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新淺談DHCP以及ospf

首先呢爲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什麼是dhcp
1.DHCP是動態的地址分配協議,用於較少網絡管理人員的工作量降低手工配置的出錯率。
2.DHCP客戶端向DHCP服務器請求IP地址的過程中會有四個報文產生:
客戶端:發送DHCP discover報文用於發現DHCP server
服務端:向客戶端迴應DHCP offer 報文從自己的 IP pool 中拿出一個沒有被分配的地址以及他的相關配套的參數(子網掩碼,DNS等),安裝在offer中發送出去。
客戶端:向服務端發送DHCP request報文,客戶端收到DHCP offer 收會發送一個request 來請求offer中包含的地址,這個時候客戶端還沒有真正的拿到地址,所以還需要向服務端進行申請
服務端: 向客戶端發送DHCPack報文,用於確認這個地址可以分配給客戶端

接下來爲大家介紹一下ospf
1.開放式最短路徑優先協議,是一種動態建立路由表條目的路由協議,在企業內部快速建立一個最短的,無環的,三層轉發路徑;分爲骨幹區和非骨幹區。
2.工作過程:首先建立ospf的鄰接表;其次同步ospf數據庫;最後計算ospf路由表。
3.ospf在運行中會產生五個報文;
(1)hello報文用於發現,維護,拆除鄰居
(2)dd:數據庫描述報文
(3)lsr;鏈路狀態請求報文,面對端請求本端沒有或者對端更新的lsa
(4)lsu;鏈路狀態更新報文,相對方更新lsa
(5)lsack;鏈路狀態確認報文,收到lsu後進行確認
4.運行ospf協議的設備端口在鄰居建立成功之後會經歷七個狀態,
(1)down:故障或者未運行
(2)init:單向通信狀態(一方收到hello)
(3)two-away:雙向通信狀態(雙方都收到了hello)
(4)exstart:交換初始化狀態(準備發送dd報文,但是需要協商誰先發,根據root id 決定,越大越優先)
(5)exchang:開始交換狀態(發送dd報文描述數據庫摘要).
(6)loading:加載狀態
(7)full:完全鄰接狀態
5.下面爲大家介紹一下ospf中lsa類型以及對應的作用
(1)路由器lsa :每一臺路由器都會產生一類lsa通告,此類lsa包含路由器所有的鏈路或者接口,,以及該鏈路上的所有的已知ospf鄰居,1類lsa也指出了路由器是不是abr或asbr,且只在區域內部傳播。
(2)網絡lsa:2類lsa由dr產生,描述本網段的鏈路狀態,且只在所屬的區域內傳播。
(3)網絡彙總lsa:由abr產生,描述區域內某個網段的路由,並通告給發佈或者接收lsa的非totally stub或nssa區域
完全末梢區域是不存在三類lsa,nssa區域沒有5類和3類lsa,多了7類lsa。
(4)asbr彙總lsa:由abr產生描述到asbr的路由,通告給除asbr所在區域的其他相關區域。
(5)as-external-lsa:由asbr產生,描述到as外部的路由,通告所有區域(除去stub區域和nssa區域)
(6)nssa-lsa:由asbr產生,描述到as外部的路由,僅在nssa區域內傳播。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