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零到一百萬用戶,我對產品能力的幾點思考

       好久沒有肆意揮灑寫一篇文章了。上一次這麼痛快寫文,還得追溯到17年。今天看了一眼後臺數據,註冊用戶量已經躍升到了1348735人。內心激動之下,覺得還是很有必要稍作整理。坦白說,我個人的產品經驗還不是很豐富。自去年4月從51job離職到現在,獨立負責整個產品項目,也僅有1年多的時間。行業內,往往把從業1年的產品稱之爲菜鳥。菜鳥賽季的我,其實還是蠻幸運的。沒有老闆和總監的堅定信任,我是萬萬不可能以零經驗來獨自負責一款APP從0到1的工作。打造一款百萬級用戶的產品,曾經是我剛入行時的一個目標。現在,歷經10個月的努力(18年7月14號上線),我們站在了這一量級節點。雖然這個速度並不是很快,但是零廣告投入能夠做到這一切,我很開心。

【洞察用戶】

        如果讓我來面試一位產品,我可能不會問他,“北京市的加油站有多少”、“怎麼把大象運到樓頂”這類問題。我的第一個問題,肯定是:你怎麼理解你要服務的用戶?很多互聯網人喜歡炫技,丟出一大篇的用戶研究報告,然後把Persona告訴面試官。這種沒有自我提煉思考,僅僅展示數據的用研,並不是好的用研。無法把數據背後的洞察貫穿到產品設計中去。一句話來說,沒有真正理解用戶。舉個例子,假如我們瞭解到,藍領用戶的畫像是,平均7個月跳槽一次,平均月薪2000-4000。看到這個數據,你怎麼理解藍領用戶和白領用戶在求職上的差異呢?很多人估計會不加思索說,有什麼差異,都是投簡歷唄。如果這樣想就有誤了。通過剛剛提供的用戶畫像,我們知道,藍領的跳槽非常頻繁,忠誠度低,薪資水準不高。這種特質會帶來什麼呢?試想一下,一個人一年要跳槽兩次乃至多次,薪資要求不高。那麼他在低薪要求提供的跨職能工作的可行性下,是不是有更大可能從事多種類型的工作呢。比如第1份工作是服務員、第2份是超市營業員、第3份是快遞員、第4份....藍領羣體不像白領,一份產品工作,從助理到總監,可能貫穿整個職場。藍領用戶的廣闊求職彈性帶來的產品啓發是,我們在給他們設計職位推薦引擎時,首要追求不是職位匹配的精準度,而是求職多樣性。所以去年我們上線了一個關聯職位功能,用戶在找服務員時,我們會給他推薦營業員、店員、收銀員等多職能工作。從這個例子我們可以看出,產品是做什麼?產品是提供需求的解決方案。深刻理解需求,深刻洞察用戶,不停留在數據表面,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個工作經驗少、文檔寫作弱的產品,通過後期學習,可以慢慢變好。但是如果不理解用戶,即使原型畫得再溜,用戶研究報告寫得再華麗,也是無濟於事。不同行業的產品,其實差異極大。這種差距不是因爲技能庫的經驗無法複用,而是對行業、對用戶的理解難以移植。好的產品經理,真的是一將難求。以前經常有人問我說,想做產品但是不會畫高保真交互原型怎麼辦?我的看法是,放棄那些花裏胡哨的東西,除非你是想做UX而不是產品。找一個感興趣的行業,把行業競品的應用商店評論完整擼一遍。我相信面試的時候,會更有話題聊的。


【決策判斷】

說到底,產品是一份從事創造的工作。雖然我們在做需求的時候,往往需要做足功課,比如數據分析、用戶調研,大公司還會使用A/B測試工具,來輔助產品做出決策。可是即使我們做了所有這一切,也不會有人告訴產品,功能上線後,效果一定很好。決策判斷力對於產品來說,實在太重要了。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提升做需求可靠性呢?我個人比較喜歡的一個思想工具是張一鳴曾經在微博上提到的,一共4個問題:

1、做這個功能有什麼確切價值?

一款產品會有很多的數據指標。產品經理在進行需求決策時,如果盯着一些細枝末節的數據,那麼似乎每個功能都很有價值。所以我們在判斷某個功能是否有確切價值時,要基於兩點。①是否與核心指標緊密關聯;②功能可能覆蓋多少用戶?

產品無論怎麼調整,核心指標往往就那幾個。關注核心數據,就可以避免捨本逐末。所有的版本迭代,都是圍繞核心指標而走的。增長黑客這本書,好像把這個指標稱之爲北極星指標,我覺得是很有道理的。

功能覆蓋的用戶量,我覺得不需要太多解釋了。吭哧吭哧做了半個月上線,結果只有少數用戶感興趣,我想沒有哪個團隊能夠接受這樣的局面。

2、這個功能一定重要/有什麼問題嗎?

孫子兵法通篇都在講一件事:不可勝者在己,可勝者在敵。先勝後戰,贏了再打。借鑑到產品領域,就是產品經理時刻要在心裏想着,我這功能是怎麼死的?先把缺點不足處想清楚,再去考慮它的價值。

這一步的好處是巨大的,它會幫助產品經理剎車,讓我們做功能時變得更剋制。剋制是PM們的必修課。如果做不到,就會胡亂加功能,導致產品非常冗餘,體驗極差。我們總監經常掛在嘴裏的一句話是,我不需要你一年做多少功能,但我希望每個功能都很好。

我個人的體會是,有時候相比做需求,砍需求的能力往往更重要。可做可不做的時候,就不要做。

3、你是如何確信這個功能價值的?

任何功能都不要主觀臆斷。要有依據。我現在無論是跟開發講需求還是寫需求用例,都會把需求背景講的非常清楚。有時候往往會有幾百字的着筆。爲什麼這麼在乎?一方面是避免拍腦袋,方便後續跟蹤需求時,可以清晰知道當時做出決策的依據。另一方面,則是讓開發清楚知道背後的事實,讓溝通理解更順暢。

4、有更好的解決辦法嗎?

這一步其實是最難的。它需要你跳出當前現狀,打開視野,避免稟賦效應。不是有句話麼,設計不是選擇A或B,而是尋找更優的第三方案。回答好這個問題,要求產品有很強的系統思考能力,目前我也在積極修煉。


【溝通與抗壓】

產品經理的日常,往往是這樣幾幅畫面:

畫面1:老闆把你喊到辦公室,給你一些指示,大部分時候,會讓人心裏一涼:咦,這個功能上線後確信不會被用戶打死?於是你得和他耐心溝通,有時候,還得苦苦哀求。

畫面2:設計師一條微信消息把你從改變世界的美夢中敲醒,併發了一個50米大刀的動圖讓你細細體會。於是你屁顛屁顛跑過去跟她說,這個活動頁配色不夠活潑,顯得過於老氣。完了還得多誇獎一句,你這頭髮扎得真可愛。

畫面3:程序員與產品經理的故事,簡直就是一部互聯網血淚史。有時候我細細想想,如果一個人要我按照他的意思走路並且絲毫不能出錯,有時甚至讓我換一條路。我想,旁邊有多大石頭就揀多大。把走路換成做產品,道理是一致的。在公司的部門、職級劃分中,產品與技術往往不是一個部門,職級也往往一致。這種時候,你如何調動技術?更何況產品經理改需求也是職業通病,難以避免。所以,我學到的一點是,工作要交給他們,委屈交給自己。不要和技術發生爭吵,卡耐基《人性的弱點》告訴我們,辯論也許會讓你一時痛快,卻解決不了問題。

一款產品能夠上線,往往是多方力量的綜合產物。作爲這款產品的主要推動者,要保持和各方的充分交流,這樣可以顯著避免衝突。有時候,自己失誤了,大大方方承認,誰讓自己沒做好呢?被老闆或者同事責難了也不要緊,一個人有多大成就,就得承受多少委屈。

寫到這裏的時候,我發現文章還有很多點還未提到。然而過長的篇幅實在影響閱讀體驗,所以到此落筆吧。寫文章的過程,是梳理思路的好時機。過去兩年,賬號沒有更新過什麼文章。今年努力一點,多寫寫,就這樣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