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燈會變遷記

十五那天一家人想去中海看燈會,說是燈會也不對,不過是在中海佈置的電子燈,真正扎的燈會已經好幾年不辦了,取而代之的是電子燈,在中海岸邊掛滿樹、串成畫,也是蠻漂亮的。

正月十五晚上去過燈會,那天簡直不要太堵,車堵在天橋上走不動,一步一停,路邊車位全部停滿,走一輛填一輛,甚至還有魯C、魯G、魯A……除了車廊,也沒看成燈。

今晚又去了一次,車就不如之前多了,找個位置剛好能停下車,一家人去看了燈會,確實很漂亮,燈光很好。

然而,最喜歡的還是小時候的燈會,那纔是真的熱鬧正宗。記得小時候燈會也常去,一大家人擠在車上去看燈。很小的時候還能記得一點,坐老爸肩膀上看,人是真的多,人挨人人擠人,沒有點身高優勢直接看不到。那個時候,爸爸的肩膀就是最好的位置。記得燈的花樣兒也多,還有猜燈謎的活動,每年都統一時間還有煙花表演。

二狗子出生後記得看燈會的活動依舊。記的最深的一次就是一大家子人去看燈會了,那時候我大概九歲,二狗子也就是兩歲。那年好像是十四的時候去的,三家子一起,奶奶那個時候也還在,也不老,記憶最深的是一起看敲大鼓、扭秧歌,那會兒有個七十三歲的老爺爺,大鼓敲的是真棒,鼓邊、鼓面、鼓錘換着敲,甚至能跳起來,完全看不出那麼大的年紀,好像現在還記得老人的笑,那種很溫暖的笑容……那時候都有一種以後要打大鼓的心願。

再往後的燈會就沒什麼好說的了,花樣兒多了,有一年開發區辦過,在我初中門口,燈不算多,稀稀拉拉的幾個,人挺多的,去了不如光看人了。也沒了猜燈謎的活動,燈會的燈有不少都是地產公司提供的--光明正大打廣告。那時候起,電子燈開始流行了,後來的後來,就成了電子燈的天下……

除了燈會,那時候超級想玩的還有打氣球、扔球的活動,十塊錢,十個球或者十發子彈,打中多少給獎勵,那個時候好勝心強,最想的就是全扔中,得最大的毛絨熊……當然了,只能在心裏想想,那個時候父母嚴禁我玩這個,也就是看別人玩兒的分。現在能玩了,浦園、歡樂世界門口都有,卻沒有之前那種很強烈的意願了。

當然了,往年有燈會的時候也是一場小吃的狂歡盛宴。擱兩三個路口外停好車,下車後要走幾個路口才到。一般還有一個路口就到的路是小吃的天下--臭味四溢的臭豆腐、賣甘蔗的小推車、烤魷魚烤串、棉花糖、冰糖葫蘆賣糖蘸兒咯……各種小吃,也有賣頭戴燈的流動攤子--當然了,這個一年一更新,一年換個一樣兒耳朵。賣熒光棒、金箍棒、閃光劍全部都是過年的過大節的喜慶勁兒。

那些年的燈會年味兒,好像還在昨天,轉頭就成年了……那些時光,真的是最溫暖的記憶。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