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旅行|我們只是更像自己本該成爲的樣子

    回國已經一年有餘,在深圳埋頭工作鮮少有機會長途旅行,這次正巧應了好友之約,趁着櫻花季去一趟日本。休假出逃,我只是想變成一個“新人“回來。

    張導說的對,日本的確和我們想象的不一樣。拋開陳舊的歷史往事,日本讓我有煥然一新的好感。日本的街道很乾淨,即使路上看不到一個清潔工人,街道也能保持一塵不染。每天在日本最開心的事情就是在自動販賣機發現不同口味的飲料,像是抽籤一樣嘗試新鮮口味。

    日本的老人很多,給我們開車的司機,加油站的清潔工,還有便利店的收銀員都是年過50的老人。不得不說,日本是我見過最多老人的國家。人皆有一死,日本人更樂於活在當下。

    這次往返日本總共待了6天,從關中🔛關東🔛關西,高效率地去了很多地方。👇Cindy想把看到的、感受到的日本分享給你。

01 富士山

    我們去富士山的時候還算比較幸運,得益於天氣晴朗,肉眼直接就能看到富士山的全貌。此時的富士山積雪還未褪去,山頂上還可以看到皚皚的白雪,就像是給富士山戴了一頂小帽子,特別可愛。

    富士山由山腳至山頂按高度共分爲十合,半山腰便稱爲富士五合目。富士山五合目高逾2300米,乘車而上,沿途遊覽赤松、鐵杉等森林景色,甚是美麗。據說富士山的空氣非常值錢,吸一口價值60塊人民幣,我們抵達五合目時,還特意多吸了好幾口哈哈。

    離開富士山之後,我們去了傳統日本村莊—忍野八海。這裏以“八海“著稱,富士山融化的雪水經過80年的過濾,成爲了如今這8處涌出的泉水。忍野八海看似熱鬧非凡,實則是一個小村莊。在這裏不僅可以體驗到日本居民傳統的田園生活,還可以品嚐衆多日本美食,別有一番樂趣。

    日本人的隱忍、禮儀文化還是和中國傳統文化極爲相似的。日本人喜歡將一份工作做到老,用匠人精神賦予工作技藝的專注以及服務態度的謙卑。遊走於忍野八海的村落間,與店鋪的商人對話,足以感受到日本人待客的真誠。

02 東京淺草寺

    淺草寺位於東京臺東區,是東京都內最古老的寺廟,也是日本現存的具有“江戶風格”的民衆遊樂之地。我們第二天一大早從名古屋啓程去往東京,感受這座傳統寺廟的古色古香。

    日本人喜好祈求神靈保佑,算是一個比較傳統的國家。入鄉隨俗,我也在淺草寺求了一張籤。幸運地抽到了一個“吉”,便將其好心收藏着。字簽上寫着旅行和搬家都是適宜的,恰巧符合我現在的狀態。

    我本不是一個迷信之人,不過這次的祥運讓我心生感激。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些年不斷地push自己成長,走了很多路也經歷了很多的事情。明白了,有些坎兒終究要自己去度過。

    強者自救,聖者渡人。從剛畢業那會兒的年少無知到現在的成長,我也慢慢地摸清了自己的喜好和理想的生活方式。學着淡化世俗的評判標準,更專注於做內心喜歡的事情。在生活中去經歷和學習,這不失爲成長賦予我的禮物。

03 漫畫鎌倉

    鎌倉是很多獨立攝影師喜歡來拍攝的地方,最初知道鎌倉是因爲關注了某個攝影師的vlog。有時候覺得世界真的很神奇,在生命的長河中總是有一些人、一些城市和你特別有緣,不期而遇。

    在鎌倉的一日天氣出奇的好,早上去了《灌籃高手》櫻木花道的站臺,坐上了日本電車,看人來人往,繁花似錦。

    鎌倉是一個很悠閒的海邊城市,很多人都喜歡來這裏旅拍,街頭巷尾就像是立體的3D漫畫,特別卡哇伊。我在街道上慢悠悠地散步,給自己買了一束花,享受着“鎌倉人”愜意的生活。

    不工作的時候,我最喜歡的就是發呆,讓頭腦放空,完完全全地沉浸於當下的生活,感受陽光的溫度。鎌倉正巧是這樣一個富含生活樂趣的城市,可以滿足我興致勃勃地晃盪一整天。下次有機會一定要再來一次這裏,再喝一杯心儀的抹茶拿鐵。

04 京都花見小路

    花見小路是日本最古老的花街,南北橫貫衹園地區,也是這裏的精華所在。以一力茶屋爲起點,全長千米左右。

    這裏保留了江戶時期的民宅建築,兩旁林立着高級料理亭,路燈是花街風情的燈籠樣式,夜晚華燈初上,影影綽綽間還能瞥見舞伎們的倩影。

    日本的藝妓據說是賣藝不賣身,一般晚上才會出來活動,白天嫌少能夠見到。我們到訪的時候京都正好下雨☔️,整條街道彷彿就像被籠罩了一層電影濾鏡,古色古香,充滿了膠片質感。

    很多小姐姐都喜好穿上和服來這裏拍照。一磚一瓦、一顰一笑之間就像是穿越回到了電影當中,如夢如幻。

05 大阪城造幣局

    大阪造幣局是日本生產硬幣的地方,造幣局外一條道路憑藉種類繁多的櫻花而聞名,被稱爲“造幣局櫻花通道”。這裏每年只在櫻花滿開的時候對外開放一週,是大阪人氣第一的賞櫻勝地。

      來到造幣局的時候天色已晚,此時的櫻花在夕陽餘暉的襯托下,更有了朦朧的美感。大阪府造幣局櫻花通道,簇擁了有120個品種、多達370株之多的櫻花樹,能讓人一次看盡各種櫻花的美麗。

    在日本的時候除了欣賞櫻花,最喜歡的就是聽導遊小姐姐聊日本文化。聽着別人的故事,再對比自己的生活,就如同是窺鏡自視。

    日本女人最理想的生活就是成爲一名家庭主婦。男主外女主內是日本家庭的標配。不同於好吃懶做,日本女人把家庭主婦當成是一項全職的工作來對待。

    選擇什麼樣的生活方式是個人的偏好,但不管在工作抑或是家庭當中,都需要體現自己的價值。於我看來,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做擅長的事情,並能充分展示個人價值,便是一種成功了。不需要過多理會他人的意見,我們終究只是更像自己本來應該成爲的樣子。

    朋友調侃我旅行的時候就像是消失了一般,整個人處於失聯的狀態。的確,我每去一個地方旅行最喜歡的就是發呆,拋開原有的生活方式,沉浸地體驗當地人的生活。對於我來說,沒有什麼是一趟旅行解決不了的心結。旅行足以洗滌靈魂,將一切的凡塵瑣事拋之腦後。

    每當我理不清頭緒的時候,我便抽身而退,駐足遠行,去另一個城市待上幾天,探尋未知的世界與自我發展的可能性。

    旅行終究是我的宿命。不斷旅行,不斷探索,不斷重塑自我。生活可以很苦,也可以很甜。歷經了千番虐待之後,依然能夠愛生活如初,這大概是旅行賦予我的又一禮物了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