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之父張小龍8年微信產品設計總結

在2018年8月份的時候,微信的日登錄量超過10億,這是一個特別大的里程碑,這可能是國內歷史上第一款APP有10億DAU的數量級。

本文精選了張小龍在做微信這款國民級產品時對產品設計的30句經典語錄,希望對互聯網從業者有一定的啓發。

30句經典語錄如下:

1.這麼多年以來,每次當你看到微信這樣的一個啓動頁面,你可能都會有一個想法:這個人在幹嘛?他站在地球前面做什麼?過了一年你的想法會變一點,再過一年又會變一點。正是因爲這樣,我覺得纔是一個特別好的啓動頁面,因爲他把想象空間留給了用戶自己,10億用戶有10個億的理解,他會找到打動它的點。

2.微信遵循德國的產品設計師Rams總結過好的設計的十個原則:

(1)好的產品富有創意,必須是一個創新的東西;

(2)好的產品是有用的;

(3)好的產品是美的;

(4)好的產品是容易使用的;

(5)好的產品是很含蓄不招搖的;

(6)好的產品是誠實的;

(7)好的產品經久不衰,不會隨着時間而過時;

(8)好的產品不會放過任何細節;

(9)它是環保的,不浪費任何資源的;

(10)儘可能少的設計,或者說少即是多。

3.我觀察到的很多業界的產品經理,其實畢業後就會被自己所在的公司誤導。因爲公司的目的是要流量要變現,所以大家的KPI就是如何產生流量如何變現。一旦圍繞這個目標,大家的工作目的已經不是做最好的產品,而是用一切手段去獲取流量而已。這並不是我們倡導的原則,我們更多倡導的是利用微信做出好產品分享用戶。

4.因爲遵循原則,很多東西我們又必須堅持去改變。這裏讓我想到微信7.0版本的UI做了一個特別大的調整,也有很多用戶吐槽,覺得非常不習慣。我們沒辦法讓10億人來投票決定什麼是好的,也投不出來。那怎麼才能通過改變尋求設計的優化,讓它變得更好呢?這個決策必須遵循好的設計原則。

5.我們當時堅持了一個原則就是,一個新的產品沒有獲得一個自然的增長曲線,我們就不應該去推廣它,所以在前5個月裏面,我們基本上沒有自己去推廣它,我們只是想看微信這樣一個產品對於用戶有沒有構成吸引力?用戶是否願意自發傳播它,如果用戶不願意,我們怎麼樣去推廣它也是沒有意義的。

6.我們當時特別慶幸做了幾個很正確的決定,第一我們沒有批量導入某一批好友,而是通過用戶手動一個一個挑選。第二,在一個產品還沒有被驗證只能夠產生自然增長的時候,我們沒有去推廣它,把這兩個事情做對,雖然這個時間會花得長一點,但是這樣使得它真正開始起飛的時候,它是很健康的。

7.好的產品需要一定的獨裁,否則它將包含很多不同意見以至於產品性格走向四分五裂。

8.微信一直堅持底線,我們要做一個好的工具,可以陪伴人很多年的工具,在用戶看來,這個工具就像他的一個老朋友。

9.微信的原動力,可以總結爲兩點:

(1)堅持做一個好的,與時俱進的工具。

(2)讓創造者體現價值

10.當一個平臺只是追求自身的商業利益最大化的時候,我認爲它是短視的,不長久的。當一個平臺可以造福人的時候,它纔是有生命力的。

11.因爲微信可以打破很多的信息不對稱,人們可以獲得更優質的服務。那麼,人們會更多地想辦法去提供服務的質量和價值,這就是微信公衆平臺的原動力所在。

12.這兩年業界的目標變成了所有APP應該儘可能多地去抓住用戶的停留時長,這個是違揹我的常識的。一個用戶每天的時間是有限的,這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技術的使命應該是幫助人類提高效率。

13.小程序的使命是,剛纔提到的,讓創造者體現價值和獲得回報。我們的一切都是圍繞這點展開。不能因爲擁有流量,我們就要分發流量,要讓小程序來體現這個流量價值,這跟我們自己的原動力是完全不一樣的。

14.對於小程序,我們的決心非常大,但我們並不急着說一下子就要做成它。因爲它畢竟是一個生態,不是一個To C功能,所以我們有足夠的耐心,慢慢的培育它。並且經過了公衆號的過程,我們也不希望一上來就有一批投機分子來當作一種流量紅利來濫用它。

15.什麼是創意的平臺?我覺得我們跟大家理解的小遊戲,和外界對於小遊戲的理解是不太一致的,外界對於小遊戲的理解,就是現在那些比較小型化的遊戲把它套用一個小程序的殼就變成小遊戲了,但是我們並不是這樣來理解小遊戲的。小遊戲應該是一個體現創意的地方。

16.我們自己盤點畫像,在內容吸引力方面是我們強化的地方。否則的話,我們不管怎麼改變版面,用戶不會再這裏停留,也不會看它,好的內容纔是根本。對於平臺來說,一個好的平臺應該自然會鼓勵更多的內容創造者創造好的內容。

17.朋友圈爲什麼鼓勵發照片,而不鼓勵發文字呢?文字的操作比較曲折一點。這個問題我之前解釋過。因爲我覺得,對多數人來說,寫一段文字,是很難的一件事情,特別是這段文字還要表現好自己的人設。但發一張照片,就要輕鬆很多。

18.我覺得很多用戶的思維或者社交方式在這麼多年以來並沒有變化。本質上來說,就像我杜撰遠古人怎麼社交,其實我們人的社交是沒有發生改變的,或者說社交的需求並沒有發生改變。我們在線上的社交只是線下的社交的一個映射而已。

19.我們應該在朋友圈之外,另外開闢一個閱讀的一個圈子,一個不是爲了看朋友的生活分享,而看文章的地方。這就是看一看。對於看一看,裏面有兩個板塊,一個是好看,一個是精選。前者是社交推薦,後者是機器推薦。

20.我一直很相信通過社交推薦來獲取信息是最符合人性的。因爲在現實裏面,我們其實接納新的信息,並不是我們主動到圖書館或者到網上去找的信息。大部分情況都是聽到周邊的人的推薦而獲得的。

21.我們也看到了對於朋友圈這樣一種高壓力的社交工具,可能並不代表未來的趨勢。未來大家都需要一種更爲輕鬆的一種方式。既能夠勇敢的表達自己,又能夠獲得社交的好處,應該是這樣的一個工具。這就是我後面要提到的視頻動態或者是時刻視頻。

22.我覺得一個好的產品不需要費口舌解釋,我解釋了這麼多,說明我們做得不夠好。

23.當我們投入在做語音識別的時候,其實業界對AI這一塊還並沒有特別大的關注。所以說,我們並不會去跟風來做一個AI,而是說,AI是要落地到我們實際的一個功能或者是場景裏面去的。

24.好的技術是爲產品服務的,AI應該默默躲在後面幫助用戶來做一些事情,就像語音識別一樣。

25.我們總是認爲用戶怎麼怎麼樣,似乎用戶是一個陌生的我們不認識的一個人羣,然後我們控制他們,施加他們。但是,在微信,我們要時刻提醒我們自己的是,我們自己就是用戶,我們施加於用戶身上的,最終也會施加到我們自己身上,有點像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所以到底施加到用戶身上是一個什麼東西?這個確實值得我們反思。

26.只有用戶意識不到的是很好的服務,你都不會想到有這個東西的存在,你付款的時候自然把微信掏出去掃一下二維碼,潤物細無聲的纔是一個最好的用戶產品體驗。

27.企業微信後續新的變化是基於一個新的理念——希望讓每一個企業員工都成爲企業服務的窗口。人就是服務,而且是認證的服務。

28.微信要開始面對下一個8年新的挑戰。但這個新的挑戰不是來自於競爭對手,而是來自於在用戶層面,用戶也過去了幾年之後,每年用戶也在變化,就像剛纔我說的三五年就是一個時代,我們要面對新的用戶時代新的用戶產生的需求。不管怎麼樣,面對這樣的需求,以微信做事風格的話,如果我們始終像過去的微信一樣,始終瞄準的是做最好的工具,並且讓創造價值的人體現價值這樣一個原動力做,我覺得我們再怎麼走也不會走得太偏。

29.如果一個功能純粹是爲了一個流量來做的,而想不出它給用戶帶來什麼樣的價值,這個功能一定是有問題的,或者是它的不長遠的。我認爲正是這樣的,每一塊都去想它背後一絲一毫的意義,這是支撐起我們整個團隊走到今天一個很強的理由,並且幫助我們做出一個正確的選擇。這是產品和功能我們背後所思考的意義。

30.“萬物之中,希望至美。”很多人知道這句話。我經常想的是如果微信不能給用戶帶來哪怕多一點點希望,我們就沒有辦法去判斷我們做的事情是到底是對的還是錯的,所以它也是我們衡量的準則。

相信大家在認真體會後,對產品的設計有了更深的認知。大神的語錄可以多多回味,何況是中國產品設計的頂尖人物——龍哥

附小編總結的龍哥演講架構圖一份:

作者:紫川君(產品設計及生活感悟隨筆作者)              公衆號:產品設計星球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