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系統中磁盤創建管理(一)



Linux系統中磁盤創建管理(一)



在linux系統中安裝lvm必要的服務

install lvm-common lvm2 evms


Linux系統中有一張分區表,系統在開機之後根據這個表裏面的記錄來使用硬盤上的分區,如何來查看這個表呢,有一個命令


fdisk  -l


wKioL1LZ5QnDAZUmAAF_X5xdGFc660.jpg



在這張表中,我們可以看見有三個分區:sda1  sda2  sda3

sda1 分區是系統啓動分區,從sda這塊硬盤的第 1 個扇區開始,到第 16 個扇區結束,Blocks存儲空間爲 128488KB,ID標識爲83,系統類型爲 Linux。


添加一塊硬盤後

首先使用命令查看一下分區表的記錄:

wKiom1LZ5S3CFyfWAAId22oEQ54769.jpg

現在我們看到了除了 sda 這塊硬盤上的三個分區之外,又多了一個硬盤 sdb,而且這個新的硬盤上還沒有分區。


開始對這個新硬盤進行分區,命令爲

fdisk  /dev/sdb


wKioL1LZ5Qrh8_-TAAOrun36ETk116.jpg

在最後一行輸入 m 表示顯示幫助信息


wKiom1LZ5S6yhdKFAAITdIBAHtI944.jpg

其中先要知道的就是 n  w 這兩個命令

n :新建一個分區

w :保存磁盤修改的操作


輸入 n ,表示添加一個新的分區

wKioL1LZ5QvxFjpfAABTOXJBIT8917.jpg

e表示添加一個擴展分區;p表示添加一個主分區

輸入 p

wKiom1LZ5S6T03kEAACAJ8njTcY187.jpg

選擇分區號,輸入 1

wKioL1LZ5QzRBd5SAAFmeerYenY988.jpg

最後輸入 w 就保存退出了

wKiom1LZ5TCw5fSqAACTL_jjC-Q247.jpg

此時儘管我們從新改寫了分區表中的內容,但是系統讀取的分區表還是原來那張,所以我們有兩種選擇:

重啓系統,爲得是在系統啓動的時候可以重新讀取新的分區表;

使用一個命令,可以讓系統在運行的時候重新讀取新的分區表  partprobe



再次查看分區表中的內容:

wKioL1LZ5Q2wGdAhAAImefHVCrE764.jpg

看到了新的記錄 /dev/sdb1


分區完成後,進行的是格式化,RHEL系統的文件系統格式有兩種,ext2 和 ext3。

格式化的命令爲 mkfs.ext2   mkfs.ext3


我們將這個新的分區格式化爲 ext3 的格式:

mkfs.ext3  /dev/sdb1


在Linux上是不能直接使用分區的,即我們不能將數據直接存儲在 /dev/sdb1 中,在使用分區的時候是通過目錄去存儲的。也就是說我們將 /dev/sdb1 這個設備文件掛載到一個目中上,如 /backup,然後往這個目錄裏面存儲的數據實際上就是存儲到 /dev/sdb1這個分區中了。

wKiom1LZ5TCy2E4uAABYrM1dWiU701.jpg

實現永久掛載的話,需要修改 /etc/fstab 文件,在最後一行添加一行記錄:

wKioL1LZ5Q7jvyVyAAAzOTczCt4071.jpg


當我們重啓系統後,使用 mount 命令可以看到該分區已經自動的被掛載到 /backup目錄上了。

wKiom1LZ5TPwWWigAAJy9GuB5SQ851.jpg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