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計劃的僞命題

今天是世界讀書日,滿世界都在談讀書,每一年都在談讀書,每年的年計劃裏都有讀書計劃的一席之地,很多人都會立flag,一年讀50本書。4個月過去了,請問你讀夠16本書了嗎?

什麼時候最想讀書?世界讀書日的時候。打開手機,所有的公衆號都在推送跟讀書有關的內容; 點開京東、淘寶,圖書滿100減50的大字蹦到你眼前,就連平時不讀書的你,這個時候不買幾本書,好像都對不起這個節日。

就跟辦健身卡一樣,健身顧問不停地跟你說,運動對健康有好處,可以讓你更自律,而且現在辦一年送半年,這麼大力度的優惠,這次不辦卡,下次等一年。你滿懷信心地以爲自己可以堅持下來,在幾次累到趴下之後,再也提不起走進健身房的動力,颳風下雨聚會加班都成了你不去的理由。

寫下flag時,一年50本,列出50本想要看的書很容易,要把它看完可不容易。白天工作再累,晚上也要能夠堅持安靜下來讀1個小時書。7天一本,有兩個晚上聚餐加班什麼的,就失去了兩天讀書的時間。讀通俗易懂的書,三兩天翻完沒問題,可是讀大部頭的書或是信息量非常大的書,一週讀完很難,我多數需要半個月到一個月的時間。

有時候想想,不明白爲什麼要定下一年讀多少本的書的計劃。

爲了完成讀書計劃,找些比較薄的、輕鬆易懂的書來讀,是可以做到一年讀50本,可這50本讀完,滿足的是頭腦裏的知識庫還是內心中的對50本的執着?

除了在讀書本數上的刻意,在讀書內容上提前約定似乎也沒什麼用。以前我每次在做月計劃時,都喜歡列上4本書的名字,規定自己要在一個月之內讀完。結果我發現幾乎沒有一個月可以做到。

想讀書愛讀書,自然會關注一些讀書方面的內容,大量內容的獲取,隨時會得到一些推薦書籍的信息。工作生活中突如其來的變化,會讓自己突然對某方面的書籍感興趣,趁着那股熱勁,去讀想讀的書。月初定好的讀書計劃,往往到月末已經變得面目全非。

想來,寫下讀書計劃這事兒,就和把讀書內容發朋友圈一樣,獲得的只是心理安慰。真正想讀書,還是靜下心來,什麼flag都不要,隨當時的心境,選一本書,一個人默默地讀就好,也更不需要在世界讀書日這一天,告訴全世界,你在讀書。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