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方式因人而異—適合自己,且快樂的,纔是好的


昨天晚上信手翻閱了好幾天未看的朋友圈,看着圈裏的花花世界,頃刻間,情緒便有所波動,隨即就對眼前的另一伴展開了“抱怨模式”,以解心頭之“氣”。

“你看人家,七夕節有花呢”;

“你看某某家,經常周邊遊”;

緊接着,他便說道:“你看你又開始被別人的生活所牽引了,咱不是也挺好的嘛,每天都在不停進步…”

我不服輸地說着氣話:“每天枯燥乏味,過得沒什麼激情”。

他火藥味十足地答道:“那你要怎樣的生活方式?”

我瞠目結舌,最後還是不服輸地扔給他一句氣話:“不想理你…”。



早晨起牀後,昨晚的情景依然久久難以釋懷,由此陷入了沉思。

朋友圈是一個虛幻的世界,看到的大部分都是別人最美好的一面。“旅遊美食的打卡、幸福自律的日常,修得美美的照片…”,這些的確讓人不禁心生羨慕。

但是,羨慕歸羨慕,它終究只是別人的生活,並不一定適合自己。

就好像一件網紅的衣服,潮流的口紅,別人穿起來甜美可愛,用起來光鮮亮麗,但可能並不符合自己的風格。



很喜歡那麼一撥人,有自己的信仰,明白自己的所想與所要。

小到,穿衣風格,大到,自己的生活。

她們總是把握得緊緊有條,不爲物喜,不爲己悲,鶴立雞羣。

或許,她們心中,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要什麼,自己又適合什麼?

就如《第九個寡婦》裏的葡萄,不論社會如何變化萬千,人們如何爲之改變,而她始終如一,固守自己的原則,不卑不亢,自得其樂。


幾年前,一個同事問我,“你喜歡海,還是喜歡山”。

我不假思索地答道:“山吧,安靜清涼,那種被植木環繞,傾聽鳥語的感覺很美妙”。

海,我並不討厭。很多人都喜歡夏日炎炎下的海,與水作伴,嬉戲玩耍,而我更喜歡春、秋的海,深邃遙遠,不那麼熱也不那麼冷。

比如,今天週末,與其外出,我更喜歡在忙亂的一週下來,吃個心儀的早餐,打掃下衛生,然後沏一杯咖啡,拿出手機,隨手翻翻簡友們的文章,當瞌睡來臨時,順勢睡個午覺…


生活方式真的因人而異。

全盤套用別人的活法,只是給自己徒添煩惱罷了。

傾聽自己內心,不被外界的種種所左右。

適合自己,且快樂的,纔是好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