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節課-產品視角養成

三節課-產品視角養成

產品視角看什麼?

·產品形態:產品是做什麼呢?用戶之間是怎麼連接的?

·關鍵業務邏輯:關鍵功能的使用過程是什麼?

·功能流程:具體某個功能和迭代點是怎麼實現的?

·交互體驗:頁面原型、交互體驗是如何體現產品特點的?

怎麼判斷產品好不好?

·用戶場景:什麼樣的用戶,什麼情況下會用,滿足得如何?

·用戶流向:用戶從哪裏來,到哪裏去,流向是否清晰?

·信息流向:內容(信息)從哪裏來,到哪裏去?

·產品長短線:產品驅動/技術驅動/運營驅動/銷售驅動?

·未來的判斷:產品節奏、運營節奏、商業變現節奏的表現?

認識產品的正確姿勢:

·系列化:單點突破,延伸同類,以點帶面

·深度體驗:多次重複認真完成主流用戶的任務

·追蹤式體驗:跟蹤任務效果、跟蹤版本迭代過程

 

系列化

 

深度體驗:模擬用戶多次重複完成關鍵任務。

·體驗用戶與場景:什麼樣的用戶,在什麼情況下會用這個產品或功能,解決了用戶什麼問題

·體驗關鍵功能:同一動作,重複十遍以上

·稍微加點暴力測試:

o關鍵功能上限:有哪些限制,爲什麼會有這些限制?

o作弊空間:有哪些空子可以鑽?鑽空子的複雜程度。

o特別的玩法:有哪些意想不到的玩法?爲什麼會出來這個?

·體驗競品

o直接競品:看優缺點與差距

o相關功能:看功能模塊在大平臺中的意義和表現

追蹤式體驗

·持續體驗:不能只做一次,要持續跟進

·關注中長期結果:體驗是短暫的,結果是長期的

體驗產品的框架(產出物)

 

自從「美柚」作業上線以來,每期都會有同學好奇:爲什麼選擇這款性別傾向明顯、內容格調容易引起爭議的產品,而不是其他更出名、更“正派”的產品呢?

 

如果你有這樣的思考,我們會非常開心。因爲這說明你能主動、深入地去思考題目背後的意圖,而不是“爲了做作業而做作業”。

 

下面,看看本題命題人是怎麼說的吧~

 

 

 

「美柚」作爲一款與女性生理這一“私密”話題密切相關的產品,許多男同胞體驗這款產品時多少都有些挑戰。同時,由於其使用者覆蓋面廣闊、差別較大,許多內容信息也容易被一、二線城市的使用者認爲比較“粗俗”、“格調不高”,進而在體驗產品時心生牴觸。

 

類似的,還有陌陌(陌生人社交)、Blued(同性交友軟件)——這些都是某個不那麼「大衆」的領域中,頗具代表性的App。

 

作爲個體,你可以有自己對產品的好惡判斷;但作爲一名職業的產品經理,你必須要拋開自己的成見,用開放的心態去接觸各類產品。

 

普通人體驗這類產品時或許看到的是獵奇。我們希望作爲產品經理的你在體驗產品時,可以撥開表象,看到的是它們背後的流程、交互、功能架構,是用戶、場景、需求、解決方案,是版本迭代和運營手段,是業務邏輯和競品,甚至是反推商業模式、行業邏輯,並藉此瞭解一個領域。

 

唯有看得夠多,想得夠深,才能讓你在產品的路上越走越穩,越走越遠。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