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與測試---漫話技術人員的職業成長路徑

多年前的某一天隨手翻起毛選,看到“農村包圍城市”、“游擊戰”等內容的時候,突然想到這些詞是不是可以和技術人員的成長體系對應起來呢?關於戰爭有幾個很重要的詞,比如戰爭、戰術、戰鬥、射擊等詞,當時突然靈光一現,對於技術人員來說,這不就是我們常說的體系、策略、方法、技術麼?於是就畫出了下圖,覺得每一個人的成長過程都是朝着這條路徑發展的。

技術

當你剛從學校畢業,和一個新兵蛋子沒有兩樣,要快速的融入團隊,最基本的能力就是能活,不出事。你第一個要掌握的知識便是工作所需要的最基本的技能技術。

一個新兵蛋子需要在隊伍中瞭解一些基本的殺敵和自衛技能,比如

搏擊

投擲手榴彈

射擊

拼刺刀

有了這些基本技能你才能夠不被敵人輕易幹掉,才能夠實現你的夢想。

在測試中,對應的技術人員需要有以下能力

分析、設計測試用例的方法,比如等價類劃分、邊界值分析法、錯誤推理法、場景法等等

執行測試的方法

使用測試工具的基本技能,比如會用缺陷管理工具,會使用用例管理工具

瞭解業務的基本知識

只有你掌握了這些基本知識,你才能夠很高效的完成本職工作,才能夠作爲一個新兵蛋子不被裁員掉,可以看出測試技術屬於測試能力的最基本核心之一,如果這些東西你都不會,基本上就會被淘汰掉。

方法(戰鬥)

隨着一個新兵蛋子的逐漸成長,可能成爲一個小班長或者小排長的角色,要開展一場小規模的戰鬥並獲得勝利。就需要針對某一場具體戰鬥選擇戰鬥規則、人員等,比如

有基本的分析能力,應該纔去什麼樣的戰術戰略,如何分配任務,如何配合等。

基本的風險意識,如果任務中出現意外如何處理?後備方案是什麼?

對資源的掌控能力,我的隊伍有什麼特長,適合打什麼樣的戰鬥?

同樣的道理,技術人員(以測試人員爲例),從初級人員慢慢成長爲一個小組長或者模塊負責人時,也有他的基本能力和素質要求。

有基本的分析能力,擅長某一塊的業務。

基本的風險意識,測試過程中的資源(人員請假、離職)、環境(部署環境準備不到位)、業務(需求變更、業務分析不到位)、工具風險(工具不足以支持測試需要)、質量要求(驗收標準不清晰)等等?具體風險分析可參照《化無形於有形---項目風險管理

對資源的掌控能力,團隊成員適合做什麼類型的測試,服務端性能、 移動客戶端、服務端測試、後臺管理系統?

策略

針對具體組織的戰鬥方法

例如三十六計中的計策

毛澤東軍事理論中的《論游擊戰》等

描述一系列戰術手段,以及手段的使用方法


在測試中,針對組織和項目特點定義的策略

基於風險的測試

基於需求的測試

基於變更和迴歸的測試

基於質量模型的測試

基於過程、標準、法規、度量模型的測試

第三方獨立測試

體系(戰略)

在戰爭中,各國根據各自資源條件、敵情選擇的體系:

例如德國的“閃電戰”

毛澤東在抗日戰爭時期的“論持久戰”,解放戰爭時期的“農村包圍城市”

美國人的“絕對火力壓制”

在測試中,各個組織根據自身產品、用戶、資源特點決定的體系:

例如Facebook是所謂的無測試公司

例如Google是10:1測試公司

微軟是1:1測試公司

華爲?騰訊?

這樣對比起來是不是有點意思?從以上可以看出,技術人員的成長都是先從熟悉技術開始,然後學習和總結方法策略,最後再靈活運用,最後形成測試體系。

2019年連續三十天修心,土司於北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