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運營:如何一招實現主動引流,快速獲得用戶增長? 黎想

當今不單單是藝術品,只要是在某個垂直領域中,能夠生產有價值的內容吸引一部分用戶,就都有變現的可能。

在傳統的商業世界裏,產品和用戶之間的關係往往是一次性的,所以大多數情況下交易的結束意味着和用戶的關係也斷了,企業如何實現主動引流呢?

本次將由藝形藝意工作室創始人,新媒體運營老司機,IT行業觀察者,騰訊網、百度網、今日頭條、搜狐網、網易新聞網、鳳凰新聞網等網站知名專欄作者,《新媒體推廣運營實戰大全》 作者黎想切身爲大家分享新媒體運營:如何一招實現主動引流,快速獲得用戶增長?

通過互聯網上的微信羣、QQ 羣,商家能夠快速將產品鏈接到目標用戶,從而將原來一次性的買賣,通過用戶在社羣的聚集和沉澱,將普通用戶轉化爲產品的鐵桿粉絲。

本文黎想先生主要介紹的就是通過互聯網找到屬於自己的精準目標用戶,並通過主動引流快速獲得用戶增長。

首先談一下傳統微信加好友與主動引流的區別:

一. 什麼是主動引流

傳統加好友,就是使用微信的基本功能進行添加好友的操作,比如通過 QQ 號、微信號、手機號進行添加好友,或利用微信的功能點如搖一搖、附近的人、漂流瓶添加好友。

傳統加好友的方式存在效率低下,而且用戶不精準的問題。
而主動引流很好的解決了以上兩個問題,主動引流是通過搜索精準的用戶羣體(微信羣、QQ 羣),進行針對性的快速添加好友。

具體的引流形式由尋找微信羣—添加好友—維護關係三部分組成。

二. 找到精準用戶羣

大家有聽說過魚塘理論嗎?

所謂的:魚塘理論是把客戶比喻爲一條條遊動的魚,而把客戶聚集的地方比喻爲魚塘。

在微信生態中,微信羣就是一個個的魚塘,而我們就是要尋找目標客戶所在的微信羣,並進入其中,把羣友一個個轉化爲自己的好友,最終成爲客戶。

我將列舉幾個驗證過有效的渠道:

  • 微信搜索渠道

比如你的目標用戶是寶媽羣體,可以在微信搜索欄內搜索寶媽加入羣,通過精準搜索能夠搜到很多近期發佈的文章,再通過文章內的二維碼進羣,或者添加小助手拉你入羣。

  • 豆瓣小組渠道

在豆瓣裏搜索“微信羣”、“入羣”之類的關鍵詞,來到小組討論區(就是發帖專區) ,在這裏每天都有人發佈新的微信羣二維碼,有的是直接貼出二維碼讓別人掃碼入羣,有的是需要先加羣主的微信號,然後再由羣主動手拉你入羣。

  • 搜狗搜索渠道

打開搜狗搜索-微信,搜索“掃碼進羣”之類的關鍵詞,就可以找到很多入羣的二維碼(搜索結果來自於微信公衆平臺推文) 。這裏注意的是,要按時間進行排序,不然可能搜到的羣已經滿員無法進入,具體操作是點擊右上角的搜索工具,在全部時間那裏選擇“一週內”即可。

  • 微博渠道

在微博的搜索框內搜索關鍵詞“入羣”,會顯示很多入羣二維碼,使用微信掃碼即可入羣。

  • 加入付費社羣的學習羣

找到目標用戶集中的付費課程,進入相關的學習羣。因爲通過付費篩選後,課程價格越高,課程學員的互動鏈接越頻繁,加好友通過率會更高,而且線下課通過率會比線上課高。

  • 百度搜索

關鍵詞+“微信羣”,可以找到許多微信羣的二維碼,不過這些微信羣裏更多的是廣告 , 也就是微商羣體,所以這種微信羣加進去之後不適合賣產品,比較適合招商。

  • 競品的羣裂變活動羣

參加競爭對手推出的活動、課程,一般這種活動都會裂變出大量的用戶羣,這也是一種常用的獲取精準用戶的方式。

通過以上幾種渠道,你能夠快速進入到精準“魚塘”中,這些羣內的用戶也都將是你的潛在“粉絲”。

三. 羣內添加羣成員爲好友

影響添加羣友通過率的有兩個關鍵點,第一個是加好友時機,第二個是加好友的話術。

進入羣之後不要馬上開始添加好友,大家對於你並沒有印象,通過率並不會太高。

最好是在進羣后的一兩天內積極活躍,輸出自己的價值,甚至讓羣主請你做一次羣內線上分享,這些都能極大提高你在羣內的好感度,在有足夠活躍度後進行添加好友的操作通過率會大大提高。

什麼樣的好友申請話術你會通過呢?

精準地介紹自己:直接表明自己的名字+公司+職位;
說明自己獲得對方微信號的方式:我在你的公衆號找到你的微信;
說明加好友的目的:我想找你合作,資源互推;
表達自己的仰慕之情:大佬,我是你的忠實讀者,關注你很久了;
展示對他的好處或價值:我是XXX,想邀請你加入增長裂變交流羣。
可以看出,這幾種形式都是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如何爲他帶來價值,比如能夠給對方帶來合作機會,有資源可以置換,或者就是單純的說是你的粉絲讓他感覺到崇拜感。

所以,你要是想要提升加人驗證的通過率,就需要思考能夠爲羣友帶來什麼價值,否則一般很難通過驗證申請。

四. 後期維護關係

添加好友之後切記不能沒有任何互動,利用添加好友後的黃金 3 分鐘馬上介紹自己。

這裏介紹一個快速拉近好感的方法就是送“禮”,可以是小額的紅包,也可以是自己整理的乾貨內容,這個動作做完後,對方會覺得自己欠你一個人情,產生“負債感”,爲你以後的轉化埋下了伏筆。

除了加好友後的“第一次互動”之外,日常維護也很重要,比如朋友圈經常給他點贊,經常出現只有一個目的:就是讓他記住你。

最後想說的是,將用戶從羣導流到個人號只是打造流量池的第一步。

更重要的是需要真誠地維繫和用戶之間的關係,多去思考能夠爲用戶帶來什麼樣的價值,這樣才能夠更好的轉化。

以上即是今天的全部內容,有沒有幫助你更好的理解新媒體運營,學會內容創作呢?感興趣的同仁可以關注我們 瞭解更多新媒體運營“套路”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