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bbo源碼解析 — 服務引用原理

前言
經過上一篇dubbo源碼解析-簡單原理、與spring融合的鋪墊,我們已經能簡單的實現了dubbo的服務引用.其實上一篇中的代碼,很多都是從dubbo源碼中複製出來,甚至有些類名,變量名都沒改.那請問,我爲什麼要這麼做?

我認爲學習一個框架,無非就三個步驟.

掌握基本使用

看過源碼,知道其中原理

臨摹源碼,自己仿寫一個簡易的框架

其實大家都清楚,編程這東西,最關鍵是多動手.也就是,第三步纔是最關鍵的.但是現實也是非常殘酷的,絕大多數人都停留在第一步.光是第二步,都有些讓人產生的心裏恐懼.所以在寫服務引用的時候,我就想到了小時候看紀曉嵐的一個片段.當時紅樓夢是禁書,紀曉嵐爲了讓太后看紅樓夢,就把紅樓夢這個名字換成了石頭記.這樣太后自然就沒有心裏負擔.我覺得用一個圖來描述可能更貼切

當然臨摹源碼的這個過程,依肥朝拙見,也需要分爲三個過程,分別是入門版(用最簡單的代碼表達出框架原理)、進階版(加入設計模式等思想,在入門版的基礎上優化代碼)、高級版(和框架代碼基本一致).

當然上一篇的入門版只是拋磚引玉,等整個dubbo源碼解析系列完結之後,和大家一起臨摹dubbo源碼也在計劃當中.當然更多後續進展關注肥朝即可.

插播面試題
描述一下dubbo服務引用的過程,原理

既然你提到了dubbo的服務引用中封裝通信細節是用到了動態代理,那請問創建動態代理常用的方式有哪些,他們又有什麼區別?dubbo中用的是哪一種?(高頻題)

除了JDK動態代理和CGLIB動態代理外,還知不知道其他實現代理的方式?(區分度高)

原諒他
看源碼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最難的一點莫過於"從源碼的哪個地方開始看".雖然我之前數十篇dubbo源碼解析都在回答這個問題,但是每發出一篇,都還是有小夥伴私信問我同樣的問題.對此,我當然是選擇"原諒他".因此,本篇我又再次粗暴式的點題,"怎麼看源碼".就把本篇來說,這個服務引用的原理,我們要從哪裏開始看呢?我們一起看一下官方文檔
Dubbo源碼解析 — 服務引用原理

如果你在上一篇中把我貼出來的demo都實現過一遍,再看到這個圖,就不難總結出服務引用無非就是做了兩件事

將spring的schemas標籤信息轉換bean,然後通過這個bean的信息,連接、訂閱zookeeper節點信息創建一個invoker

將invoker的信息創建一個動態代理對象

溫馨提示:除了看官方文檔入手,在dubbo源碼解析-服務暴露原理中我還提到了從輸出日誌入手.當然,我這裏列舉了兩種方式只是給你提供參考,並不是說一共就只有這兩種方式,也不是說,這兩種就是最優的.

時序圖
Dubbo源碼解析 — 服務引用原理
直入主題
有部分朋友反饋說代碼貼圖手機閱讀不友好,但是如果不貼圖的話,很多朋友看完文章自己debug的時候找相應的類和方法又要花費大量時間,所以折中一下,貼圖和貼代碼結合
Dubbo源碼解析 — 服務引用原理


public  Invoker refer(Class type, URL url) throws RpcException {
    url = url.setProtocol(url.getParameter(Constants.REGISTRY_KEY, Constants.DEFAULT_REGISTRY)).removeParameter(Constants.REGISTRY_KEY);
    //序號2,這裏的邏輯和之前分享的'zookeeper連接'基本一致,不熟悉的可以回去看看
    Registry registry = registryFactory.getRegistry(url);
    if (RegistryService.class.equals(type)) {
        return proxyFactory.getInvoker((T) registry, type, url);
    }
    // group="a,b" or group="*"
    Map qs = StringUtils.parseQueryString(url.getParameterAndDecoded(Constants.REFER_KEY));
    String group = qs.get(Constants.GROUP_KEY);
    if (group != null && group.length() > 0 ) {
        if ( ( Constants.COMMA_SPLIT_PATTERN.split( group ) ).length > 1
                || "*".equals( group ) ) {
            return doRefer( getMergeableCluster(), registry, type, url );
        }
    }
    return doRefer(cluster, registry, type, url);
}
private  Invoker doRefer(Cluster cluster, Registry registry, Class type, URL url) {
    RegistryDirectory directory = new RegistryDirectory(type, url);
    directory.setRegistry(registry);
    directory.setProtocol(protocol);
    URL subscribeUrl = new URL(Constants.CONSUMER_PROTOCOL, NetUtils.getLocalHost(), 0, type.getName(), directory.getUrl().getParameters());
    if (! Constants.ANY_VALUE.equals(url.getServiceInterface())
            && url.getParameter(Constants.REGISTER_KEY, true)) {
        registry.register(subscribeUrl.addParameters(Constants.CATEGORY_KEY, Constants.CONSUMERS_CATEGORY,
                Constants.CHECK_KEY, String.valueOf(false)));
    }
    //序號3,這裏的邏輯和之前分享的'zookeeper訂閱'基本一致,不熟悉的可以回去看看
    directory.subscribe(subscribeUrl.addParameter(Constants.CATEGORY_KEY, 
            Constants.PROVIDERS_CATEGORY 
            + "," + Constants.CONFIGURATORS_CATEGORY 
            + "," + Constants.ROUTERS_CATEGORY));
    //序號4,cluster關鍵字在集羣容錯系列也提到過,不熟悉的可以回去看看
    return cluster.join(directory);
}

上面的這4步,就完成了schemas標籤信息到invoker的轉換,那麼下面就是創建代理對象了(序號5)


private T createProxy(Map map) {
    //......(省略部分代碼)
    // 創建服務代理
    return (T) proxyFactory.getProxy(invoker);
}

我們知道,要封裝這個通信細節,讓用戶像以本地調用方式調用遠程服務,就必須使用代理,然後說到動態代理,一般我們就想到兩種,一種是JDK的動態代理,一種是CGLIB的動態代理,那我們看看兩者有什麼特點.

JDK的動態代理代理的對象必須要實現一個接口,而針對於沒有接口的類,則可用CGLIB.要明白兩者區別必須要了解原理,之前反覆強調,明白了原理自然一通百通.CGLIB其原理也很簡單,對指定的目標類生成一個子類,並覆蓋其中方法實現增強,但由於採用的是繼承,所以不能對final修飾的類進行代理.

除了以上兩種大家都很熟悉的方式外,其實還有一種方式,就是javassist生成字節碼來實現代理(後面會詳細講,dubbo多處用到了javassist).那dubbo究竟用到了哪種方式實現代理呢?我們往下看

Dubbo源碼解析 — 服務引用原理
Dubbo源碼解析 — 服務引用原理

序號5的結束本篇也接近了尾聲.本篇綜合性較強,其中涉及到之前的內容本篇將不再重複提及,可根據註釋中的標記自行查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