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文需要一顆平常心

前段時間,偶然在簡書裏,看到一篇關於某個公衆號徵稿的文章,於是,不知天高地厚地拿了一篇以前寫的文章嘗試了一把。

結果無疑是NO。

當初投稿的目的,不僅是着眼於稿費,另外主要是想探探自己文章的“質量”,以及給予自己繼續寫下去的信心。

然而,這一“打擊”直中要害—文章不行,於是,接連幾天信心直線驟降。

當時,一直安慰着自己,“你平時寫得太隨意啦,人家公衆號需要吸引眼球的文章,要求文筆幹練,人家怎能隨隨便便花錢收你的雜文…”。

歷經屢次勸說,內心依舊如一團亂麻。突然間,一個邪惡小人兒“嘣的一聲”跳了出來,信心滿滿地提出她的想法:“要不以後按照公衆號的口味寫寫文章如何?”

於是,秉着這個“邪念”,在那幾天裏,我抓耳撓腮,絞盡腦汁地想着該迎合寫點什麼,然而,一向詞窮的我,變得更加不知如何下筆,半天裏擠不出幾個字,甚至對寫文也衍生出逃避的情緒。

某天,一如既往地翻看簡友的文章時,無意間看到一篇名爲“寫作不能急躁”的文章,其中,提到了“平常心”。


“只有這樣,寫的東西纔是你自己的,纔會靜下心來搞創作。人都有功利心,但過重就會抹殺你的真正潛能”。


頃刻,我茅塞頓開。

彼時的我,顯然已經被小小的功利心矇蔽雙眼,而險些丟失屬於自己真實的文字。

就像另外一位簡友所說:

“一旦開始表演,我的文字就失去了靈魂,我也失去了自己的存在”。

—「摘自《三十而立》|每個人都要做自己的詩人


的確啊!文字,它傾注了我們的靈魂,它雖然笨拙、稚嫩,但,絕無僅有。

文字如果失去了靈魂,便千篇一律,寡然無味;

自己如果失去了自己,如行屍走肉,人間失格。

想想,着實太恐怖了。

感謝你們,讓我重回正軌。


我依然會用我稚嫩、繞口的文字,編寫屬於自己的故事,告訴你一隻笨鳥努力飛翔的故事。

一路,謝謝你們的相伴…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