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山來的老外婆

(小時候奶奶給我說的故事,現在她已經記不清了。我想着,有一天我也會蒼老,忘記,故而記於此。)

據說,從前有家人,有兩個女兒一個兒子,但她父母重男輕女。

一天,爸媽對大妹二妹說:“我們要帶你的哥嫂出門幹活,我們不在屋裏,你們就在家門口對着大山喊:金山老外公,銀山老外婆,我爹我媽不在家,請婆婆來看家。”

第二天早上,大妹和二妹一覺醒來不見了爸媽和哥嫂。一連幾天,他們都沒有回來。

一天晚上,大妹二妹站在家門口,就對着大山喊:“金山老外公,銀山老外婆,我爹我媽不在家,請婆婆來看家!”

這時,遠處傳來一個吵啞的回聲:"你們等我穿件蓑衣馬上來。”

一會兒,一個老婆婆敲着們說:“開門開門,婆婆來了!”。

大妹從門縫一看,嚇了一跳,只見這老婆婆青面獠牙,眼睛像兩個大燈籠,裹在厚厚的蓑衣裏。

於是她說:“前門金銀鎖,後門銅鐵鎖,你從哪裏進得來?”

那老婆婆轉到後院,一下子就把門打開了。

進來時變成一個慈眉善目,和藹可親的婆婆。

只是還留着一根長長的尾巴,爲了遮掩,她就坐在壇口上,把尾巴放進罈子裏。發出叮叮噹噹的聲音。

大妹好奇地說:“婆婆,罈子裏是什麼東西在響呀?”

婆婆詭異地說:“啊!是婆婆的繡花針針落進去了。”

大妹知道,原來爸爸媽媽教他們喊的婆婆,原來是一個老變婆。

老變婆是會吃小孩的,但當着老變婆的面,又不敢跟二妹講明白。

二妹以爲是真的婆婆,很親近她。

這時,老變婆急不可耐地說:“大妹二妹,洗洗腳,睡覺覺,哪個洗得乾淨,我就帶誰睡。″

大妹一邊洗一邊抓煤灰糊在她腳上,二妹則專心洗乾淨。

這時,老變婆又說:“大妹二妹,抖一下身子上的蝨子,就上牀睡瞌睡。”

大妹悄悄抓了一把蘇麻揣在衣袋裏,牽着衣裳抖蝨子時,蘇麻落在火爐裏,噼啪作響,二妹一個蝨子也沒有。

老變婆開心地說:"二妹洗得乾淨,我今晚就帶二妹睡吧。″

二妹很快就睡着了,大妹卻睡不着。

大妹想,爸爸媽媽讓她姐妹倆叫老變婆來,怕是一個陰謀。

大妹越想越傷心,又不敢哭出聲音來。

到了半夜,大妹聽見,睡在老變婆一側的二妹發出“咯咯”的笑聲。

原來,老變婆要吃小孩之前,首先是撓小孩的胳肢窩,要把人逗笑,這樣的人肉,纔不是酸的。

老變婆“咔嚓咔嚓”地吃着二妹。

大妹傷心到了極點,但她不敢哭。她想,老變婆吃了二妹,下一個,就該輪到自己了。

於是,大妹試探地問:“婆婆,你在吃什麼?”

老變婆答:“我在吃你外公讓我帶來的幹炒豆。”

“拿點給我吃嘛。”

老變婆扳了二妹的一個手指從被子裏遞了過去。

大妹把手指放在枕頭邊,害怕極了。

大妹急中生智說:“婆婆,我要上廁所。”

老變婆說:“在牀腳上。”

大妹說: “牀腳有牀神。”

老變婆說:“在爐火火旁上。”

大妹說:“煤火旁有火神。”

老變婆說:“在門檻腳上。”

大妹說:“門檻腳有門神。”

……

大妹知道老變婆有戒心,就說:“婆婆,你如果怕我逃跑,你就找一棵繩子,一頭栓在我身上,一頭栓在公雞腳上,我一跑雞就叫了。”

大妹抓了一把玉米,出了門,解開腳上的繩子。

又把公雞拴在柱子上,把玉米餵給公雞,讓它不亂跑。

大妹躡手躡腳走到屋後水井邊,來到一棵梨子樹下。

她不敢提着燈籠逃走,怕被老變婆發現。月黑風高的,她又找不到方向,就爬上了高高的梨子樹。

天矇矇亮了,老變婆喊了幾聲大妹,沒有聽見大妹的回答,也就不去管那個髒兮兮的小鬼。

她急着把二妹的腸子洗乾淨來吃。

大妹在梨樹樹上看見老變婆在洗二妹的腸子,情不自禁地無聲哭了起來。

有滴淚水剛好老變婆鼻尖上,她伸出長長的腥紅舌頭舔了一下,自言自語的說: “天上的雨是甜的,人的眼淚是鹹的。”

她一擡頭,就看見了梨樹上的大妹。就假裝和藹的問道:“大妹,你在樹上幹嘛?”

大妹說:“我口有點幹,在樹上摘梨子吃。”

老變婆說:“梨子甜不甜,你摘幾個下來給我吃。”

大妹說:“你要吃就自己上來摘。”

老變婆手腳不協調,爬不上去。

大妹說:“你把家裏的菜油拿來潑到樹上,穿上我爸爸的大頭皮鞋,就可以爬上來了。”

老變婆照做了,卻更加爬不上樹。

大妹說:“外婆,你老了,爬不上來就算了。你實在想吃梨兒,就把家裏的火棍燒熱,我穿給你吃。”

老變婆就去把火棍燒得通紅,遞給大妹。

大妹說:“外婆,你仰着頭張大嘴巴,我把梨子丟進你嘴裏;閉着眼睛,怕灰塵掉進你的眼裏”

老變婆站在梨樹腳,張着嘴,閉着眼。

大妹攢足力氣,比準方向,將火棍向老變婆嘴扔去。

通紅的火棍,一下子把老變婆刺死了。

老變婆先是變成一陣濃煙,籠罩着梨樹,再後來,就長成了一大片荊棘林,大妹也下不來了。

餓了就吃樹上的梨吃,渴了就喝天上的雨。

終於有一天,有一個賣席子的人從梨樹下路過。

大妹在樹上喊:“賣席子的大哥!賣席子的大哥!能不能拿你席子墊我下來,我和你做一家人。”

賣席子的不理不睬,走了。

過一會兒,又有一個賣木板的人從梨子樹下走過。

大妹再次呼救:“賣木板的大哥!賣木板的大哥!能不能拿你的木板墊我下來,我和你做一家人。”

賣木板大哥不理不睬,走了。

之後,又有一個賣麻團的大哥,從梨子樹下走過。

大妹懇求道:“賣麻團的大哥!賣麻團的大哥!能不能拿你麻團墊我下來,我給你做一家人。”

賣麻團的大哥說:“我有妻有兒。不用你和我做一家人,但我可以給你一個麻團。”

大妹下了樹,心有餘悸的她不禁悲從中來,嚎啕大哭。

賣麻團看不下去,就說:“你把那麻團放地上,大聲喊:‘麻團麻團,滾坡滾坡,我爹我媽一窩窩’,就可以找到你父母了。”

大妹照着賣麻團大哥的吩咐邊滾邊喊,不眠不息地滾了七天七夜,直到那麻團在一塊青石板上不動了。

大妹又困又餓,就在青石板上疲倦地睡着了。

不知過了多久,她被一陣烏鴉的叫聲吵醒了。

“哇!哇!哇!揭開石板大瓦房。”

大妹揭開石板一看,原來石板底下有另一個天地。

她沿着臺階下去,看見了他爸爸在鋤地。

大妹開心地問道:“爸爸,你在鋤地啊?”

爸爸陌生地說:“誰是你爸爸,你快給我滾,不然我給你幾釘耙。”

大妹走到面前:“哥哥,你在犁地啊?”

哥哥無情地說:“誰是你哥哥,你快給我滾,不然我給你幾牛鞭。”

大妹慼慼然地走開了,看見一間小屋,推門進去,看見她媽媽在煮飯。

又開心問候:“媽媽,你在煮飯啊?″,

她媽媽回答說:“誰是你媽媽,你快給我滾,不然我就給你幾飯勺。”

大妹看見了她嫂嫂,又試探地說:“嫂嫂,你在納鞋底?”

她嫂嫂看了她一眼,於心不忍。就給她吃了小半碗剩飯,讓她在火炕上睡覺。

大妹食不果腹,在炕上撿到幾顆生豆子吃了。又睡了一會,直到她大嫂說:“你哥哥快要回來了,你快走吧。”

大妹無奈的跑到山上,找了個山洞避風雨。

飢寒交迫的她昏昏沉沉的躺在地上。

一羣猴子在懸崖上跳上跳下,其中一個老猴子看見了大妹躺在地上一動不動,就說:“老祖宗死了,金盃銀盃拿來拜。”

猴子們都很悲傷,就拿着金碗銀碗,來祭奠大妹。大妹聽見響動,一個骨碌坐了起來。猴子們一個個嚇得跑了。

大妹看見這麼多的金碗銀碗,便拿着金碗銀碗,往回走。

她看見了她爸爸,就說:“爸爸,你看這是什麼?”

她父親說:“兒呀兒,這個好得很,你給我一個杯子,我就允許你回家。”

“不行不行,我怕你給我幾釘耙。”

她哥哥說:“妹呀妹,你拿一個給你侄兒玩,我就允許你回家。”

“不不,我怕你給我幾牛鞭。”

她的媽媽看見了說:“兒呀兒,你拿個給我,我讓你吃飽飯。”

“不不,我怕你給我幾飯勺。

大妹給了她嫂嫂幾個杯子,她嫂嫂好奇問道:“你怎麼得到的?”

大妹回答道:“這是我在山洞裏睡着了,一羣猴子給我的。”

不料悄悄跟着她回來的哥哥了去,笑到:“這有什麼稀奇的,看我去拿個百八十個。”

他哥哥來到洞中,躺在石板上就裝死。

不一會,猴子們來了,那個老猴子說:“大家快來呀,又有人來騙我們金盃銀盃,我們大家把他掀下懸崖餵魚去。”

全文完

(小時候聽得津津有味的故事,但願不要老得太快,被拋棄在言語之間,口口相傳斷了弦。)

附:童謠一首

老變婆,背揹簍,背到丫枝河

不吃丫枝飯,要吃湯水煮鴨蛋

鴨蛋不熟,小姐破碗

洗出燈盞,燈盞漏油

漏出氣球,氣球爆炸

炸出嫂嫂,嫂嫂挖糞

挖出姥姥,姥姥掃地

掃出烏鴉,烏鴉打架

打到北京,北京敲鼓

敲出老虎,老虎爬崖

爬出一窩兒來,花的花,白的白

有的賣鹽,有的賣布

(最近編了一個專題:幻夢館。如果你的故事沒人欣賞,歡迎來到幻夢館;如果你想看很多妙趣橫生的故事,歡迎來到幻夢館。)

我們終歸需要那個開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