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說:不會花錢就是不仁不義

在戰爭期間,每天的話費都是日費千金,上百萬人在背後支持,間諜是最有可能以小博大的方式,如果一個將領在這方面不捨得花費重金的話,可是對人民不仁不義至極啊。

論花錢的四大錯誤心態

一、大錢花的習慣了,小錢心疼的不行

一場戰爭的背後是七十萬個家庭在爲其續命,一天一家一兩銀子就是七十萬兩。花久了,竟然覺得很正常,如果花幾千上萬兩買通幾個間諜,卻總是扭扭捏捏不願意,覺得花的實在太多了,對方根本不值得。

二、只算別人的賬,不算自己的賬

有人說要花一萬兩去買通一個間諜,就開始考慮,一個小小的間諜,不費吹灰之力,動動嘴皮子,給我的也不過就是幾句話的信息,就想白白拿我一萬兩銀子,拿我當冤大頭呢!

三、想通過投資賺錢,還擔心賠錢

因爲信息的不對稱,很多人會擔心,萬一給錢了卻沒有給我回報,怎麼辦?

華杉說“不成功是必然的,成功是偶然的。你如果這樣想就不會問不成功怎麼辦了。如果我們花的每一筆錢,每一件事都一定能賺回來,那麼這個世界不是太簡單了嗎?”好像很有道理的樣子。

四、如何才能把錢花在刀刃上

引用華杉的話“多花冤枉錢,就是把錢花在刀刃上的唯一方法。只有你花錢的面足夠寬,你才能夠提高覆蓋這個刀刃的概率。如果你要想每一份錢都花在刀刃上,拿一個刀刃去對另一個刀刃,那你就永遠對不上。

間諜工作跟做投資是一個道理。間諜的工作就包含了大量天使投資的工作,賠本是應該的,賺錢是偶然的,捨不得花錢的人是沒有出息的。”

初次聽到這個理論有些反常識,什麼,錢花的面足夠寬纔是把錢花在刀刃上?從小受到的教育就是不要隨便花錢。到這成了要學會到處花錢,纔有可能抵抗那個不確定的刀刃。

聽解釋,刀刃對刀刃,對上的概率有多大?想想也是挺有道理的,像天使投資,大部分都是打水漂,但是一旦一個投對了,鹹魚立馬就能翻身了。

再看這句話,還是有些思考。畢竟一個窮酸書生是不能像一個富二代一樣去花錢的。

“如何把錢花在刀刃上?多花冤枉錢、充分試錯是唯一辦法。”終於明白爲什麼那麼反直覺,是因爲我們把生活中確定的事,帶到戰爭這不確定的事中。生活中很多事情是確定的,例如家人總捨不得吃、捨不得穿,把剩下的錢供孩子上學,存一學期,然後花在學費這個“刀刃”上。這個時候不花冤枉錢、NO ZUO NO DIE是唯一辦法。

在間諜使用與天使投資方面則完全是另一個打法,多花冤枉錢、充分試錯是唯一辦法。很多人總是把邏輯搞反了,節日的狂歡,經受不住一點的誘惑,買買買(當然敢買有時候也是自信的體現)。投資中,輸了幾把就心理扭曲,極度不平衡,其實這不過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如果你不懂,多痛幾次就懂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