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扇行業天窗,正由AI開啓

在華爲看來,AI 是一組技術集合,是一種新的通用目的技術(GPT)。它並不簡單的是一個獨立的產品,更不是一個封閉的系統。AI 將成爲電力、互聯網一樣的基本生產力,使衆多行業效率得到指數級提升。這是華爲雲做普惠 AI 的出發點。

從誕生之日起,AI 經歷了幾番起伏。歷史表明,人工智能能夠從“笑話”到“神話”,是一個個真實的落地場景沉澱的結果。

近年來,業界逐漸意識到 AI 在改進流程、提高生產力以及對組織產生影響力方面具有較大的推動。數據和分析方面的進步,使得全球範圍內跨行業的 AI 早期採用者,能夠超越實驗階段並達到快速發展,將 AI 的價值從象牙塔帶向各行業中的實際應用。

各界已經達成共識——新一代人工智能將帶來社會建設的新機遇。人工智能在教育、醫療、養老、環保、城市、司法等各個領域的應用,將極大地提高公共服務的精準化、普惠化水平,通過預測、預警、基礎設施和社會安全運行態勢,在提高社會治理能力的同時還將賦能企業,實現產業升級。

AI 落地新趨勢解讀

《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驅動的智能產業發展》報告顯示,截至 2017 年 6 月,全球人工智能企業總數達到 2542 家,中國有 592 家,居世界第二位。中國累計獲得 1.57 萬項人工智能領域的專利,也居世界第二。這也就是說,中國擁有發展人工智能的沃土。

“到 2030 年,人工智能將向世界經濟貢獻 16 萬億美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信息與傳播知識社會局主任英德拉吉特·班納吉描繪了一幅人工智能產業萬億“藍海”。據統計,截至 2017 年底,中國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超過 180 億元,相關產業規模達到 2200 億元。智能網聯汽車、智能服務機器人、醫療影像輔助診斷系統等智能化產品,已經有較好的技術和產業基礎。班納吉認爲,人工智能正在加速“賦能”產業變革,中國企業正向世界展示着走向未來的新方式。

垂直場景,AI 在形成更多勢能

當越來越多的創業公司都瞄準 AI 時,爲一爭藍海,AI 技術也將影響及滲透到越來越多的垂直領域。就像 100 年前的工業革命幾乎改變了一切一樣,人工智能將在未來幾年改變世界。

當下,AI 已率先影響製造業、客戶服務、金融、醫療和交通等領域。以下是工業界的簡要示例以及人工智能將如何影響它們:

互聯網—— 聊天機器人;基於文本、視頻的內容學習以瞭解客戶;內容個性化推薦和智能分發等,實現千人千面的體驗;

醫療——遠程醫療可以爲患者帶來極大便利性;智能影像識別可以降低誤診率;智能診療和智能健康管理;智能看護機器人;可穿戴醫療設備等;

交通——信號燈優化;輔助執法;

工業——生產線自動化;備貨預測;產品質量預測與分類;節能優化;自動裝卸等;

教育——虛擬導師的發展、人工智能輔助論文評分;在線教育、自適應學習程序、遊戲和軟件;由人工智能提供的個性化教育項目將改變學生和教師的互動方式;

金融——自動化改進索賠過程;實時欺詐檢測;自動錄入和審覈校對錶單等。

AI 行業落地,選準賽道是關鍵,也是難點

AI 落腳於不同領域,企業所面臨的問題也不盡相同。無論是 AI 中垂直技術的應用,還是應用領域的垂直選擇,如何選擇合適的賽道成爲當務之急。

華爲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在 2018 華爲全聯接大會上分享了 AI 技術、人才和產業的十大重要變革方向,對應的正是 AI 應用和普及過程中的十大難題。包括:縮短訓練模型的時間;充裕經濟的算力;人工智能要適應任何部署場景;更高效更安全的算法;更高的自動化水平;模型要面向實際應用;未來的模型要能及時適應各種變化、實時更新、實現閉環系統,保證企業 AI 應用始終處於最佳狀態;人工智能要多技術協同;人工智能要成爲由一站式平臺支持的基本技能;以 AI 的思維解決 AI 的人才短缺。

華爲雲在與客戶和合作伙伴針對人工智能的應用落地探索中,有三個重要發現:首先,人工智能正在讓 IT 技術由支撐系統走向生產,在很多場景下,人工智能已經可以顯著地降低生產成本、提升生產效率,直接創造價值。第二點,行業智慧和 AI 如何結合仍是一個難點。如何選擇一個好的場景,一個恰當的問題做切入是非常關鍵的,有的時候一個好的問題,勝過 10 個算法工程師。第三點,行業有大量的數據,但是大量的數據在清洗、標註、訓練的過程當中,還需要太長的時間,有時候要數週甚至數月,但最急缺的還是算力。

關於 AI 具體怎麼落地行業,華爲認爲,首先應該從場景找問題,明確邊界,即釐清需要用 AI 解決什麼樣的問題。第二點是,從行業智慧找路徑,即優質的行業數據是優質模型的前提,同時行業經驗也是必不可少的。第三是,利用 AI 創造價值(包括商業價值和社會價值),把數據再回饋給 AI,使得 AI 更加聰明,實現良性循環。

EI 智能體加速產業變革

2017 年 9 月,華爲全聯接大會上首次推出華爲雲 EI 企業智能。此後一年,華爲雲陸續在城市、製造、物流、互聯網等 8 大行業的超過 200 個項目進行了探索。

image

2018年10月,華爲雲 BU EI 服務產品部總經理賈永利在2018華爲全聯接大會現場分享了華爲雲 EI(Enterprise Intelligence,企業智能)的產業落地實踐,並正式發佈華爲雲 EI 城市智能體,通過 AI 協同雲、大數據、物聯網、邊緣計算等技術,爲城市帶來全新動力。

華爲雲以服務的形式將華爲 AI 能力分享出來,賦能全行業。針對行業智慧與 AI 結合,華爲雲 EI 正從海量重複、專家經驗及多域協同等三大場景助力行業升級,實現效率提升、專業傳承和突破極限。目前,華爲雲 EI 已經在交通、醫療、製造、互聯網等行業實現落地,比如:

“交通 +AI”:以交通爲例,2018 年 4 月,華爲與北京市交管局合作,在海淀區上地三街率先開展利用 AI 算法實現實時在線決策、信號配時優化和時段自動劃分的試點應用。在華爲和深圳交警合作的場景中,EI 交通智能體有效緩解了部署區域的交通擁堵和交通執法問題。

“醫療 +AI”:第三方醫學檢驗機構金域醫學與華爲雲 EI 合作,在宮頸癌病理檢測方面取得階段性突破,敏感度(真陽性率)超過 99%,特異度(真陰性率)超過 80%。

“互聯網 +AI”:華爲雲 EI 爲熱門視頻平臺“秒拍”提供了諸多業界領先的技術並搭建了一系列成熟的技術架構,使“秒拍”能夠實時地把握用戶興趣愛好,並基於 AI 技術對內容進行分析,進而將視頻匹配給用戶,使推薦真正做到千人千面。

“工業 +AI”:北京三聯虹普公司通過 EI 工業智能體釋放產線柔性化能力,幫助纖維生產企業更好應對下游的個性化需求。整體數據分析方案實現雲端訓練、邊緣部署、實時產品分類,經過前期測試,有效提升下游需求匹配率 28.5%,方案可行性獲得階段性驗證。

在對人工智能與行業結合的不斷探索中,EI 智能體應運而生,賈永利說,行業智慧是核心、是關鍵。無限增強的智能世界,只有大腦是不夠的,通過智慧大腦(華爲雲 EI)、智能邊緣平臺,和無處不在的端側感知,將複雜的物理世界海量信息和行業智慧相結合,經過智能體的計算分析反饋作用於物理世界,實現萬物智能。華爲雲 EI 智能體是應用於解決各個行業問題的細分場景,面向各行業的智能解決方案。

如此,才能實現 AI 技術通用無差別。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