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又雙叒“寒冬”了

  炎炎夏日即將來臨,想要防酷暑降溫,除了開空調吃冰淇淋之外還有什麼其他方法嗎?

  當然有啦!比如關注一下深度學習領域,就會發現人工智能又雙叒寒冬了。明明是一項在世界範圍內受關注和投入頗多的技術,爲什麼時不時就會有大佬開麥,給人一種一年四季都在“寒冬”的錯覺呢?

  最近幾個月以來,曾經在去年發表過《AI Winter is Well on its Way》聲稱AI和深度學習寒冬即將到來的AI專家Filip Piekniewski陸續發表了兩篇“雄文”,再次對深度學習進行了抨擊,一篇稱AI和“區塊鏈”一樣,都將面臨崩盤的終局,另一篇稱深度學習的應用性遠比人們想象中狹隘。

  我們不如以Filip Piekniewski的言論爲線索,看看在“AI寒冬論”背後,又暗暗隱藏着哪些祕密。

  時隔一年寒冬迴歸,又帶來了哪些論據?

  在上次發表《AI Winter is Well on its Way》後,Filip Piekniewski遭到了不少抨擊,其中原因是Filip Piekniewski的觀點和論據實在是存有過多的槽點。例如Filip將學術領秀在Twitter上提及深度學習的次數減少,當做深度學習衰落的證據。又將知名不靠譜自動駕駛廠商Uber的自動駕駛事故,歸咎到深度學習技術的不靠譜上。

  但在最近發表的言論中,Filip Piekniewski又對自己的觀點進行進一步的補充。

  首先,Filip Piekniewski再次強調了自動駕駛的不靠譜。證據是最近一年自動駕駛領域逐漸冷卻,實驗過程中時有事故發生,福特CEO Jim Hackett也承認,該公司“高估”了全自動駕駛汽車的到來速度。

  同時Filip Piekniewski還將比特幣與深度學習做對比,認爲兩者都是硅谷在芯片銷售乏力時,“炒作”出的新概念,一個依靠算力挖礦,一個依靠大型模型創造計算需求,最終目的是賣出更多的GPU。而比特幣目前已經崩盤,深度學習所創造的AI夢境也距離夢醒不遠了。

  至於當前AI界最爲頭痛的人才問題,Filip Piekniewski則給出了不同的意見,他認爲相比AI人才緊缺,實際上AI人才是魚龍混雜的,只要在頂會上發佈一篇論文就能替代一切背調,加上大量所謂AI人才都是直接從高校和研究院進入企業,缺乏現實場景經驗,更加速了AI的“滅亡”。

  比特幣誅心論:AI是硅谷的帶貨高手嗎?

  相比上一次那Twitter內容當做證據,這一次Filip Piekniewski所提出的自動駕駛遇冷、AI人才審覈標準模糊等等,看似客觀許多,但將區塊鏈和AI相提並論,則是一種極其誅心的理論。

  我們不得不承認,從硅谷視角來看,AI和區塊鏈確實有顯著的共同點。第一,兩者都通過對算力的強大需求,帶動了芯片行業的發展;第二,兩者都是先“賦能”了硅谷的財富集中,再去賦能現實場景的落地應用。

  在移動終端逐漸走向成熟後,硅谷一度無法再像PC和移動終端熱潮初期,通過一種普遍性的設備和產品更新換代來獲得財富。但AI和區塊鏈的出現,又在試圖從底層改變整個軟件和硬件生態。這其中讓科技企業獲得了不少紅利,例如大量投資涌入區塊鏈和AI創業領域,又像是英偉達近年來的迅速成長。

  但我們並不能因此將AI和區塊鏈完全看做一談,兩件事情形成的結果有部分融合,並不代表兩件事的性質完全一樣。

  我們需要知道的是,深度學習之所以會在今天出現,是因爲移動時代帶來的數據量暴漲和算力基礎提升,給予了深度學習深入研發和應用的可能。深度學習和芯片算力是彼此成就的,而非像比特幣那樣通過一種類似於投資的概念,用“挖礦”這種行爲來對算力進行一種空對空的消耗,如同“帶貨”一般促成芯片需求。

  所以我們很難將比特幣的潰塌看做AI必將到來的未來。

  技術原罪論:深度學習是L5自動駕駛的絆腳石嗎?

  同時比特幣價格的波動,也不代表區塊鏈技術是毫無意義的。不管比特幣是漲是跌,我們依然能看到區塊鏈正在進入種種領域。在應用層面,Filip Piekniewski一直試圖通過抨擊自動駕駛來駁倒AI整體的應用價值。

  把目標集中在自動駕駛這一領域中,我們發現似乎真的有一絲“寒冬”的意味:從2018年年底開始,自動駕駛相關創業企業就開始有了融資量下降甚至估值回調的現象;特斯拉改變了在2019年推出完全自動駕駛的口徑,甚至因此遭到了車主訴訟;福特CEO和Waymo CEO接連在公開場合發表言論,稱“自動駕駛很困難,尤其是L5級別的自動駕駛”。

  可自動駕駛降溫的原因,真的和AI技術有關嗎?

  深度學習在複雜環境下感知能力正在應用到自動駕駛視覺、毫米波雷達、激光雷達等等領域中,但其黑箱特徵在決策能力上的弱勢,確實也對L5級別的自動駕駛發展產生了一些阻礙。可我們不能將自動駕駛的發展看做一條單一路徑,雖然L5級別自動駕駛尚且沒有理想進展,但L4級別的自動駕駛已經開始了頻繁的測試階段,甚至有了商業落地的雛形。

  何況阻礙L5級別自動駕駛發展的,絕不僅僅是AI技術,更多還有落地過程中的各種問題,例如法律法規、配套設施、倫理道德等等。更何況AI在自動駕駛之外,還廣闊天地大有作爲。僅僅因爲如此就一言以蔽之對AI進行通篇否定,顯然是不合理的。

  爲AI“清君側”:爲什麼鼓吹AI寒冬論的都是AI學者?

  面對這些不靠譜的言論,我們或許應該從“源頭”開始關注。發佈這一系列“雄文”的Filip Piekniewski是一位AI領域和機器視覺領域的研究者,Twitter資料顯示他就職於一家名爲Accel Robotics的AI創業企業。

  實際在發表《AI Winter is Well on its Way》一文之前,說Filip Piekniewski在AI學術界毫無存在感也不爲過。只是因爲對深度學習和AI的抨擊,才讓他一具成名。鄭州哪家×××醫院好:http://mobile.zztongji120.com/

  到今天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Filip Piekniewski批判AI的套路:首先對於技術進行“商業羞辱”,與概念炒作掛鉤;再將普遍矛盾集中成技術矛盾,將一切落地過程中的問題都歸咎於技術本身;最後開始誅心說,把一切都形容成大公司的商業騙局。

  在發佈了AI寒冬理論之後,LeCun、吳恩達等等活躍在AI產業界的學者們都提出了反駁。可同時市面上也傳來了一些贊同的聲音,例如紐約大學心理學與神經科學教授Gary Marcus,也曾在去年撰文批判深度學習。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