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招標”的一些趣聞

“中國式招標”的一些趣聞


Jackzhai


招標是爲了公平,用戶希望選擇性能價格比最優的產品,產品提供商希望能夠提供一個公平競爭的參與機會。尤其是公開招標,誰都可以來參與,價格直到最後才公佈,外請的專家來評審,按“技術+價格+商務”各項總分數排序,確實可以避免營私舞弊。

當用戶是私營企業時,錢是老闆自己的,再有錢浪費了也心痛,產品能否滿足需求與服務的質量是中標的根本條件。然而國內一些企業,很多建設單位是爲了花錢而花錢,中標的基數越大,中間的“利潤”就越高,反正多花了錢不是自己的,是“國家”的,花多少都無所謂,只要參與的各方,大家都很高興,沒有人會心痛。審計?那只是在新聞聯播中纔會有的,現實社會中……在這種情況下,投標的過程中就“怪狀”百出了。

下面是大家聊天中談起的一些投標過程中的趣聞,這裏收集了一些,給大家解解悶。


1、我一定要中標

無紙化辦公都倡導了多年了,但每次投標都需要打印許多份厚厚的標書,有時多得甚至需要單獨用車拉才行(你知道爲什麼標書都需要花錢買了嗎?因爲每次招完標,招標公司處理這些廢紙也需要請個搬家公司,也是不小的一筆支出啊!)。有一次北京某單位招標,早上九點開始,投標的廠商有15(標很大,競爭激烈哦),大家都早早地來到指定的現場,遞交標書,有幾家是前一天晚上就來了,還在賓館裏包了房間。

九點了,大家都到了,唯獨大家一致認爲中標可能性比較大的那個廠家沒到(據說是甲方內定的),投標人是來了,但運標書的車被堵在了路上,北京的道路在上班時間是經常堵的,緊趕慢趕還是晚了十分鐘。

怎麼辦?按照招標書規定,晚了就不讓進現場了,標書不進來,如何算投標啊。甲方心裏着急,但不方便直接說。招標公司還是很“仁慈”的,先當作不知道,趕緊進來報到吧。但其他的投標商有意見了,不是來晚了嗎?甲方一看,不能讓大家有衆怒啊,也很滑頭,就讓招標公司處理。招標公司更是不願擔責任,就問投標的所有廠商,是否願意允許來晚的這家參與投標。

少一個競爭者不是更好嗎?大部分廠家都表示不同意。結果這家廠商就這樣被出了局。


事情並沒有完,最想中標的一方出了局,結果肯定不是用戶想要的,甲方的氣就不打一處來。怎麼辦?評標快要結束時,突然有位“專家”當場提出一個技術問題,新招標的設備要與原有的設備兼容啊,這個問題需要確認。對啊!不兼容當然是不行的。所有的投標商都表示沒問題。但“專家”說這是技術問題,僅僅是口頭承諾不行,最好要測試。經過討論最後決定:先不宣佈中標方,投標中總排名前三的廠商,一週後開始準備設備到用戶的現場進行測試,測試通過的廠商,爲中標者的候選。大家一想也很公平,其實大家都想過,測試應該是沒有問題的,即使中了標,也需要與用戶合作啊,要收到全部貨款纔是合同終點呢。

一週後來到測試現場,大家有些吃不住了,因爲原有的設備就是遲到的那家廠商的,測試的人員也是廠家的工程師。面對把自己趕出門的“老相識”,工程師的心情可想而知。三家廠商的工程師花了幾晝夜的時間,被折騰的死去活來,最後都選擇了“自願”放棄。爲啥?不測了,這哪裏是測試,簡直就是地獄的折磨啊!感受過了,你才知道,什麼叫做配合,什麼叫做蹂躪

按照預先的約定,招標公司宣佈,因爲沒有通過測試的候選方,此次招標廢標。


過了兩個月,用戶重新招標,這次,只有三家參與,上次遲到的那家廠商如願地中標了,當然價格比上次的還高了一大截。對啊,技術有難度啊,測試時,大家不是都領教了嗎?價格高些是應該的嗎。


2、忍無可忍

這是江蘇某地市的一次招標。某廠家的銷售代表做客戶的關係非常到位,甲方全權交給他運作招標事宜。爲了不出意外,採用邀標方式(就是隻允許接到邀請的人來投標),具體讓誰來,由那個銷售定。按照招標法要求不少於三家的規定,銷售找了三家朋友的公司幫助維標,加上自己一共四家,即使一家出意外,招標過程還是可以順利進行的。

投標的前一天,寫了四家投標書的工程師終於大功告成(一般維標者的標書都是由預中標的一方寫,這樣可以保障對標書內容與質量的控制),非常興奮,中標籤合同,任務完成,可以拿獎金了。這些天寫標書,四份啊,還要有不同,起碼不能一眼就看出是同一個家寫的吧,你想這容易嗎?很累的!把標書分別裝好,打印貼封,已經很晚了,關了手機,休息一下吧,很快他就進入了甜美的夢鄉。

也許是太累了,一覺睡到了日上三竿。都快中午了,這下他暈了,因爲四家的投標書都在他這裏呢,早過了招標的時間了。

再說這邊的招標現場,其他三家投標的人都來了,就等着標書一到,宣佈中標,就可以走人了,反正是走個過場嗎。但左等不來,右等不來,銷售人員急得抓耳撓腮,電話都打爆了,就是接不通。眼看九點招標,都十一點了,一家標書都沒送上來。用戶實在坐不住了,這也太不給我面子啦,賣了四份標書,怎麼?一家來投的都沒有來,你小子是咋搞的嗎?當場宣佈廢標。

過了個把月,用戶重新招標,又把那個銷售找來,這次不會只知道睡大覺了吧,做事用點兒心,掙錢也不能太容易了嗎。事情進展順利,四家投標的如約而至,按照招標的過程,開始檢驗投標者的各種資質,一般資質是甲方要求的,可以設定爲必需項,沒有要求的資質是沒有資格參與投標的(各種名目繁多企業資質與產品資質是屏蔽對手公司的常用方法,只要是我有的,你沒有,就可以讓你沒有參與的資格,至於用戶招標爲什麼需要這個資質,就只有上帝知道了,反正我會讓用戶在招標書中寫明必需有這個資質)


這一看,傻眼了,因爲四份標書是由一家的寫完,再分別交由四家蓋章,添加各自的資質。其中的一家蓋章的人有些馬虎,副本蓋了,正本上漏蓋了公司章。在中國,公章比簽字重要,沒有公司章等於廢紙;再看另一家,怎麼少了企業雙軟的認證資質?這咋整啊?四家有兩家不合格,廢了!只剩兩家了,不夠三家,整個標也只能廢了。

用戶氣得罵娘,大發了一頓脾氣。那個銷售裝孫子都覺得不夠


事情還得幹啊,用戶的預算不花,明年就沒了,再說,事情不做,年底彙報也沒有“業績”啊。過了兩週,立即開始第三次招標。

這次招標,那個銷售真是認真了,四份標書仔仔細細的檢查,每個資質每個章地檢查,確保萬無一失。開標,驗資質,技術評分都沒問題,銷售終於長舒了一口氣,合同啊,今年的業績總算有着落了

招標公司進行最後的一項,唱價格,最後評分,宣佈中標方,活兒就齊了。組織者先把那位銷售公司的投標價格信封打開,剛想念,卻又立刻止住了,投標價格怎麼比預算多了一個“零”呢?說好的是350萬,結果卻是3500萬,白字黑子打印的,沒錯啊!趕快打開其他三份標書的信封,乖乖!大家還都出奇地一致,都多了一個零(原計劃是358365366,價格最低,技術分最高,這都是說好的啊)。這怎麼中標啊?用戶多拿十倍的錢,不是瘋了嗎?


用戶這次的確是真沒脾氣了,拉着那位銷售的手說:“兄弟啊,你饒了我們吧,這個標我們不招了,說啥也不招了,把錢還給人民吧,你爲人民做了一件大好事啊!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