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態路由

靜態路由
靜態路由(英語:Static routing),一種路由的方式,路由項(routing entry)由手動配置,而非動態決定。與動態路由不同,靜態路由是固定的,不會改變,即使網絡狀況已經改變或是重新被組態。一般來說,靜態路由是由網絡管理員逐項加入路由表。
優點:使用靜態路由的另一個好處是網絡安全保密性高。動態路由因爲需要路由器之間頻繁地交換各自的路由表,而對路由表的分析可以揭示網絡的拓撲結構和網絡地址等信息。因此,網絡出於安全方面的考慮也可以採用靜態路由。不佔用網絡帶寬,因爲靜態路由不會產生更新流量
缺點:大型和複雜的網絡環境通常不宜採用靜態路由。一方面,網絡管理員難以全面地瞭解整個網絡的拓撲結構;另一方面,當網絡的拓撲結構和鏈路狀態發生變化時,路由器中的靜態路由信息需要大範圍地調整,這一工作的難度和複雜程度非常高。當網絡發生變化或網絡發生故障時,不能重選路由,很可能使路由失敗。


靜態路由
BFD是Bidirectional Forwarding Detection的縮寫,它是一個用於檢測兩個轉發點之間故障的網絡協議,在RFC 5880有詳細的描述。
BFD是一種雙向轉發檢測機制,可以提供毫秒級的檢測,可以實現鏈路的快速檢測,BFD通過與上層路由協議聯動,可以實現路由的快速收斂,確保業務的永續性。
BFD Echo報文采用UDP封裝,目的端口號爲3784,源端口號在49152到65535的範圍內。目的IP地址爲發送接口的地址,源IP地址由配置產生(配置的源IP地址要避免產生ICMP重定向)


RIP基礎概念:
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路由信息協議)是一種內部網關協議(IGP),是一種動態路由選擇協議,用於自治系統(AS)內的路由信息的傳遞。RIP協議基於距離矢量算法(DistanceVectorAlgorithms),使用“跳數”(即metric)來衡量到達目標地址的路由距離。範圍限制在15跳(15度)之內

RIP協議的特點:
1、RIP屬於IGP,是Distance-Vector協議
2、RIP是基於UDP的,端口號520
3、週期性以廣(組)播向鄰居發送更新
4、做完整更新,將整個路由表的信息傳遞給鄰居
5、Metric(度量值)只跟跳數有關
6、只支持等價的負載均衡

RIP 有兩個版本: RIP-1 和 RIP-2
RIP-v1的特點:
1、以廣播地址255.255.255.255發送更新(佔用帶寬)
2、路由在跨越主類網絡邊界時,會自動彙總成主類網絡
3、不支持VLSM,更新時不攜帶掩碼信息
4、不支持認證
5、不支持手工彙總
子網掩碼錶明網絡位有多少位
VLSM(可變長子網掩碼):網絡位借主機位,用於劃分子網

RIP-v2的特點:彌補RIP v1的不足
1、以組播地址224.0.0.9發送更新
2、默認情況下路由在跨越主類網絡邊界時,會自動彙總,但是也可以關閉自動彙總,進行手動彙總
3、RIPv2支持VLSM,更新發送時攜帶掩碼信息
4、支持認證


RIP彙總原則:

1 RIP database中,有明細路由,就必定會產生一條彙總路由,無論是否開啓auto-summary

2 auto-summary的開啓,是影響路由器向外發的路由,不影響收的路由。開啓了自動彙總,那麼就會向外發送彙總路由

3 路由器收到的路由是彙總的還是明細的取決於發送更新給你的路由器是否開啓了auto-summary

4 RIP數據庫中,同一條路由,有明細又有彙總,那麼路由表會加載明細路由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