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職業發展與諾蘭模型

大家都知道,我國的信息化建設是在近十年短短的時間內發展起來的,並且將我國和美國的技術差距由二十幾年縮短到了幾年。在這段過程中,大量的技術和技術職位的涌現,使整個市場熱火朝天,很多同志爲了適應市場的變化不得不持續學習:
Basic、C/C++、數據庫、網絡、PB、VB、VC、Delphi、BCB、ASP、PHP、Jsp&Java、C#.NET…..  大家就像被綁上了一輛不斷前進的戰車,而且看不到下車的機會。

大家在不斷大口吞嚥的過程中,沒有時間咀嚼和消化,很多人造成了雜而不精的情況。
同時,也感到了非常迷惑,我該學習什麼技術纔不會被市場淘汰?下一個熱門技術又是什麼?
其實這一切都有脈絡可循,這個脈絡就是諾蘭模型。



諾蘭模型:
任何企業的發展都經過6個階段:初裝、蔓延、控制、集成、數據管理、成熟
1)初裝:企業購買計算機用於管理部門。特點:數量少、未聯網、無系統
2)蔓延:管理部門大量使用計算機。特點:數量多、小範圍聯網、無系統
3)控制:管理部門有意識規劃全單位聯網的計算機網絡,並引入專項信息管理系統
4)集成:企業整體有規劃的建設全方位的整體信息系統,來輔助全企業提高管理效率
5)數據管理:針對數據進行協調一致和深入使用,提高信息使用效率
6)成熟:滿足組織各個管理層次的需要,實現真正的信息資源管理



一般來說,模型的各個階段是不可跳躍的,小到一個企業,大到一個國家都在走過這些階段。目前,我國正處於集成階段並逐步向數據管理階段邁進,而美國正從數據管理階段走向成熟階段。
作爲比有些同志較早踏入計算機領域的我,下面試着爲大家描述一下我國IT發展的歷史,大家將會對未來有所認識。



初裝階段


我國開始使用計算機用於管理部門時就已經落後美國約十幾年。
計算機作爲個人管理工具進入少數企業管理者的桌面,爲這些人提供一些基本的文件編輯和管理工作。我們注意到,在這一階段基本上沒幾個人熟悉計算機,企業僅購買1-2臺計算機投入很少,企業整體管理也沒有從中獲得多少效益。
當時的階段是DOS向Windows轉變的階段,可以使用的軟件極少。國內幾乎沒有相關計算機的專業和職位需求。即使有也是用於科研和教育。作爲個人興趣的軟件開發也是使用彙編語言、Qbasic、C語言等基礎型語言。



蔓延階段


隨着在初裝階段使用計算機的管理者的帶動,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計算機爲企業管理者日常工作帶來的方便,越來越多的管理者要求企業爲其購買計算機。企業也認識到計算機能夠幫助管理者提高管理效率,投入了大量資金進行購買。並且若干計算機熟悉的管理人員開始組建2-5人的小型局域網,用於資料的傳輸共享。
從這一階段開始,計算機相關的職業也開始出現,“整機銷售商”、“機器維修者”、“網絡專家”等計算機硬件相關職業非常的火熱,儘管當時的機器配置非常的低,但似乎只要從事硬件的銷售和維修,或者網絡的安裝,就能夠從企業拿到大把的銀子。
同時,許許多多的軟件開發者也應運而生,爲Windows 3.1 – Windows 95 ,甚至在前期爲DOS系統編寫程序,各種各樣的軟件層出不窮,隔不了一段時間就冒出幾個軟件英雄,故事都雷同,“某一個編程特別厲害的人,編寫了一個大家覺得不錯的軟件,於是開了家公司,賺了不少錢”。這個故事是很多現在的大型企業的前身。
單機個人軟件英雄是這個階段的主流,編程語言也開始從面向過程逐步轉向面向對象的C++. 這一階段主要採用VB、VC甚至foxpro



控制階段


企業不是傻瓜,再傻的傻瓜也有清醒的一天。企業漸漸意識到這樣大幅度的投入其實並沒有帶來預期的效益,購買10臺機器也許比購買1臺帶來的管理效益明顯,但如果再購買10臺,對管理效益的提高就不明顯了。單純的增加機器並不能夠同比增加管理能力。
並且許多在蔓延階段沒有重視的問題也逐步提上日程:由於聯網範圍不夠,數據共享性差;由於個人單機軟件過多,數據不一致的情況成了企業最頭痛的問題。
企業在尋求對計算機的控制,對信息系統建設進行統籌規劃。
在硬件上,將全部機器統一組建內部局域網,加強信息的共享整體性,並協調管理。“組網專家”“網絡管理員”的職業火熱程度簡直不亞於追逐一顆明星,而“整機銷售商”的日子就不那麼好過了
在軟件上,引入數據庫技術和專項信息系統,以較少的投入對企業的核心業務進行管理,如財務、人事、生產等小型MIS. 很多軟件作坊較早的看到了這一點,採用VB、VC、PB、BCB、Delphi等開發C/S模式的專項MIS系統,滿足企業的需要,狠狠地發展了一把。開發團隊性也是導致“軟件英雄”逐漸沒落的原因。在後期,受Internet的影響,ASP/PHP構成的B/S模式以其開發方便性、維護低成本,正逐步的開始代替C/S模式。並且軟件作坊爲了追尋最大生產率,開發出了很多MIS自動生成系統,滿足財務/人事等各企業基本雷同的業務需求,併成長爲較大的軟件企業。“用友”“金蝶”就是在這一階段發展起來的。
由於中國的發展有美國作爲借鑑和技術引入的來源,所以中國從這個階段開始與美國的差距在快速縮短。這一階段,掌握網絡技術的人和掌握Widows基本C/S或B/S開發的人就可以完全傲視江湖。



集成階段


在上一階段,大家已經看到,國內整體格局已經發生了改變。由技術引導業務,逐步轉向了業務引導技術。而隨着技術和市場發展,開發技術和硬件,已經不再成爲開發的主要組成部分,企業的需求成了市場主要的動力源泉。
企業在對小型MIS系統的熟悉和不斷引入後,發現了問題,一個企業中存在多個各不關聯的MIS系統,各系統間的資源無法直接共享,成爲了一個個信息孤島。如何把這些孤島在不損害日常工作的情況下連接和集成起來是一個大問題。並且企業更進一步的希望,把計算機統計數據交給人管理,變成計算機代替人進行一部分結構化和半結構化的決策,從而達到整體自動化的流程化的管理。這一階段(中國目前階段),出現的大量名詞:ERP、BPR、MRP II、系統集成、EIS、專家系統、電子政務….都是針對這兩個需求產生的。
硬件上,由於對海量數據庫的要求和不間斷運行的要求,對大型穩定高端服務器的需求是十分巨大的。(題外話:結合聯想收購IBM個人電腦生產後,IBM輕鬆轉型高端服務器生產的情況看,我可以預計,IBM和國外廠商很可能是給聯想下了一個套,將發展到極限、沒有前途的個人電腦市場高價賣給聯想,自己拿這筆錢輕鬆去搶佔高端市場,以後你們還是得靠我吃飯,呵呵)所以,高端服務器生產和銷售公司的職員隨着將中國市場的成熟越來越富有。
軟件上,團隊開發方式和系統集成的職位對開發人員的要求非常高,可選擇的技術也非常多:C#.NET和JAVA以其功能強大,體系結構好,贏得了主流的位置,XML語言和WebService技術也因爲能夠跨平臺和跨系統交流信息,易於將異構系統整合,而站在了潮流的前端。C++開發人員,以及硬件開發人員都轉向側重於底層設備或網絡交互的開發,把表面的風光留給系統集成商。
這一階段的特點,由於技術繁雜、名詞豐富,大家摸不着頭腦,其實技術沒有什麼誰比誰強多少的問題,目前的每種技術都有適用範圍的問題。一個項目經理或開發團隊往往根據具體項目的情況,選擇不同的技術實現方式。開發人員只需掌握並精通其中一門,並涉獵其他,就可以在市場上存活下去。對於系統分析員和項目經理的要求其實更高了,因爲一個產品的好壞,90%取決於你對業務的熟悉程度。



數據管理


現在中國大部分地區都處在集成階段的中期,但有一部分超大規模企業,已經向數據管理階段邁進。這部分企業,和美國的差距在3-5年左右。
大型企業在對系統進行集成之後,會發現,自身系統雖然很完整,但總感覺企業生產銷售採購、財務人事、客戶服務等產生的海量數據總是和管理脫節,無法流暢使用,同時,也希望將數據進行深加工,找到一些對企業有價值的隱含關係。
針對數據進行協調一致和深入使用,提高信息使用效率。說起來很容易,做起來很難。
目前,針對數據管理階段的技術是數據倉庫(DW)和數據挖掘,以及在這之上的商務智能(BI)。這些技術有些還處在理論階段,而且國內沒有太多成功應用的經驗。但無論如何,這都是未來的趨勢.
硬件上,有了分佈式數據庫技術,和已經很海量和穩定的服務器,似乎沒有什麼可以阻礙我們繼續進步的東西了。
軟件上,採用數據倉庫的架構和數據挖掘,對業務進行深入的理解和分析是制勝的關鍵。和系統集成階段相同,業務主導一切,連數據庫技術也在變,什麼都在變。
這一階段的職業,“數據倉庫工程師”“數據挖掘工程師”“商務智能工程師”



成熟階段


成熟階段,連諾蘭也說不清楚:滿足組織各個管理層次的需要,實現真正的信息資源管理。
每個人都從信息系統中獲得自己所需要的管理信息。很老套的一句話,相信每個項目經理在每個集成方案中都有相似的語句。但我們還是要正視,我們仍在系統集成階段,並且不能跳躍這一階段。
成熟階段仍然意味着對業務的深入把握,掌握業務細節精髓的人掌握一切。至於實現技術,美國人都不知道。我們先超過美國人,再製定我們的標準吧 J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