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花2000元,買了一勺鹽?

時間過去一週多,波音737—max機型的墜機事件,卻遠未褪去。



中國是第一個對此機型發佈禁飛令的國家,儘管美國媒體認爲,這是中國與美國爭奪航空領導權的舉動。但中國對波音的威脅,絕不是雷聲大雨點小。

可今天想說的並非政治,而是中國爲什麼敢第一個對波音發佈禁飛令?

先講個故事。

傳化集團,屬於中國製造企業中“隱形冠軍”的那一類,全球10件衣服有7件,都要用到他們的產品——印染助劑。

創立之初,創始人徐冠巨就吃了個大虧。20世紀80年代,他耗巨資請來“週日技術人員”,只求一句話:什麼東西可以使洗滌劑變得粘稠?

答案是一勺鹽。

他心疼得無以復加,創業經費一共也就2000塊,卻只買了一勺鹽。

核心技術被卡脖子,這種體驗你有過嗎?或許你沒有,但中國實業有。

那些做實業的企業家背後,都有着深度思考。

我曾在汽車製造行業工作過6年,深知在全民說投資,玩金融的大環境下,中國製造業的困境與艱難。

然而,讓我們看看發達國家,日本,德國,美國,他們一直在強調製造業。到德國看城市,基本都是工業城市。而中國,除了寫字樓就是住房,除了住房就是寫字樓。

沒有工業企業的城市,我們的工作去哪找?

沒有實物製造的國家,我們的用品從何而來?

沒有實體經濟的支撐,我們的電商何去何從?

實業是什麼?

實業是中國經濟發展的脊樑;
實業是放在歲月長河中,那個永恆不變的東西;
實業是一個國家,一個地區,一座城市,甚至一個家庭生存的基礎。

沒有騰飛的中國航空製造業,哪有敢於向波音叫板的中國聲音?

沒有蓬勃發展的實體經濟,哪有不斷在國際亮劍的中華民族?

沒有實業,就幾乎沒有一切。

想讓自己的脊椎骨顯得更加堅挺嗎?請盡全力支持中國實業發展!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