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雲:用數字驅動世界

在推動傳統企業互聯網化轉型的過程中,有很多選擇,也有很多模式,究竟哪一種路徑能夠帶來更成功的互聯網化轉型?

阿里巴巴集團技術委員會主席王堅博士說:“如何定義互聯網企業,它需要滿足兩個特徵,一是要有云計算,二是要在雲計算的基礎上用數據來優化業務。”在他看來,很多人依然只是將互聯網視爲一個渠道,而不是思路和生意模式的轉變。

2009年9月,在馬雲的支持下,王堅創建阿里雲計算公司並任總裁,領導團隊自主研發了大規模分佈式計算系統“飛天”,完成了雲計算公共服務的商業化。同年提出並主導了阿里巴巴集團的去“IOE”戰略。2010年,他又率領團隊,孵化並打造了YunOS,建立起商業化的操作系統平臺,用於手機、汽車、電視等智能設備。

2015年10月,阿里在杭州召開了首屆雲棲大會——前身是阿里雲開發大會。在這次會議上,馬雲發表了“計算能力將會成爲一種生產能力,而數據將會成爲最大的生產資料,會成爲像水、電、石油一樣的公共資源”這一廣爲流傳的觀點。

隨後每一年,馬雲不停在雲棲大會上拋出新概念:2016年,馬雲提出著名的“五新”戰略(新零售、新金融、新制造、新技術、新能源);2017年,馬雲宣佈成立達摩院;2018年,馬雲重提“新制造”。

阿里雲向傳統行業推進的步伐也跟隨着馬雲的大戰略,承擔着阿里to B、to G輸出技術與服務的重擔,逐漸席捲從金融業到零售業到製造業,再到城市的每一個角落。

進軍實體經濟

2018年11月2日,阿里巴巴集團公佈2019財年第二季度(2018年7月至9月底)業績,阿里雲業務季度營收達到56.67億元,整個上半財年營收首次突破100億元,亞洲市場第一的領先優勢繼續擴大。

美國權威機構Gartner統計,阿里雲的營收規模連續兩年位居全球雲計算廠商前三。在國內,阿里雲的市場份額位居首位,甚至超過二至五名的總和,其中包括騰訊、百度。

阿里雲高增速的背後,是產品的快速更迭和出新。以2019財年第二季度爲例,阿里雲推出了600多種新產品和功能,涉及專有云產品開發、大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應用創新、安全及IoT物聯網服務的提高,比如ET工業大腦開放平臺、全鏈路生態服務的LoRa物聯網、企業級區塊鏈BaaS服務以及全面升級的飛天2.0雲計算操作系統等。

在阿里內部,阿里雲最早的實踐是支付寶或者說螞蟻金服,幫助支付寶度過數次“雙十一”交易洪峯。

在外部,互聯網公司是最早接受雲概念的,例如微博,其特點是業務高峯不可預知且不可估算,每次遇到熱點事件和重大活動,微博會因瞬時極高的訪問量而造成癱瘓。雲的彈性特點完美解決了這一問題,可以對峯值流量的挑戰進行快速調整和擴容。新浪微博首席技術官劉子正曾表示,使用阿里雲讓新浪微博至少節省了1400臺服務器。

近兩年,阿里雲的觸角逐漸從線上走到實體經濟。2018年11月22日,在廣東雲棲大會上,阿里雲正式發佈飛龍工業互聯網平臺,該平臺立足廣東,輻射粵港澳大灣區,幫助廣東打造新能源、電氣裝備等八大工業互聯網產業集羣。

物聯網、雲計算、人工智能是阿里雲的三駕馬車,飛龍工業互聯網平臺即構築於三者之上,基於此打通製造型企業的信息化系統,利用工業IoT梳理製造企業的供研產銷全鏈路數據,在雲端構建工業大數據平臺,並通過ET工業大腦對數據進行加工分析,優化製造流程。

目前,海油發展、京信通信、瀚藍環境、迪森熱能等廣東製造企業已經採用飛龍平臺。事實上,早在2016年,阿里雲的工程師就進入工廠車間,與協鑫光伏、中策橡膠等行業龍頭合作。

“兩年多前,當所有人爭論實體經濟、虛擬經濟時,阿里雲的工程師們看到了實體經濟中最有潛力、最有挑戰的地方:數據特別密集,智能特別匱乏;數據越來越多,速度越來越慢。”阿里雲機器智能首席科學家閔萬里說。

以光伏產業爲例,閔萬里介紹,阿里雲已從最早期的單點智能、工廠裏走到整個生產流程環節,已實現從切片到電池組車間全鏈路的打通。“智能的起點是一個流程當中很小的環節,但最終順着數據流的上行和下行並貫穿始終的時候,價值鏈實現了百分之百的覆蓋。”

協鑫光伏良品率提升1%,一年多賺上億;中策橡膠提升混煉膠平均合格率3%-5%,一年多賺幾千萬;恆逸石化的鍋爐燃煤發電效率提升了2.6%,每年節煤有數千萬元的收入。“當你講清楚價值的時候,製造企業都搶着上雲。”閔萬里說。

阿里雲通過不斷的案例積累和學習,逐漸形成了針對不同行業的“算法包”,閔萬里將其稱爲“經驗數據化”。“凡是依賴‘老師傅’的經驗,而且具有高度重複性的工作,都有可能用算法的方式去學會‘老師傅’的經驗,而且超越他。就像谷歌的阿爾法狗下圍棋,它能夠學習所有九段棋手的棋譜,因爲看得快算得快,一夜之間就成了十段。”

但這其中涉及到數據機密的問題:領先的企業是否願意與其他公司分享自己的經驗?閔萬里認爲這個擔憂不成立。“一個醫生給你看了病,醫生的經驗增長了,之後他再去給另外一個人看病,你不准他去看嗎?不會把他的數據、參數泄露出去,我提煉的是知識和控制的機理。‘老師傅’會跳槽,沒帶走任何東西,只有他的腦袋。”

目前,在飛龍平臺上形成“算法包”的行業涉及廣東八大互聯網產業集羣,包括新能源產業、汽車及零部件產業、電器裝備產業、LED燈具產業、日用化工品產業、小家電產業。“算法包是有行業屬性的,光伏的不能用到電力的,不能用到鋼鐵的。八大行業的案例我們全都做過,裏面的能力模塊都提煉成行業模塊,行業模塊就放在工業物聯網平臺上,只要行業對應開發者就能用。”  鄭州婦科醫院:http://wapyyk.39.net/zz3/zonghe/1d426.html鄭州哪家醫院看婦科好:http://wapyyk.39.net/zz3/zonghe/1d426.html鄭州無痛人流多少錢:http://wapyyk.39.net/zz3/zonghe/1d426.html鄭州同濟婦科醫院:http://wapyyk.39.net/zz3/zonghe/1d426.html

此外,ET工業大腦還在平臺上與合作伙伴、開發者共同賦能,讓中小企業也能受惠於人工智能技術。黑格科技是一家由7位90後常春藤大學畢業生創辦的公司,聚焦3D打印應用和數字化智能製造技術。如牙齒打印這個領域,以往只能通過經驗來控制3D打印固化物與樹脂槽底的逐層分離,是個難點。飛龍平臺上的ET工業大腦可以分析剝離過程中的層面積、層曝光時間、材料耗損等多達15個維度的關鍵因素,智能推薦合適的剝離力參數,使黑格科技的整體打印時間縮短40%。這也是3D打印行業史上第一次基於人工智能技術提高打印效率。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