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stack:一根中國稻草-【中國IC微專欄】2016.4.28

2010年7月份,NASA和Rackspace公司將Openstack開源。到今天,Openstack馬上六週歲了。而6週歲正是孩子上小學一年級的時候,Openstack是否也準備好上小學了呢?

wKioL1c8iD3BqYT8AAGcbh2tsjs855.jpg

   Openstack在剛開始的3年受到了整個市場的熱捧,很多國際大牌不斷涌入,Openstack儼然成爲開放雲的不二之選。當 然,Openstack也在許多大型企業中頗有斬獲,勢頭之生猛讓所有傳統IT廠商有些目瞪口呆,這也是爲什麼大家如此熱捧Openstack的原因。一 時間,雲界江湖似乎快要被Openstack獨霸。 

  當然,華夏大地也迎着這股開源雲旋風奮進,一批基於Openstack的創業公司蜂擁而上,包括2010年成立的雲海迅捷、2012年成立的九州雲、2013年成立的Easystack和Unitedstack等等。同時,國內大型的IT廠商也奮起直追,包括華爲、H3C、華勝天成等等。似乎抓住了Openstack就有了雲未來,似乎Openstack就是那根點燃國內雲計算創業的稻草……

我上篇微專欄《2B創業的中國難題》提 到的中國企業級IT產品創業的窘境似乎也在2015年開始破局,基於Openstack的十多家中國創業公司都紛紛獲得了資本青睞,這些創業公司也開始駛 入了快車道,迅速擴張。並且國內的不少企業也開始向Openstack要雲計算,而這也進一步撩動着中國整個雲計算市場的神經。 

  其實,從2014年開始,全球關於Openstack的質疑聲就開始此起彼伏,但每次的Openstack峯會還是熱火朝天,大量的粉絲催生着Openstack雲計算經濟。中國的雲計算市場特色鮮明,那就是自主創新,這也是中國這幾年IT發展的主旋律。 中國要想隨雲雄起,進行自主創新的理想支撐平臺似乎非Openstack莫屬,這也是爲什麼目前Openstack在中國的市場熱度超過全球任何國家。

  Openstack之於中國的意義到底在哪裏呢? 

  首先,Openstack是目前中國進行自主創新的最佳開源雲計算平臺。雖然開源雲計算的選擇不只Openstack一家,但Openstack真正被大型客戶驗證過,確實可基於Openstack打造私有云或者公有云。其 次,Openstack全球粉絲數量衆多,中國公司可以藉助這個平臺打造國際合作,利用全球的智慧進行發展。第三,Openstack的核心框架都已經搭 好,國內培養相關的開發人才相對容易,易於進行快速開發定製。第四,國內的很多政府、金融等組織在國產化浪潮推動下,嘗試Openstack的意願比較強 烈。這些因素都在促進中國Openstack快速發展,爲此也就不難理解在最近奧斯汀Openstack峯會上爲什麼新增的兩名Openstack黃金會員全都來自中國,他們分別是Easystack和Unitedstack。 

  但是Openstack的發展道路肯定不平坦,大家剛開始認爲大量節約成本的夢想開始慢慢破滅,部署的複雜性讓很多企業望而卻步。在中國特色的雲計算環境裏,Openstack也有很多中國特色的挑戰。首先,目前國內Openstack的發展以創業公司爲主,2015年很多國內Openstack創業公司拿到了投資,隨後投資市場開始降溫,2016、2017年他們能否繼續獲得下一輪的投資呢?這個困惑很快會獲得市場的檢驗,所有的猜測可能都是笑話,咱們就等時間來揭曉。其次,中國企業原來的技術積累以上層應用和運維技能爲主, 一旦走到Openstack,則要涉及到頗多的底層開發和調試,國內大多數的企業都不擅長這些技能。當然,國內Openstack相關的人才成本也迅速上 升,要通過集成商等來幫忙完成這些定製開發的成本也會大幅上升,這可能和當初預期的通過Openstack降低成本背道而馳。第三,Openstack相關的配套技術大多在歐美,在中國如何打造Openstack生態圈也是巨大的挑戰。 

  當然,Linux即使在中國沒能開出特別豔麗的花朵,但也讓中國向核心IT技術方面邁出了可喜的一步。Openstack 肯定會站在Linux在中國發展的肩膀上前行,這無形中就多了很多先天優勢。特別是資本市場也似乎開始聞到了中國Openstack“蛋糕”的香味,雖然 這個香味還有些距離,但資本已經勇敢的邁出了第一步。更不用說新一屆中央政府倡導的大衆創新、萬衆創業正如火如荼進展中……當然,我們知道中國 Openstack的市場養不活十多家Openstack創業公司,但中國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必將塑造出一些中國企業創新的奇蹟。 

  到底Openstack是點燃中國企業IT創業星星之火的稻草,還是壓死中國企業混合雲這個駱駝的稻草?抑或Openstack就是幫助中國企業IT實現自主可控的救命稻草呢?咱們稍安勿躁,或許5年後就見分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