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女人當學林徽因

很多大齡剩女,很多離異少婦,並不能順利找到如意郎君,即使在婚姻內有的也是過得磕磕絆絆。如果能如傾城絕代的才女林徽因一樣,不怕沒有好男人愛,也不愁沒有好男人追,如果做不到全部,哪怕做到其中一點,離愛情也不再遙遠。

讀過白落梅的《你若安好 便是晴天》林徽因傳記,那是第一次讀白落梅寫的書,想不到人世間還會有如此不食人間煙火的文字,歡喜的不得了,百讀不厭。

書中的林徽因,正如白落梅所寫:“一個人,一本書,一杯茶,一簾夢。有時候,寂寞是這樣叫人心動,也只有此刻,世事纔會如此波瀾不驚。”

我覺得這本書寫的太妙了,所以把這本書送給了友人,兩年多過去了,而時至今日依然不能忘記那個——有着冰潔美麗容顏且理智的白衣女子,她走過的地方,有一樹一樹花開,她讓每次轉身成爲隔世,讓每次相逢成爲永遠。

一百多年前,一個蓮開的季節,林徽因降生於美麗的杭州。少女時代的徽因因受書香門第家庭的薰陶,隨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粹。她十六歲花一般妙齡的時候,隨父親旅居英倫,遊歷歐陸,開拓了自由的視野。受雙文化教育長大的她,英語對於她是一種內在思維和表達方式、一種靈感、一個完整的文化世界。

其爺爺林孝恂,進士出身,歷官浙江金華、孝豐等地。父親林長民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擅詩文,工書法,曾任北洋政府司法總長等職。公公梁啓超,丈夫樑思成,前男友徐志摩都這樣赫赫有名,是中國乃至世界頂尖的人物。

關於愛情

愛情,是大多數女性存在的理由。所以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盧隱嫁了有婦之夫,高傲的張愛玲在胡蘭成面前,低到了塵埃裏。而林徽因挽着相濡以沫的樑思成,還有着她深愛的念念不忘的徐志摩,甚至還有甘願終生相守的金嶽霖。

徐志摩一個兩歲孩子的父親,甚至與第二次懷孕的髮妻張幼儀離婚,他認爲:一生至少該有一次,爲了某個人而忘了自己,不求有結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經擁有,甚至不求你愛我,只求在我最美的年華里,遇到你。

而樑思成,在林徽林肺結核重病期間,冒着被傳染的危險,依然一直與她同桌共餐,並不怕傳染,他認爲:老婆是自己的好,文章是老婆的好。

林徽因去世多年,金嶽霖忽有一天鄭重其事地邀請一些至交好友到北京飯店赴宴,衆人大惑不解。開席前,他宣佈說:“今天是林徽因的生日。”頓時感嘆唏噓。他認爲:對她的評價,可用一句話概括“極贊欲何詞啊”。

關於設計

新中國成立後,林徽因參與了國徽和人民英雄紀念碑的設計。爲中華人民共和國設計國徽圖案,是林徽因最光榮的任務。連續幾個月,她嘔心瀝血,一次次地參與修改設計,直到方案最後確定。當全體代表以起立方式一致通過了她所參與設計的國徽圖案時,她淚流滿面。而這時,她已經病弱到幾乎不能從座椅上站起來了。

一邊是病痛的折磨,一邊是繁忙的工作,林徽因就像一支兩頭燃燒的蠟燭。她以驚人的毅力參與首都的城市規劃工作,設計了八寶山革命公墓主體建築。她力主保存北京古城面貌,反對拆毀城牆、城樓和某些重要古建築物,提出了修建“城牆公園”的新穎構想。

關於文學

在徐志摩的指引下,林徽因走上了文學道路。在文學方面,林徽因著述甚多,包括散文、詩歌、小說、劇本、譯文和書信等作品。

代表作有《你是人間四月天》,小說《九十九度中》,《林徽因詩集》等。林徽因到香山雙清別墅附近平房養病。先後發表詩《那一晚》 《山中一個夏夜》等及短篇小說《窘》,《瞑想》等詩篇幾十首;話劇《梅真同他們》;短篇小說《窘》。另有散文《一片陽光》等。還有很多作品和畫作已經遺失。

《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我說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笑音點亮了四面風;輕靈

在春的光豔中交舞着變。

你是四月早天裏的雲煙,

黃昏吹着風的軟,星子

在無意中閃;細雨點灑在花前。

……

關於建築

文學只是林徽因的業餘愛好,最重要的身份還是建築師。十六歲受女建築師影響,立下投身建築事業的志願後,一生都在爲這個夢想,不懈耕耘。

後來,林徽因和粱思成同時赴美攻讀建築學。在賓大求學期間,林徽因曾公開表達過:“荷蘭的磚瓦匠與英國的管道工,正在損害着中國的城市……。幾年後,這對新婚夫婦學成回國報效祖國。

林徽因經常與樑思成一起騎着毛驢、坐着獨輪車,到窮鄉僻壤去尋找古建築。他們多次出行查訪古建築,尋找遺落在祖國山川河谷中的建築瑰寶。他們的足跡遍佈祖國各地,測繪整理200多組分佈於各地的建築羣,完成測繪圖稿1898張。

1949年初,林徽因所住的清華園解放了。她和樑思成應解放軍的請求,編寫了《全國文物古建築目錄》,此書後來演變成爲《全國文物保護目錄》。

夫婦同行,這裏有愛情,有學業,有志同道合,有夫妻的理想與追求,更有家國大業。

只是紅顏薄命,天妒英才,雖是女兒身,卻活得比男人還男人。五十一年的人生,林徽因自年輕時即肺病纏身,而她依然活得瀟灑,活得漂亮,讓從男人傾慕,讓女人嫉妒。

林徽因一個女人,一個母親,一個作家,一個建築學者,更是一個傳奇。她不僅生得漂亮,而且活得漂亮,她不僅懂得愛,而且更懂得被愛,做女人,當如林徽因,哪怕一點點。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