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童度河》,這本書適合與作者觀點一致的人

“對青蛙的仁慈就是不要拆掉它的井”是朋友發在朋友圈的話,覺得很有道理作爲了個籤,不知出處,偶然聽人提起來源於此書。

寫作就是不斷的輸出自己,每本書都帶着作者的世界觀,安妮寶貝的文字帶着強烈的個人色彩,如果有機會再看到她的文字,是能猜出作者的。。

描述事情的時候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字眼,寫自己觀點時不簡略表達,導致看書很頭疼,類似“沒有什麼是比沒有這個更好的了”(原句大概是這樣)。

但很多觀點過於主觀性。這種書更適合觀點一致的人,不然只會覺得太過矯情。

書中充斥着一股優越感,一種偏見和自以爲是的優雅。

比如這兩段話:

“那些很少學習、讀書的人,每天上健身房湊個韓劇看看韓劇美劇,出入各種聚會派對,貌似輕鬆愉快地打發着時間。或者像地鐵車廂中的人,全身貫注於手機,玩切水果遊戲、閱讀電子小說,太多年輕力壯、神情耽迷。人們最終會從這些內容裏獲得怎樣的一種樂趣?並以此來忘掉自己。”

“年輕的女孩,不應該一味把時間花在追逐熱門電視劇網劇、精心打扮修飾皮囊、渴望華貴奢華的物品,以及幻想有男子平白無故對自己熱愛一生一世。這些都是泡沫。多讀書、多旅行勤懇工作、善待他人、熱愛天地自然、珍惜一事一物。自然有人感受和尊重你的價值。”

搜了一下作者年齡,明白了些吧。當然我這些話也是帶着主觀性的,如果初中或者高中看她的書,我會很喜歡,那種理想中的生活,不食煙火的女子過着肆意的生活。

對作者信仰不瞭解,沒有看出是信佛教還是基督教,但不管哪一種信仰都有尊重大千世界,尊重不同呀。自詡看了很多書,輸出的時候沒有體現出來呢?只是以數據來說明嗎?

當然作者有些點我是很喜歡的,不然不會因爲一句話找這本書來看。

一邊說着女子應當如何,可在“長亭”裏卻參與婚外戀,當着衆人質問男友,之後到前男友家逃避,並與男子發生一夜情不拒絕(我沒看出來是c還是m),這是一直推崇的優雅的蕙質蘭心的女人好榜樣? 想不通。

有的地方的確很喜歡,找到了那句原話“人與人的慈悲,也表現在不要拆掉青蛙的井。青蛙有權利只在地火災自己的侷限裏,大海在哪裏不關他們的事。優雅是:選擇性過濾,不想也不提那些困難的事。做簡單的人,遇見再複雜的事情,覺得睡一覺就可以過完。”

願意做那隻井底之蛙,請對我仁慈點,不要拆掉我的井。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