希望各位看官莫笑話了。

2018,對於這個世界來說,對 138 億年的宇宙來說,它不過是短短一瞬;但是於我們,它是在我們一生中註定要留下些許印記的一年,是我們人生註定去不復返的一年,這一年發生了很多,有喜有悲,有精彩有遺憾,知乎的這個短片幫我們梳理了這一年的大事記,一個相當精彩的總結,感興趣的朋友們可以戳這個鏈接去看看知乎「年度大事記」視頻發佈  | 2018 我們如何與世界相處? - 知乎

2018於我,也是相當難忘的一年,這一年我邁出了很多的第一步,嘗試了很多不敢嘗試的東西,拿到了一些證書,完成了很多我80歲想起來還會笑的事情;

但也做了很多錯的決定,得罪了很多人,有過很多次的煩躁崩潰甚至瀕臨抑鬱的時候。總之,有太多太多的感觸,如果你有耐心聽我碎碎念,我就在下面講給你聽。



“人活着是爲了什麼呢?”,“爲了體驗各種各樣你還沒有體驗過的事情”

先來說點積極的,“人活着是爲了什麼呢?”,關於這個問題,有太多人給出過答案,可我覺得最好的一個答案是“考研段子手”張雪峯老師給出的答案——“爲了體驗各種各樣你還沒有體驗過的事情”

說實話之前我看他的視頻只是爲了聽段子,但是當他講這句話的時候,我是真的被震住了,是啊,我纔多大,這世界上還有那麼多美景我沒有看過,還有那麼多美食我沒有吃過,還有那麼多戀愛沒有談,就這麼死了簡直太不值了吧。

所以我這一年去體驗了各種各樣我想要去體驗的事情,一個人旅行去了南京、紹興、長沙、南昌、廣州、揚州,在20歲生日那天見到了心心念唸的朴樹師傅,用兼職的錢買了自己的微單,拿到獎學金,參加長跑,參加志願活動......

哪有什麼人間不值得,人間還有這麼多事情我還沒有體驗,第一次坐飛機有多爽你知道嗎,爬上名山大川之頂看日落夕陽有多爽你知道嗎,努力過的東西取得了結果有多爽你知道嗎,那些說人間不值得的,試問未嘗百酒怎能諳清水之味呢。



“爲了做喜歡的事情,我得做完這些不喜歡的事”

於我,一個普通大學計算機專業的學生,高考志願報嚴重失誤,中了最後一個志願的最後一個專業,到了一個不喜歡的地方學了一個不喜歡的專業;

但是大一都是基礎課,我竟沒有發覺我不喜歡這個專業,還因爲自己拿到了那時的一等獎學金,甚至覺得這個專業挺適合我;

直到大二下學期,天天面對一塊屏幕,敲各種各樣的代碼,這帶給我的只有厭煩,再看着周圍的大神們坐在宿舍裏通宵敲代碼只爲了想出一個算法,因爲解決了一個BUG而欣喜若狂,我明白了我永遠無法在這一專業裏獲得像他們那樣的成就感和滿足感,我還沒有認清自己,我要去找到我熱愛的事情。

經過2018下半年的掙扎,很高興我覺得我找到了,也想出了向那條路靠近的方法。但是阻擋我的事情太多太多,晦澀難懂又不喜歡的課程,之前加入的各種計算機的項目,父母的不理解,同學的嘲諷......

我想簡單地結束原來加入的計算機項目,多留些時間去學喜歡的東西,項目組的同學卻說我不上心、態度有問題。

唉,朋友,我不是不上心,我真的盡力去幹了這些事情,但是我真的沒有辦法對這些東西感興趣,我沒有能力去做好我不喜歡的事情啊。

不喜歡的事情還是會在,還是會耗費我去爲喜歡東西努力的時間,但是爲了心裏的責任感我也會盡力去做,爲了以後能去全心全意去做喜歡的事情,我會盡力去忍受這些苟且。



“我不合羣,我要改嗎???”

在大學,我想找到適合自己的羣,我加了各種各樣的社團,然而程序員的社團讓我覺得難受、社會創新打比賽的社團我覺得那是搞形式、學生會我覺得太黑暗......

宿舍也是這樣,我曾經極力地嘗試想要融入那個宿舍羣,我開始和舍友打我不喜歡玩的電子遊戲,跟着他們去網吧通宵,但是,我真的不喜歡電子遊戲,我真的理解不了什麼英雄聯盟、王者榮耀等等遊戲的樂趣在哪

我卸了所有的遊戲,開始不在宿舍呆着,早上出去,晚上熄燈他們不打遊戲的時候回去,慢慢我不知道他們在聊什麼,慢慢我好像被排斥了;直到有一天,他們建了一個新的宿舍羣,沒有我。

平常我一個上課吃飯,也會在朋友圈發些一個人旅行的照片,曾經有學妹跟我說,“學長你好酷啊”,我聽到了,有點高興,又感覺好奇怪。

大一大二有一段時間,我非常喜歡《麥田裏的守望者》這本書,甚至還覺着這本書就是簡直就是給我寫的;書中主角那種對周圍的環境的厭惡,想要反抗卻不知該反抗什麼,但依然對自由有着強烈的嚮往,這種感覺讓我有一種找到知音的感覺。同時電影《七月與安生》我也非常喜歡,尤其是安生的生活狀態,歷經半生,歸來仍舊能夠逐漸迴歸平淡,多酷啊。

所以我的網名也就叫了“麥田裏的安生”,但現如今,有誰會關注平凡人的內心世界,人們說我這種矯情幼稚愚蠢,說我要逃離最熱門的計算機專業的行爲說可笑不成熟。

之前“奇葩說”有個叫做“我不合羣,我要改嗎”的辯題,我覺得這個問題我太有感觸了,我不要改正,我還想再矯情幾年,我還想試試我能不能把熱愛當成職業,我還想試試我還能不能過得上那種我向往的生活。但如果我能碰到適合我的那個羣,我會去想要去加入。

《麥田》有句話說:“一個不成熟男子的標誌是爲了某種事業英勇地死去,一個成熟男子的標誌是爲了某種事業卑微地活着。”

呵,生活,生下來活下去,讓我再理想主義的過十年,如果這條路真的走不通,我會殺死這個自己。



“時間催促人長大,你是個20多歲的大人了”

2018,是充滿離別的一年,霍金、金庸、斯坦李、李詠......他們都留在了這一年,永遠地離開了我們。

95後,貌似我們喜歡的那些東西,好像都已經過時啦;我們曾經崇拜的那些偶像,好像他們都老啦。

18年夏天的俄羅斯,留給我最深印象的不是法國的冠軍和頑強的克羅地亞,而是伴隨了我青春的煤球王老了。

當阿根廷3:4輸給法國的時候,有很多標題這麼寫“31歲的梅西看着現在的姆巴佩,滿眼都是自己當年19歲的樣子”,我挺不喜歡這個標題的,他真的讓我意識到了歲月的無情,即使煤球王也不例外,雖然他的爆發依舊無敵,技術依舊精湛。

戰勝煤球王的不是其他人,是時光。

除了煤球王,費德勒、納達爾、詹姆斯......還有我不願承認但也確實很強大的C羅,留給他們時光還有多久呢。

除了體育界,看看這些目前流行的偶像們吧,一個個已經比我們年輕了,有誰還記得當時QQ音樂三巨頭火的時候,誰還記得周王林陶那個流行音樂鼎盛的時代......

最後看看我們自己吧,95後的我們大部分就要大學畢業或已經畢業,又到了人生的一個十字路口;

你準備好面對象牙塔之外的世界了嗎?



“一生溫暖純良,不捨愛與自由”

最近看“奇葩說”,真的是被陳銘老師圈粉了;

他讓我意識到在這麼一個倡導“人間不值得”的社會裏,溫暖純良是多麼可貴。

他是一個沒有戾氣的人,父母慈愛,夫妻恩愛,孩子可愛,比你帥,比你聰明,比你能說,還比你努力。

可是這個世界啊,卻因爲他這樣的人,才讓我看到一點點希望。

願你一生溫暖純良,不捨愛與自由;

願你走出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願你歷經千帆,覺得人間值得;


我不太相信有人會看到這裏,如果你看到了,無論如何感謝你的閱讀;

最後,送大家一段話,也忘了是從哪聽來的了,大意如下:

願你有好運,如果沒有,希望你在慈悲中學會堅強;

願你有很多人愛你,如果沒有,希望你在寂寞中學會寬容;

如果快樂很難,那我祝你平安;

2019,願是個清白之年。


-END-

這是一篇帶有極強個人情感的文章,也沒有什麼文采,只有碎碎念,各位如果不喜歡,請當個笑話一笑而過吧;如果有什麼你也有相同感受的地方,希望你點個贊或者關注再走吧,讓我知道這篇碎碎念還有人看。

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文/麥田裏的安生;

圖源網絡,侵刪;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