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鵰英雄傳:一個綠茶女引起的一場江湖恩怨

近來重讀《射鵰英雄傳》,在小說前奏部分,讀的十分窩火。相信很多人同我之前一樣,讀這本書也好,看這部電視劇也罷,會把注意力放在郭靖、黃蓉、楊康、穆念慈等人身上,但仔細想來,郭楊兩家的悲歡離合,全是因爲一個綠茶婊而起。

爲什麼這麼說,且看下面分析。

小說開局以張十五說書來表現南宋末年,一面是大宋有志之士同金人的抗爭,一面是朝廷割地賠款、委曲求全,想要體會當年南宋人民的憤慨,不妨參照距離我們不遠的抗日戰爭,有志之士期望“驅逐韃虜,復我中華”,可政府卻委曲求全、東三省拱手相送。只不過我們將日本人稱爲鬼子,那時候宋人把金人稱爲韃靼。

韃靼在正典中解釋只是說對滿人、漢人等遊牧民族的稱謂,其實不然。筆者查閱《輏軒使者絕代語釋別國方言》中,其實在平民百姓中韃靼在語義中和“日本鬼子”一樣,是貶義詞彙。如果遊牧民族和中國交好,歷史上從來沒有將他們稱爲韃靼。提起韃靼,幾乎都是對犯我中華的少數民族稱謂。

依在下查閱《輏軒使者絕代語釋別國方言》,韃字本是一個對馬蹄聲音的稱謂,後來用來指代馬蹄。而靼本是指馬肚子的柔軟皮革,但是後來逐漸演化馬的襠部稱謂,也就是馬的“小雞兒”。這兩個字是極度侮辱的詞彙,當然,比“日本鬼子”就更甚了。

好了,上面關於韃靼以及《輏軒使者絕代語釋別國方言》的解釋都是我本人編的,下面說說關於《射鵰英雄傳》。

這裏只講述郭嘯天和楊鐵心的故事,說說爲什麼包惜弱是個綠茶婊,無關後來的郭靖楊康等人。

話說郭嘯天和楊鐵心聽完書後,本來要各回各家、各找各媽。因爲兩家人住的近,楊鐵心陪着郭嘯天到了郭家門口,正遇上郭妻李氏趕雞到籠裏。李氏客氣了一句說,“來我家吃飯吧,咱宰只雞。”大家都是成年人,楊鐵心一點沒把李氏的話當成客套話,便毫不客氣地應承“好,今晚又擾嫂子了。”

這還不是最讓李氏尷尬的,楊鐵心隨即又來了一句,“我家養了許多雞鴨,只是不捨得殺,老是來吃你的。”這句話是真扎心。李氏唯能無語答道:“嫂子就是心好,說這些雞鴨從小養大,說什麼也狠不下心來殺。”誰知楊鐵心絲毫沒有聽出李氏的話其實是反諷,還哈哈大笑。郭嘯天這個時候解圍(畢竟他也不想殺自己家的雞),說道“自己兄弟,說什麼請不請的。今晚咱哥兒去打野味吃。”

原文截圖如下。

這段描寫中,包惜弱未見其人,先聞其聲,“小兔兔不能吃”的綠茶婊形象躍然紙上。

接下來的一段,對包惜弱的這個形象金庸先生又詳加描述。包惜弱這個女人從小就濫愛小動物,父母勤勤懇懇把雞鴨豬養肥了,結果包惜弱不讓殺,無奈之下,這些雞鴨豬隻能是養到壽寢正中,而父母要吃雞鴨豬肉,還不得不到市集上買。

除此之外,大到麻雀、田雞,小到蟲豸螞蟻,她都可憐,她都照顧,這些小動物死了,她能悶悶不樂一天。原著描寫是“屋子裏養滿了諸般蟲蟻、小禽小獸”,嫁給楊鐵心之後,楊對這位妻子百依百順,楊家“自然也是小鳥小獸的天下”。

由此可見,楊鐵心夫妻說的好聽些是單純,不好聽就是綠茶。郭楊二人雖然都是名將之後,但郭氏夫妻纔有真正的大將遺風。

在接下來一段中,本人對包惜弱的性格就更是氣不打一處來了。

丘處機殺了十餘個金人,和郭楊二人十分開心,正要吃喝一番,包惜弱暈倒在地。丘處機給包惜弱把脈,查出有喜脈,包惜弱聽到“不禁害羞,忙回屋裏”。郭楊二人商議,二人的孩子若是男孩兒結爲兄弟,女孩兒結爲姊妹,而若是男女則結爲連理。這位包小姐一聽“結爲連理”,再次“臉上一紅”。丘處機賜給了二人兩把短刀,並取名郭靖、楊康,就此別過。

這段描述中包惜弱是一個十分做作的“裝純”小姐,與郭妻李氏那種江湖兒女的性格截然相反。

她出去掃雪,於是見到了剛剛丘處機沒有料理乾淨的金人,此人正是後來的完顏洪烈。

見到金人,一般人國仇家恨都會涌上來,我們可以想象,抗戰時期見到一日本鬼子,誰會像包惜弱“慈心登生”“明知此人非好人”“心下無論如何不忍”,當然是金剛怒目,殺之而後快。不過,這位惜弱小姐此時此刻還算有些良心,還懂得些大是大非,回去找丈夫,但楊鐵心喝醉了,搖不醒,於是,包惜弱自己把完顏洪烈擡到了柴房裏。

包惜弱給此人止血、清洗乾淨以後,開始暴露她的綠茶性格了,“燭光只見這人眉清目秀,鼻樑高聳,竟是位相貌俊美的青年男子。她臉上一熱,左手微顫,晃動了燭臺,幾滴蠟油滴在那人臉上。”

包惜弱看到此人是個小白臉,便心動了起來,再也不願將此人告訴自己丈夫,而是將他救活。包惜弱一時仁慈,此人離開後,召集人馬,血洗了村子,還連帶着郭氏夫妻家破人亡。

這位綠茶妹子就這樣引起了一場關乎楊郭兩家的江湖恩怨。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