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班出來的程序員全是垃圾,沒有例外?!

小編最近逛論壇,發帖子,看到一個網友的回帖很氣憤。

他的帖子是這麼說的:“培訓班出來的程序猿全是垃圾,沒有例外。一個優秀的程序員首先是興趣和熱愛這個行業,其次是思維方式和學習能力。短短幾個月的培訓班只會毀了你,讓你變成面試機器而不是塑造你。”

你說氣不氣,我反正是很氣,雖然他的留言稍微偏激,但其實也能代表了行業內很少一部分人的觀點,甚至有時候一些公司招聘的時候,也會特別注意從某個培訓機構出來的學生,因爲從他們機構出來的學生有少部分簡歷造假,簡歷統一寫着各種電商項目,當你準備和他細談電商的技術架構時,一問三不知。

在2019年的今天,找工作是個老大難的問題,很多人都覺得,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爲什麼就沒有一個老闆願意要我,給我高薪,給我工作和證明自己的機會。所以很多人在寫簡歷的時候,就模棱兩可,這些簡歷敗壞了廣大程序猿同學的名聲,不斷的流轉到人才市場,導致大家對培訓機構出來的人就產生了一些偏見。

但僅僅因爲這一少部分人就完全否定整體,絕對是愚蠢的,可能你不知道正式中國這些年興起的培訓機構,支撐起了互聯網的大半江山。我們真正應該鄙視的是這些簡歷造假的程序員,而不是從培訓機構出來的同學。

在前幾年,隨着互聯網高速發展,各個互聯網公司對人才的渴望是非常迫切的,而中國高校每年輸出的那點計算機相關專業的畢業生,完全不能滿足中國IT行業快速崛起的用人需求,想象下手裏拿着大把錢也有很好的項目,卻找不到合適的人是多麼痛苦的一件事。

可能你的同事是畢業於化學系、物理學、數學系或者機電系的都比較常見,隨着行業的發展慢慢的你會發現學醫的、學市場管理的、學旅遊的等等,甚至還有很多沒有上過大學的朋友、在別的行業已經工作多年轉行到IT行業的朋友,真的可以說是:365 行行行轉程序員。

這些朋友中有一部分毅力特別強的可以通過自學來進入這個行業,但更多想從事IT行業的朋友最便捷的途徑是培訓班,甚至有很多計算機專業的朋友也會選擇先去培訓後再找工作,這樣出來找工作時競爭力更大一些。

我有一個朋友,沒有學歷獨自在陌生的城市打拼很多年,家裏條件非常的差,自己也33歲了,人在深圳感覺對未來非常的迷茫,他想從事IT這個行業,只是不知道如何去開始,深圳培訓班的費用高達數萬,那是他多年積累下來的唯一儲蓄。

在內心做過無數次鬥爭之後,過了一段時間,他毅然決然的,選擇報名培訓班了,或許未來也不一定能考這個賺大錢,但是他也有一顆做程序猿的堅強內心。

其實有時候我覺得我們不應該去鄙視培訓班出來的朋友,甚至要敬佩他們的行爲,在他們選擇去培訓班之前大多是自己經濟最爲貧弱的時候,比如:作爲一個經濟條件並不好的家庭,大學四年可能已經花光了家裏的積蓄,在對未來不確定的情況下,卻要舉債去參加培訓,其中的壓力可知有多大。入職後可能還需要比科班出身的程序員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慢慢的補齊缺失的計算機基礎。

這些年和不同背景的程序員都打過交道,並沒有因爲來自不同途徑而有很大的不同,甚至有一些跨行跨界的程序員能力表現得更爲突出。所以說凡事不能絕對,培訓班出來的有渣渣也有優秀的程序員,科班畢業的也是,我們比的不是起點,而是終點。

就拿我個人來講,我非計算機專業,通過培訓機構進入這個行業,剛畢業又進了外包公司,可以說程序員的兩大爭議經歷培訓和外包我都經歷了。剛畢業的時候是難一點,但慢慢的我發現我並沒有比別人差多少,甚至在某些方面慢慢的走在了前面。

我認識IT行業的幾個大V,據我瞭解他們也都不少是培訓機構出來的,現在他們都在不同的領域引領着一批技術人在共同成長,作爲一個大氣的中國,一個大氣的中國程序員,請放下你的偏見,不然我們怎麼走向世界呢?

那些經常鄙視這個鄙視那個的程序員纔是最應該被鄙視的,應該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提高自己的能力上面,而不是爲了鄙視別人而去彰顯自己的SB。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經歷,每個人的經歷都值得我們去尊重。

我不以有過培訓經歷爲恥,也不會以此爲榮,這不過是我過去的一段經歷,僅此而已。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