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P知識精解-物料需求計劃MRP-02-MRP過程

導讀:

原文路徑:https://mp.weixin.qq.com/s/SO1escVE92w_q8BS-y0xow

大家可以關注我個人公衆號,所有分享內容,會在公衆號第一時間推送,且閱讀排版更好。

願大家的學習,輕鬆且愉快。

如果大家覺得有用,希望轉發關注,謝謝

MRP過程(MRP Procedures),是MRP相關知識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概念,是瞭解和學習MRP知識的基礎。

 

MRP過程是基於SAP通過實際業務,所抽象出來的概念。SAP系統中與MRP相關的系統功能設計,都與MRP過程這一概念,有着最基本的相關性。

 

本篇,我們先概要地從業務層面,到部分系統層面,簡單介紹一下MRP過程,後續在介紹其他MRP相關知識時,也會不斷進行補充。

 

業務場景

 

在我們介紹MRP概覽部分時,我們提到過MRP的一個重要作用:在保證企業所有物料安全可用的情況下,確保物料的庫存成本最少,換言之,儘可能減少企業的庫存成本,減少不必要的採購。

 

爲了保證企業對物料進行合理的採購,以及對物料庫存數量的合理管理,企業首先要從合理採購和庫存管理數量的角度,對物料的屬性進行分析,大致有兩類:

 

1.與生產高度相關的物料

此類物料,多數爲構成生產BOM的物料。比如,電腦生產時,硬盤、內存、CPU等就是BOM中相關的物料。

 

針對此類物料,我們一般會根據以外部需求爲基礎,去計算此類計算此類物料的合理採購和庫存數量。外部需求一般包括:實際的銷售訂單,或者未來的銷售計劃,或者具體的生產計劃等。

 

以我們提到的電腦生產爲例,企業下個月的電腦生產計劃爲100臺。

假定,一臺電腦的BOM=1個硬盤+1個內存+1個CPU,且這些物料的本月庫存爲0。那麼,基於此生產計劃,我們會採購100個硬盤,100個內存和100個CPU。

當然實際業務中,會比上述舉例複雜一些,可能會擔心原材料損壞情況,分別採購120個等等。

但總體來說,此類物料的需求數量是以企業銷售訂單或計劃、生產計劃或訂單等外部需求,爲計算基礎的。

 

同時,此類物料一般與生產高度相關,其價值比較高,且需求波動明顯。因爲其需求,與銷售和生產相關,有訂單就有需求,沒訂單就沒有需求。

 

2.與生產弱相關的物料

 

此類物料,與企業生產的相關性一般,比如一些備品備件,或者生產所用的一些可以批量採購的物料,比如某些企業中的油料,消耗類物料彈簧、螺絲釘等。此類物料,企業一般不會以生產訂單數量爲基準,通過BOM計算其需求量的,而是會以歷史的消耗量決定其下一階段的採購量。

 

比如,電腦生產企業中的一些螺絲釘,一般不會根據訂單量去決定採購多少螺絲釘,而是根據歷史的週期消耗量,決定採購多少螺絲釘。

 

此類物料,多數價值較低,需求穩定。

很明顯,上述兩種業務情況下,其需求計算的邏輯是不同的。

爲了區分上述不同的業務情況,SAP系統中,通過設計MRP過程這一概念,去區分上述不同的業務情況,並保證系統能夠滿足上述業務情況的物料需求計劃運算。

 

注意:其實在SAP中,還有一個MRP過程,是MPS,這個我們以後有機會詳細介紹。

 

接下來,我們開始介紹MRP過程。

MRP過程

 

 

在SAP系統中有兩類MRP過程,分別如下:

 

MRP:與銷售、生產計劃等外部需求相關,基於相關BOM計算出物料的需求數量。MRP 特別適用於計劃成品和重要的裝配組及組件。

 

 

基於消耗的計劃:與MRP相反,基於消耗的計劃過程僅以過往的物料消耗爲基礎。基於消耗的計劃,適合於一些具有消耗週期的物料及通用配件等。

 

 

 

在這裏,MRP與銷售生產需求相關,根據成品的銷售和生產計劃,以生產BOM爲基礎,優化計算出物料的需求量,

這個很容易理解。

 

而“基於消耗的計劃”是與歷史物料消耗相關的,那麼,基於歷史消耗計算物料需求,具體系統邏輯是如何處理的呢?

 

爲了保證最大地覆蓋所有業務,SAP在MRP過程“基於消耗的計劃”下,又分類三種MRP過程:

 

• 重訂貨點計劃

• 基於預測的計劃

• 週期性計劃

 

重訂貨點計劃:系統會檢查物料的可用庫存(工廠庫存和固定收貨的總計)是否低於主記錄中爲物料確定的重訂貨點,如果低於重訂貨點,那麼,系統就會產生採購需求。

其實,重訂貨點計劃,又可以分兩類:手動重訂貨點計劃和自動重訂貨點計劃。

同時,在重訂貨點計劃中,還有一個補貨提前期、安全庫存、平均消耗等概念。

以上這些,我們會在專門分享重訂貨點計劃中具體說明,這裏就不進一步分析了。

 

基於預測的計劃:系統使用物料預測中的歷史值評估將來的需求。這些需求是可立即用於計劃的預測需求。系統可定期執行預測計算。

 

週期性計劃:本質上也使用物料預測中的歷史值評估將來的需求。但在此過程中,僅根據預定義的間隔,以特定的週期執行計劃運行。假如,供應商總是在特定的工作日交付物料,那麼以相同的週期計劃物料會非常有用,該週期可根據交貨時間進行變動。

 

關於“基於預測的計劃”和“週期性計劃”,其實有很多重要的系統參數需要設置等,這個我們再後續專門分享。

 

基於上述概念我們知道SAP過程可以主要分爲:MRP 和 基於消耗的計劃,其中基於消耗的計劃,又分爲:重訂貨點計劃、基於預測的計劃,以及週期性計劃,其中,重訂貨點計劃,我們可以進一步分爲:手動重訂貨點計劃和自動重訂貨點計劃。具體如下圖所示:

 

 

 

注意:其實如果進一步說明的話,MRP過程除了“基於消耗的計劃”和“MRP”,還有MPS。MPS這個概念我們以後分享。

 

 

MRP過程的選擇

 

基於上述內容,我們知道MRP過程大致可以分爲兩類:“基於消耗的計劃”和“MRP”。

那麼,在實際業務中,針對一個物料,我們如何判斷其物料需求計劃的運行,是使用“基於消耗的計劃”還是“MRP”?

 

其實,這個問題,我們之前也簡單介紹了。

比如,使用MRP作爲MRP過程的物料,一般價值高,其需求波動大,與銷售生產訂單等相關。

而“基於消耗的計劃”的物料,一般價值低,其需求波動相對穩定等。

 

所以我們判斷MRP過程的選擇,可以參考以下維度,如下所示:

 

 

MRP類型

 

介紹了這麼多不同的MRP過程,在SAP系統中,如果某個物料,在運行物料需求計劃計算時,要使用特定的MRP過程,應如何設置呢?

 

在SAP系統中,不同的MRP過程,是通過選擇不同的MRP類型進行控制的。換句話說,物料主數據中選擇不同的MRP類型,意味着相關物料將在需求計劃運行時,使用相應的MRP過程。如下圖所示:

 

MRP類型根據其配置不同,將MRP過程可以進行不同程度的細分等。

 

 

本篇先主要結合業務邏輯,及簡單的系統功能,給大家梳理和說明MRP過程這一重要的概念。

 

後面會給大家詳細介紹不同MRP過程,在SAP系統中的使用,並詳細介紹MRP類型的前臺使用,及後臺配置等。

 

本篇就先分享到這裏了。

 

下一篇,我們重點介紹:重訂貨點計劃的使用。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