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ML5原生拖放事件的學習與實踐

前言

之前學習了HTML5的拖放事件,開發中也用到了拖拽組件。爲了釐清整體的邏輯,專門做了一個小例子。

具體實現的效果也很簡單:元素可以在容器中任意拖動,元素被移入容器的時候,還會有相關樣式的改變已達到更好的展示效果。

例子基本運用了拖放事件的全部事件,並且儘量簡潔的展示了出來。特此記錄。

🔍閱讀更多系列文章 / 閱讀原文🔍

拖放事件介紹

由名字可以看出來,拖放事件由2部分組成:拖動和釋放。

而拖動又由2部分組成,分別是被拖動元素的相關事件和元素容器的相關事件。

1、被拖動元素的相關事件 :

事件名稱 說明
dragstart 在元素開始被拖動時候觸發
drag 在元素被拖動時反覆觸發
dragend 在拖動操作完成時觸發

2、容器的相關事件 :

事件名稱 說明
dragenter 當被拖動元素進入目的地元素所佔據的屏幕空間時觸發,一般需要取消瀏覽器的默認行爲
dragover 當被拖動元素在目的地元素內時觸發,一般需要取消瀏覽器的默認行爲
dragleave 當被拖動元素沒有放下就離開目的地元素時觸發

3、釋放事件 :

事件名稱 說明
drop 當被拖動元素在目的地元素裏放下時觸發,一般需要取消瀏覽器的默認行爲

效果展示

爲了方便說明,先看代碼實現的效果。請前往 Github倉庫 下載 demo.html 和 demo.js 到本地,然後用Chrome打開html文件,初始效果如下圖:

image.png

將圖中的可拖拽元素,拖放到下面的容器中,這個過程的效果如下所示。箭頭表示拖拽方向,方框代表動態改變的容器樣式。

image.png

最後,鬆開鼠標,將元素放入到下面的容器中,整個過程完成。

image.png

代碼實現

首先,先編寫html代碼。因爲元素可以在兩個容器之間任意拖動,因此這兩個容器都需要監聽drapenter、dragover、dragleave、drop這四個事件。

被拖拽元素的 draggable 屬性需要指明爲 true ,纔可以被拖拽。同時爲了記錄一些信息,需要監聽dragstart事件。

<body>
  <script src="./demo.js"></script>
  <div 
    class="container" 
    ondragenter="onDragEnter(event)" 
    ondragover="onDragOver(event)" 
    ondragleave="onDragLeave(event)" 
    ondrop="onDrop(event)"
  >
    <div id="target" draggable="true" ondragstart="onDragStart(event)">
      被拖拽元素
    </div>
  </div>
  <div
    class="container" 
    ondragenter="onDragEnter(event)" 
    ondragover="onDragOver(event)" 
    ondragleave="onDragLeave(event)" 
    ondrop="onDrop(event)"
  ></div>
</body>

爲了讓拖拽效果更明顯,實現效果展示->第二部分的,拖拽元素進入一個新的容器的時候,新容器展示陰影效果。編寫陰影效果樣式:

<style>
  .container {
    width: 200px; 
    height: 200px;
    padding: 10px;
    border: 1px solid #aaaaaa;
    margin-bottom: 10px;
    transition: box-shadow .3s ease;
  }

  #target {
    width: 50px; 
    height: 50px;
    border: 1px solid black;
    margin: 0 auto;
  }

  .container.active {
    border-bottom-width: 0;
    box-shadow: 0 10px 6px -6px #777;
  }
</style>

最後,編寫 demo.js 代碼。具體邏輯請看代碼中的註釋信息:

let target = null,
  container = null

// 尋找拖拽元素的容器類
function findParentContainer(node) {
  if(!node || node === document) {
    return null
  }

  if(node.classList.contains('container')) {
    return node
  }

  return findParentContainer(node.parentNode)
}

// 元素開始被拖拽時, 標記元素原生的容器類
function onDragStart(event) {
  target = event.target
  container = findParentContainer(target)
}

// 元素進入目的容器時, 如果不是原來的容器, 則可以放置
// 此時更改樣式, 以更好向用戶展示
function onDragEnter(event) {
  event.preventDefault()
  if(event.target !== container) {
    event.target.classList.add('active')
  }
}

// 元素在目的容器內時觸發
function onDragOver(event) {
  event.preventDefault()
}

// 元素離開目的容器, 需要移除相關樣式
function onDragLeave(event) {
  event.preventDefault()
  event.target.classList.remove('active')
}

// 元素被放置在目的容器, 添加DOM節點, 移除相關樣式
function onDrop(event) {
  event.preventDefault()
  event.target.appendChild(target)
  event.target.classList.remove('active')
  target = null
  container = null
}

參考鏈接

更多系列文章

⭐在GitHub上收藏/訂閱⭐

《前端知識體系》

《設計模式手冊》

《Webpack4漸進式教程》

⭐在GitHub上收藏/訂閱⭐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