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改編電影失敗原因探討一二

幾個小時的回京路途略顯枯燥,於是用手機看起儒勒凡爾納代表作《神祕島》,故事講述了美國南北戰爭時期,五位戰俘偷乘熱氣球逃走,卻不幸遭遇風暴,掉落荒島求生的故事。到目前看了一百多頁,行文風格和凡爾納之前的小說一脈相承,偏技術,描寫精確且細膩。

先不品味小說質量如何,而是談下對文學改編電影的一些感受,歷史上文學名著改編電影成功的例子不少,比如《飄》、《悲慘世界》、《情感和理智》,國內的《活着》、《霸王別姬》等等。但不可否認的是失敗的案例更多,其中失敗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且從我自己的理解出發暫時總結幾條:

一、完全照搬原著,只做視覺化呈現毫無新意

有些作品改編成電影時,本着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思想,對原著內容影視化過程中採用100%還原策略,不做絲毫修改,純粹跟着小說走。先不說這樣做是否就真的實現了徹底還原,單這種行爲而言本質上就是在偷懶,可能導演覺得自己已經竭盡全力了,在不惜代價呈現大家看小說時內心的想象,可是這種努力真的有用嗎,每個讀者作爲獨立存在的個體,閱讀時對書中內容的想象千差萬別,這也正是文學作品的魅力所在,而導演卻一廂情願要把大家的想象統一起來,不免強人所難,結果可想而知,你的呈現不是我想要的,也沒有我的想象精彩,而且我已經知道所有情節,所以觀看時只剩單挑乏味難熬無趣。(參考平庸之作《追風箏的人》)

二、對內容取捨不當,缺乏一雙慧眼

文學作品不同於電影,它有許多心理描寫和場景描寫等,相比於電影會更加詳盡,因此通常體量不小,而一部電影一般只有90分鐘到2個小時左右,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呈現小說的所有內容不太可能,所以需要有取捨。

於小說本身而言,內容精彩程度也會因篇章不同而異,一般來說,要儘可能挑選“優質”部分,所謂優質不一定都是高潮部分,全是高潮等於沒有高潮,故事要有起有伏,才能激起觀衆情緒。導演在改編文學作品時應該有自己獨到的眼光,能做到根據自己所需,合理取捨,既要保持原著的格局,又能展現充足的細節,鳳頭、豬肚、豹尾(不一定合適),最後改編完的作品纔有可能稱得上是佳作。(參考佳作《斷背山》)

三、團隊質量欠佳,製作粗糙

一部好的電影不是導演個人努力的產物,而是團隊整體協同配合的成果。導演功力不夠,編劇想當然,演員表演拙劣,攝影、剪輯、音響、燈光不合格,都會影響最終成片質量,“木桶效應”明顯。

而在文學作品改編電影方面,團隊質量尤爲重要。因爲小說本身具有大量的粉絲,有已經被驗證的精彩故事,這些東西往往會在製作團隊眼前蒙上一層假象,即無需努力付出,成功已經近在眼前了。而結果是,團隊一旦鬆懈下來或者本來水平不夠破罐破摔,沒有對自己的高要求嚴標準,拍出來的電影是災難性的,大家只想快點完工,敷衍交差不思進取,何談精品,何談好電影?(參考劣作《神祕島》2012版)

電影和文學是兩種不同的藝術形式,鏡頭語言不同於文學語言,文學作品改編其實困難重重,不僅要推陳出新,還要整體把控,勸導演還是慎重爲妙,如果對電影沒有一顆赤城、敬畏之心,改編是不會成功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