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杯子測試的故事---基於質量模型的測試策略

常見的測試策略有基於需求的測試策略、基於風險的測試策略、基於模型的測試策略和探索性測試策略等。下面我們就用紙杯測試來了解下基於質量模型(周震漪老師提供的ISO25000標準)的測試基本思路。
在軟件測試的面試中, 經常會遇到如何測試一個紙杯的問題。這類開放性的面試題目,是考察面試者是否熟悉軟件質量模型,瞭解各種軟件測試方法, 具有分析測試場景和設計測試用例的能力。

下面就紙杯測試來聊一聊基於質量模型的測試策略。

1.功能性測試

功能性測試需要測試軟件產品的功能,不需測試軟件產品的內部結構和處理過程。大多采用黑盒測試,其設計測試用例的方法有:等價類劃分、邊界值分析、錯誤推測、判定表、因果圖和綜合策略。

裝一半容量的水,

裝最大安全容量的水,

水倒滿流出來,是否影響正常使用?

水杯的刻度是否和國標一致。

水杯是否可以裝冷水?熱水?是否燙手或者冷手?

水杯是否保溫?

杯蓋擰緊到什麼程度水倒不出來

2.可靠性測試

可靠性測試就是爲了評估產品在規定的壽命期間內,在預期的使用、運輸或儲存等所有環境下,保持功能可靠性而進行的活動。是將產品暴露在自然環境或人工環境的條件下檢驗其作用,以評價產品在實際使用、運輸和儲存的環境條件下的性能,並分析研究環境因素的影響程度及其作用機理。通過使用各種環境試驗設備模擬氣候環境中的高溫、低溫、高溫高溼以及溫度變化等情況,加速反應產品在使用環境中的狀況,來驗證其是否達到在研發、設計、製造中預期的質量目標,從而對產品整體進行評估,以確定產品可靠性的壽命。

掉到地上不易損壞

保溫時長

杯子的耐熱性

杯子的耐寒性

杯子上放置重物到達什麼程度杯子會被損壞

杯子和包裝(有填充物),檢查產品是否能對應惡劣的鐵路/公路/航空運輸

3.易用性測試

易用性測試是指用戶使用軟件時是否感覺方便,比如是否最多點擊鼠標二次就可以達到用戶的目的。易用性和可用性存在一定的區別,可用性是指是否可以使用,而易用性是指是否方便使用。

外觀是否完整,美觀,

大小與設計時一樣(高,寬,容量,直徑),

材質與設計時一樣,

喝水時是否容易漏水,

是否方便攜帶,

拿着舒服。

倒水方便

喝水方便

使用簡單,任意操作

防滑措施

4.安全性測試:

安全測試是在IT軟件產品的生命週期中,特別是產品開發基本完成到發佈階段,對產品進行檢驗以驗證產品符合安全需求定義和產品質量標準的過程 。

材質是否否和國家標準,

杯子使用材質毒或細菌驗證

高溫無毒性,

低溫無毒性。

裝其他物體是否容易產生毒性。

5.可移植性:

被測軟件是否可以被成功移植到指定的硬件或軟件平臺上。

水杯是否耐高壓/低壓,

水杯是否可以在高溫/低溫條件下使用

水杯是否可以在水中使用

水杯是否可以在特殊作業條件下使用

6.兼容性測試:

兼容性測試是指測試軟件在特定的硬件產臺上、不同的應用軟件之間、不同的操作系統平臺上、不同的網絡等環境中是否能很好地運行的測試。例如,會不會有相互不良的影響,還有軟件和硬件 之間能否發揮很好的效率工作,會不會影響或導致系統的崩潰等。

能容納果汁,白水,酒精,汽油等

7.性能效率測試:

性能測試是通過自動化的測試工具模擬多種正常、峯值以及異常負載條件來對系統的各項性能指標進行測試。負載測試和壓力測試都屬於性能測試,兩者可以結合進行。通過負載測試,確定在各種工作負載下系統的性能,目標是測試當負載逐漸增加時,系統各項性能指標的變化情況。

效率測試操作一個頁面或事件時長,在軟件測試中主要指的頁面響應時長。

使用的最大次數或時間

長時間置放水不會漏出來

往水杯倒入水的時長,

水杯中的水倒出時長。

8.可維護性測試:

系統的可維護性是衡量一個系統的可修復(恢復)性和可改進性的難易程度。所謂可修復性是指在系統發生故障後能夠排除(或抑制)故障予以修復,並返回到原來正常運行狀態的可能性。而可改進性則是系統具有接受對現有功能的改進,增加新功能的可能性。

水杯是否容易修復

水杯是否容易分解

本文通過一個簡單的例子說明基於質量模型的測試策略的使用使用關鍵點,對於質量要求比較嚴格的軍工產品、涉及到錢、財相關的產品一般多用此質量模型策略,同時輔助以其他測試策略。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