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事且瀰漫,願爲夢中幻

  第二章

小孩子的世界裏,分糖果都還有看交情,更何況分享自己的父親。

難以忍受這種不知不覺地被欺騙,被分享的感受,可是如果父親能夠活過來多好,至少我能問問他爲什麼,而不是連解釋都沒有,永遠沒有答案,也沒有解救。

5月11號,一個對我來說,生命中最難受的日子,父親就是這一天去世的,我的安穩的幸福的生活就是從這一天開始破裂的,毫無徵兆。

自從在父親的葬禮上,媽媽與另外一個女人見面之後,媽媽變得特別的暴躁,作爲一個在我記憶裏從來沒有生過氣的媽媽,突然性情大變,從一個溫柔大方的高中語文老師,變成了一個特別容易發火的班主任。

我能做的就是在晚上偷偷地聽着媽媽在房間悄悄地哭泣,而在白天繼續上我的學,從此以後的我遠離了溫暖的家庭。

我嘗試着去安慰過媽媽,可是得到的卻是反常的迴應。有一次,我聽見媽媽在房間哭,衝過去抱着媽媽。“媽媽,你還有我,不要哭,好不好”我輕輕地安撫着媽媽,可是接下來發生的事情,是意料之外的。

媽媽在聽見我說的話之後,一下子將我推開,身上帶着濃濃的酒味的媽媽像極了魔鬼一樣,那張以前對我溫柔微笑的臉,變得猙獰,她看着我倒在地上,笑了。她笑了。“還有你,就是因爲你,之懷纔會離開我,纔會有別人的出現,這都是因爲你”她咆哮着,眼淚模糊了雙眼,她一手提起我,看着我,嘴裏繼續唸叨着“都是因爲你,因爲你”。

我早已嚇的沒有了魂,但我以我5歲的生理心理成熟都能感受到,她的眼神裏,有恨。恨的是誰,至少那一刻我是認爲是在恨我的,而這種想法一直在我腦海裏,持續了二十多年,如果不是他,可能我會永遠保持這種想法活在自己的世界裏,不見陽光,不露聲色。

往後,我收起了我所有的情緒,安靜地成長,因爲我想就這樣長大之後,安靜地逃離這裏。

對一個從小就想離開家的人來講,渴望一個溫暖的家成了執着的願望,卻又不會輕易去嘗試擁有,害怕得到之後,又會失去,更可況是與一個見證了我失去溫暖家庭的人一起重新建立所謂的家庭,談何容易,既然不容易,又何必開始,可是感情是說不清楚的,也難以放下的,而我選擇了守候。

我說的那個見證了父親的車禍之後,幫忙送父親來醫院的那個人。

高中一年級的學生,恰恰是我媽媽班級的學生,叫宋易晏。他也參加了父親的葬禮,幸好有他,我纔沒有衝過去打安審言,而是全部打在了他的胸膛,包括眼淚也都砸在了他的手心裏。按理說,一個陌生的人是不會這樣做的,可能是出於同情,纔會那樣安慰我,照顧我,讓我抓住眼前的最後一點溫暖,而不是墮入黑暗。

自從那以後,宋易晏會在週末的時候來我家,給我帶來一些好玩的玩具,以及和我一起學習我的手工課,還會教我背詩歌,總之,他成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我的破碎的生活中支撐着我。

我們相差11歲,卻不知往後餘生會交織在一起,對於當時的我來說,他就是一束光,照亮了我的世界。就像是抓住了最後一根稻草。

改變一個孩子的世界是大人考慮不到的時候就已經改變了,而我的世界是因爲宋易晏纔有了改變。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