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生管理信息系統 實驗報告二

信息工程學院上機實驗報告

(第  2  次)

 

一、實驗名稱

 

畢業生管理信息系統設計說明書

 

二、實驗目的及要求(本次上機實驗所涉及並要求掌握的知識點)

 

目的:確定項目的可實施性,獲取項目的需求,並在此基礎上完成系統的邏輯功能模型的建立。

任務:採用結構化軟件開發技術,完成對項目的分析過程,給出系統的邏輯功能模型(DFD),數據字典(DD)以及需求規格說明書。

 

三、實驗環境(本次上機實踐所使用的平臺和相關軟件)

 

JAVA、C、C++等以及MYSQL或SQL Server 開發環境

 

四、實驗設計

(1)實驗內容

明白項目的業務流程圖,繪製數據流圖(DFD),數據模型(ER),編寫數據字典(DD),數據加工處理的描述,撰寫需求規格說明書。

  1. 數據流圖

數據流圖簡稱DFD圖,數據流圖有四種成分:源點或終點、處理、數據存儲表和數據流。圖中沒有任何具體的物理元素,只是描述信息在系統中的流動和處理情況,即使不是專業的計算機技術人員也容易理解,是極好的理解工具。它能精確的描述系統的邏輯模型,描述數據在MIS中有輸入經過存儲、加工處理最後輸出的全過程,是設計者和用戶交流的很好的工具。 

(3)數據流

數據流是數據結構在系統內傳輸的路徑。對數據流的描述通常包括如下內容:{數據流名,說明,編號,數據流來源,數據流去向,組成(數據結構)}。

 

處理過程的具體處理邏輯通常在詳細設計過程中用判定表或判定樹來描述。在數據字典中,只無原則描述處理過程的說明性信息,通常包括以下內容:{處理過程名,說明,輸入數據流,輸出數據流,處理}。

 

(5)模塊劃分

①登入模塊

用戶登錄(超級管理員登陸,管理員登陸,用戶登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