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太少,要孩子學的太多,媽媽要選擇太難,我們該怎樣選擇

現代人當媽媽不容易。

早上8點,這個時間孩子可能在學校,到了下午放學以後,孩子就會回到家裏,但接着馬上就要去補習班學這個補那個,幾乎所有媽媽都覺得時間不夠用,因爲總覺得好像還有太多東西沒學,總擔心會學漏了哪一門。

不管孩子是在上高中,初中,還是上小學,近年來甚至連幼兒園的小孩子,也都紛紛步入這種學習狀態了。

孩子學習的道路上,媽媽作爲一個扶持者,面對孩子如此多林林種種的學習科目和內容,真的不容易。

剛剛跟一個媽媽聊完,孩子在一個排名不差的學校,孩子除了在學校的時間,其他的時間,除了吃飯睡覺,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去補習班的路上,或者在上興趣課噹噹中。這個時候媽媽也忙,孩子也忙。

怎麼樣纔可以讓孩子既健康快樂又自信卓越的成長,看來已經漸漸演變成媽媽們最頭痛也最關心的問題。

現在的媽媽似乎都很貪心,沒有哪一個媽媽不期望孩子在不同的領域範疇裏都能學到更多更優秀的知識。現在的父母都要孩子博學多才,什麼都要學,動的與靜的,書本上的與課外的,只要有機會有時間,就給孩子選擇,把時間填得滿滿的。

但是現實總是與理想有差距的。試想一想,當我們把不同的知識和技能,一而再再而三的去灌輸給孩子,然後讓孩子每天像個陀螺一樣不停的轉,不停的學,不停的做,結果我們的孩子將會變成什麼模樣?

作爲媽媽,有沒有認真想過,我們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變成一個什麼樣的人?

估計很多媽媽都沒有真真正正深入的去思考過這個問題,到底培養出一個什麼樣的孩子纔是父母最滿意的呢?

假設當孩子去不停的學這個學那個,最後考試結果可能已經很不錯了。但是媽媽可能還會覺得不滿意,爲什麼不滿意呢?原來可能在排名上,就算孩子成績已經去到90多分,但在排名上依然沒有名列前茅,於是媽媽還是會有不滿意的地方。然後惡性循環來了,讓孩子再去補習,再去報一些補習班,然後再去強化。

一個理性的媽媽應該要有智慧,去分辨孩子這個階段應該要吸收哪些知識,或應該培養什麼樣的品格,哪些方面是對孩子一生影響最重要的,而並不是簡單的書本上和學習成績上。

現在社會資訊如此發達,學習的渠道很多,父母是否希望孩子只用12年,就把孩子一輩子該學的東西都學嗎?

對孩子而言,未來的路還很長,如果是喜歡學習,年齡完全不是界限。不管是現在5歲、15歲還是50歲,甚至是85歲,只要想學,還是有源源不斷的知識可以去探索學習的。

那麼在孩子小學到中學這有限的12年時間裏,我們應該教給孩子一些什麼東西?我們應該如何作出有智慧的選擇?

首先,有智慧的媽媽,我認爲應該讓孩子在小學到中學這個年齡段裏掌握好一些最基本的學習技巧和方法,這些技巧和方法可以爲他們一輩子所用,將來上了大學或者出來社會工作,還有更多更多的知識和技能在等着他們去探索,去學習。

其次,因爲只有12年,時光冉冉,作爲媽媽,我們理應陪伴孩子去好好的成長這12年。陪伴孩子成長,是要有高質量的陪伴,並不是要求媽媽一天到晚陪着孩子或者照顧孩子,我們應該在有限的時間裏選擇做一些高效的陪伴。比如年紀小的孩子,我們可以親子共讀,培養孩子閱讀的興趣。比如一些大一點的孩子,我們可以一起討論當下的熱門話題,共同探討人生的未來。比如,我們可以一起做家務,培養出有動手能力的孩子……

最後,有智慧的媽媽要把眼光放得更長遠一些。適當的時候好好停下來,認真想一想,學習是爲了什麼呢?在12年和85年裏,我們在不同的人生階段,學習目的又是爲了什麼?最終我們要追求一個什麼樣的人生目標?要達成一個什麼樣的結果?

由此可見,選擇特別特別重要。做一個有智慧的媽媽,不應該盲目的去進行選擇。我們要學會根據人生不同的階段,有意識的作出有意義選擇。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