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歲程序員,年後第一天被辭退

今天是大年初十,這年尚未過完呢,便有人悲催地在年後上班第一天被裁了:因爲年紀較大被公司勸退,建議這個月底提離職。

35歲,似乎是一道坎,許多程序員以此爲職業生涯的終點線。但有人卻御風而行,即使中年,職業發展道路卻更上一層樓,該提問底下便有評論道:

剛一44歲朋友拿到總監職位,以前一直都是程序員。

同是35歲,同是技術崗位(架構),同是年後離職(下週),不同的是下一家稅前薪水漲了三成。

爲什麼同樣是中年程序員會有截然相反的結局呢?


35歲這道坎爲誰設?

“佛系程序員”:很多人的工作日常是每天按時完成規定的工作,沒有什麼野心和要求,不出什麼差錯也沒什麼亮點。在二十多歲可能看不出差別,跳槽都到好公司。

可在三十歲後,面臨一個尷尬的境地:往技術崗上不去,當管理崗能力欠缺。慢慢地淪爲毫不起眼的角色,拿着高薪重複地做着自己舒適區內的工作。遇到部門組織調整時,首當其衝地成爲被“處理”的人。

30多歲的李海爲人沉默木訥,不適合當管理崗,但由於資歷較老被任作組長。他當組長後開始將活全分給底下人,自己偶爾才編幾行代碼,工作很悠閒。

後來他們組解散,手下人員被別組吸收,於是李海的位置很尷尬:新組長能力不錯,沒必要爲他讓位;當普通的開發吧,組裏人員已飽和,不想要他這尊“大佛”。

最後他被安排到一個可有可無的運維支撐崗位。幾個月後他黯然離職。

爲什麼選擇了一條較容易的路反而更難了?

因爲容易走的路是下坡路。


認清核心競爭力

一般的職業路徑可分爲:探索期、新手期、成長期、成熟期、瓶頸期、突破期、事業期。

在探索和新手期,我們將全部精力放在上手當前的工作裏,此過程大概三個月到一年的時間,一般新手期和成長期共同進行。

一到兩年後從成長期往成熟期探索,我們對當前的工作有了經驗總結,並摸索出適合自己工作方式的規律和流程,一般用80%的工作時間足以完成相應的工作。

三五年後,有人會一直停留在熟練期,通常“佛系”出現在熟練期。無法或不去探索去突破瓶頸期,即使是10年或者20年開發經驗,也是原地踏步罷了。

同時我們需認清不同年齡層的程序員的核心競爭力是不同的。年輕程序員精力好、富有創造力、可塑性強,這是中年程序員隨年齡逐漸衰退的。

但其在某種技術方向上的積累、項目經驗、業務知識、架構與分析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等多種能力構成的競爭力,是年輕程序員無法比擬的。

這些能力需要我們在35歲前不斷學習和總結方能積累而成。


35 歲碼農該何去何從

上文中被裁的程序員,首先確保自己的利益。不知道這句描述“建議這個月底提離職”是否是公司想逼員工自主離職不想給賠償,但不管如何,被裁員工先保護好自己的合法權益,需要求公司簽訂好賠償合同。

從題主求助的問題內容來看,其缺少危機意識:“接下來我該怎麼辦?怎麼維持生計?”

如底下的評論“你問的這些不像是一個35歲人的心智”。

許多人仍妄想用單一的存量技能,只要不犯錯就能在公司呆一輩子。可時代變化得太快,AI會編程,00後從幼兒園開始學習編程……

消滅你,可能與你無關;但拯救你,只能是靠自己。

終身學習不是一句口號,我們普通人可利用二八法則,花80%的時間完成日常工作之餘,花20%的精力培養自己的軟技能,如溝通與寫作能力,從主技能橫向培養副業,如編程培訓教師、博客專家等。

無論在哪個年齡層,人脈資源是必須拓展的。畢竟在35歲這年紀大多數人已不通過在網上投簡歷的方式找工作,一般通過人脈推薦。這要求我們在日常工作中無論何時給人留以“靠譜”的印象,同時主動增加弱連接節點,如加入技術羣、更新博客、參與技術大會等。

曾見過40歲的碼農,身爲架構師仍喜歡在一線編程,工作認真負責,喜歡挑戰,從不打算在一家公司養老。去年經前同事推薦,以豐厚的薪資待遇跳槽成功。

除此之外,還需要一個系統的學習方法和交流經驗的架構圈子,爲此,針對當前互聯網公司的技術需求及結合主流技術,我整理了一份系統的架構技術體系,大家可以進羣Java資源分享羣:(854601507)下載相關技術資料,羣裏有阿里大牛,也有一線互聯網的資深HR,或關注微信公衆號:Java資訊庫,免費領取架構資料。

35歲確實是一道坎,沒有規劃的人輕輕一碰就摔個大跤,而有準備的人則輕鬆邁過。

“要得到有價值的東西,你就得做出犧牲。你知不知道,難做的事和應該做的事,往往是同一件事。凡是有意義的事都不會容易,成年人的生活裏沒有容易二字”。

原文出處:https://blog.csdn.net/qq_42894896/article/details/87284470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