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量》作爲一本拓展視野的書來說,挺好的。

DAY1  變量的緣起

“在圈子時代,人們變得更加孤單和漠然,在你的目力到不了的地方,正在發生着一些更有意思、更有價值的事情,那些事情通過千絲萬縷的聯繫,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你的生活。”

平時忙忙碌碌兩點一線,生活在自己的圈子裏,做一隻滿足的井底之蛙,不在乎外面的變化,因爲自己覺得這樣就已經夠好了呀。

這本書在豆瓣上評分不高,大概是因爲作者花太多篇幅絮絮叨叨劃不到重點,講自己的初衷和寫作的過程,還有一些見聞,不像是一本探索2018年發展的書籍,倒像是一個向別人表述自己的觀點又詞不達意不得不借助很多名人名言和時事見聞。

舉例說明很棒,但沒必要把這個人的頭銜帶出來,不出名的人爲什麼前面就沒有長長的自定義的名號呢,不過基本上寫東西都這樣,我也這樣,接下來的30本會越來越好的吧。

DAY2 大國博弈

在理解自己所不瞭解的區域時,很容易覺得內容枯燥無聊,作者寫着要告訴我們很多東西,於是一直在文中尋找,找了很久還是沒有找到,作者仍然一直強調有好多內容,都在講這個內容來源的過程。

人的適應性是無法想象的,2018年對我來說就是平常的一年,不外乎年齡又增加了一歲,一切都是按照原有的軌跡在運行。無人機、機器人、實事報到、重大事件、國家獲得的榮譽、明星的事情都只是出現在電視新聞裏的東西,與自己無關。漠然的看着一切,只知道現在吃飽穿暖,過好當下。不是說這些東西沒有普及,與生活無關,用作者的話來說就是“它按照自己的面貌爲自己創造除了一個世界”,我給自己畫了一個圈,把自己禁錮了。

現在的生活狀態如同作者所說的“擁擠的人羣如同潮水,後面的人推搡着前面的人,在不知不覺中,每個人最後都發現,自己是被擠上車的”,跟着人羣走是沒有錯的,但屬於自己的路在哪呢?思考的時候會懷疑自己前進的方向是否正確,但當身後的人羣移動時就會跟着行走了。

變量 day3 在無人地帶尋找無人機

表述觀點時都會帶着主觀性,一切都是我認爲,以自身經歷去理解事情發展。講述時對方恰好了解這些地方就能輕鬆的瞭解你想要表達的點,但對於沒涉獵過的人就會覺得過於空泛,而對這些有研究的人會覺得過於表面,所以說表達自身是非常艱難的事。

作者在第二章裏講述了極飛無人機在農業上的成功和羣衆路線的重要。不對作者的觀點發表看法,因爲自己並不瞭解,多說多錯了,還是帶着跟着作者的角度去觀察事件的態度去看2018年的發展吧。

作者說“新技術革命的地基已經打好,地面的樓層剛剛冒芽。”我更偏向於很多事情都有他的發展方向,現在去預測不能完全準確,你並不知道哪隻蝴蝶會煽動翅膀,就像你小時候不會知道如今的你是現在這個模樣。

一本觀察的書籍,帶着太多的結論,大概已經偏離當初寫作的重心了,還是說習慣了對某些事情下定論呢?此刻,我也在對這本書打標籤。

變量 day4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

老實說,看完這章沒有什麼想法。因爲這方面接觸太少平時也沒有思考所以拓展不出些什麼來吧。

父親是建築工人,近兩年工作較少,沒有新開發的樓盤就沒有活,年末老闆會遲發工資,這是否是作者所說的房地產的萎縮。

這章算的上是之前所說的比較專業的知識嗎?

比較在意作者說林哥一邊開車一邊回頭來和後座的他們聊天,不斷接電話談事情,不危險嗎。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