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FS問題彙總

 主要是搭建LFS中間一些問題情況的記錄,希望對遇到類似問題的同學有幫助:

1.分區時報錯:

No primary partitions are marked bootable.



根據錯誤提示,沒有設置啓動disk,在/dev/hda1上標記boot ,保存退出解決(5min)。

PS: 後來發現這一步其實沒關係。。。

 

2.調整工具鏈的第二步,報錯提示沒有i486此目錄,cd進入tools目錄後,發現文件目錄中有一個i686開頭的目錄。
查詢資料這是CPU架構導致,經過反覆安裝,發現在安裝binutils時,就會在/tools/ 下產生i686 文件 

也查看了該目錄下的cpu,cache等文件,並沒有發現是指定安裝的。意識到可能是前部分的配置原因,決定重新開始做LFS。

可是重做情況反而更糟糕,最開始就遇到了小困難,make bootstrap時都有報錯,以及執行confingure時也報錯。我預感是計算機的內存混亂了問題,於是進行了重啓。

重啓後一路安裝下來,發現安裝的時間好像更久,裝的更完整了,我感覺是安裝正確了。

果然在4點的時候,這一步成功執行(解決時間,比較久,花了近5個小時,中間重做出現了其它小問題)。

 

3.不小心打開了一個二進制文件,shell下都是亂碼。


解決辦法: 在亂碼情況下,確認輸入echo -e '\xf'並回車 (解決時間5min)。
 
4.


第一個問題沒有在圖1反應出來:
當時過於急切,忘記截圖了。不過大概的報錯內容是在VFS部分,無法加載xfs的文件格式。
這一點在手冊上有說明,應該要在內核模塊中增加支持xfs,當時有選擇,可是重現調出圖形化後卻沒有被選擇。於是確定添加該選項,再重啓這個報錯就解決了。

圖1的兩個問題:
1.是文件內容的錯誤,由於輸入的命令較多,肯定是粗心打錯了。於是從LiveCD啓動後,重新修改了這些內容。
2.第二個問題提示的是/proc 不是掛載點。
  最開始一直是在糾結 /etc/fstab的編輯問題。
  後來纔看到後面的錯誤信息,無法使用mount。
  我chroot後,發現mount命令的確無法使用。根據手冊內容,mount命令與Util-linux裏安裝相關。於是重新安裝 了兩次這個軟件包。重啓後,問題也解決。
 
啓動網絡時的報錯,當時已經確定可以啓動了,我直接Enter進入到搭建的系統中。
根據錯誤提示 查看了 /etc/sysconfig/network-devices/ifconfig.eth0/ipv4 這個文件。
第一次並沒有發現拼寫錯誤,後來與手冊上對照,發現是IP的原因。
由於操作RHEL的系統比較多,我在當初配置此文件時,習慣性的寫成:
    IPADDR =  192.168.29.33
實際上應該寫成:
    IP = 192.168.29.33
更改後重新啓動。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