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自己而活是很難的事

最近開始剋制自己的表達欲,不太想說一些自己真實的想法。共情這件事本身就有不公平的地方,要去強行理解,一方難免向另一方妥協自我。於我而言妥協帶來太多痛苦,所以不如自己專注於自己的小天地,多讀點書,多自己思考,多寫點文,多爲以後的計劃準備。努力保持相對平穩的心態與健康的身體,活得久一點。活久了,纔有可能看見真正的自己。但是,核心的那些追求還是不變。

自己太年輕,經濟不獨立,精神不豐富,總是怕孤獨,怕不理解,怕影響他人。這都正常。以前總覺得是自己有問題,現在我想一想,一個20出頭的年輕人,認同通過自己的努力追求物質的富足,也同時需要形而上層面的追問、解答、慰藉、反思,這沒有錯。文學與藝術是精神世界中最好的糧食,我很需要。不過最重要的還是自己的思考,自己對個體與世界的理解,不去想,不去搭建自己的思想體系,看再多也白搭。

這個時代有問題,科技空前發達,娛樂流行成災,一切流行的都是多元而破碎的。輕鬆與搞笑、光鮮與亮麗、財富與地位成爲大衆的慰藉、寄託或者追求。信息的泛濫讓人們無時無刻不在被改變着,那些約束大家的條條框框被這些信息完善、充實,成爲更大的焦慮的來源。而內心深處的渴望反而很難察覺,因爲當下社會的普世標準已經很難達到,哪管什麼我想要什麼。我們看到的資訊與信息都自各種各樣的人,各種各樣的人又展示他們各種各樣的物質成就或者思想觀點,於是信息的接收者就容易產生大量了懷疑、不滿、焦慮、嫉妒、自怨自艾,或者羨慕、渴求、貪婪、模仿、孜孜不倦。

嚴肅的、成體系的人文精神與藝術審美成了邊緣化的東西,少數的人在自己的精神角落裏追求它們。多數的人對此毫無感覺或嗤之以鼻、不屑一顧。這一點上,我沒有問題,要怪這個時代。

這個美好而該死的時代。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