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另類唐朝:用食物解析歷史》2019-79

1

從圖書館藉此書回家是因爲書名裏面的兩個關鍵詞:唐朝、食物。

這兩個關鍵詞也點明瞭我看此書的的目的:瞭解唐代的食物。

2

用了兩天斷斷續續翻看完畢,還是漲了不少知識的。

比如本書開篇第一章由鯉魚躍龍門談到“燒尾”一詞的典故,再引申至“燒尾宴”,之後細數此宴席上的名菜的色香味形,確實讓我大開眼界。

再比如書裏提到的“看菜”的說法,我確實也是第一次遇到。總覺得好好的食物做出來只爲了看太浪費,但這也許是我沒有文化底蘊的緣故。

3

除了食物,本書順道也談了一些唐代的人物和歷史細節。

但我以爲這些內容有些沒有必要,畢竟這樣的篇幅,想要談得深入是難以做到的,浮光掠影的話我去別的書裏也可以讀到更多內容。

若能真正做到由歷史談到食物,而不是往往從食物引申到歷史,書會更吸引我。

4

作者知道單純抽象的描述很難讓讀者想象到真正唐代食物的滋味,所以用了不少心思找到今天與之類似的食物進行比對。

這樣化抽象爲具體的做法值得讚許,特別是本書豐富的圖片,也起到了解釋說明的作用。

5

在後記中,作者似乎對“鄒師”不願爲本書作序而耿耿於懷,說了那幾句酸溜溜的話,其實大可不必。

一本書的好壞,並不會因爲誰爲它作序而改變。



本文原創,同步發表於個人博客,謝絕轉載,特此聲明。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