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能讓自己活得「輕鬆些」

只有使自己變得強大,才能活得輕鬆。 —— 水龍

最近迷上《一拳超人》這部動畫,與其它英雄動畫有所不同,主角一開始的設定就是個逆天的存在,獨孤求敗。有幾句臺詞非常有意思,摘錄下來(憑印象,可能跟原話有些出入):

以下場景是King和埼玉(一拳超人)在路上閒聊的片段:

King:「怎麼了,你看有點心事?最強的人也會有煩擾啊」
...
埼玉(一拳超人):「我的實力...似乎沒辦法再進一步了。我過於強大了,不管跟誰打都心如止水,更別說什麼啓發了。我根本無法從別人身上學到任何東西。」
King:「但是能成就極致的強大,這難道不是一件好事嗎?」
埼玉(一拳超人):「King...當一個人沒有進步空間,就意味着再也不能體會到成長帶來的快樂了明白嗎?不管打倒多少怪人,內心的空虛也是無法填滿的,想不到英雄竟是如此孤獨的存在。」

先按下不表,再分享下最近迷上的兩部日劇。日本是出了名的工作壓力大的國家,電視劇裏有不少是關於職場題材的,而且刻畫得都非常細膩。最近看的兩部非常不錯。一部是由黑木華主演的《風平浪靜的閒暇》和田中圭、古田新太和室毅《人生I字路》。說說後面這部,主人公的人物畫像跟目前國內所謂的中產階層異常契合。《人生I字路》講的是一個職場多年的中年人被派遣到一個瀕臨破產的分公司(日本至二戰後很多公司爲了穩定員工,實行終身僱傭制,如果覺得某個人不行一般不會直接開除,會給他分配到一個業績很差的分公司),然後與一羣黑幫、妓女等結緣的故事。剛好前段時間在看《反脆弱》這本書,裏面講到反脆弱最強的幾個職業中妓女是其中之一。西裝筆挺的職場人士與衆人所藐視的「黑幫」和「妓女」,這是一個巨大的反差,但後者職業已經存在上千年曆史,前者也就近100年的事情。男主爲了家人各種開支和還房貸,不得不保持現在的工作穩定。這是目前大部分職場人士的真實寫照啊。

說了那麼多,所以我覺得要做一個活得「輕鬆些」的人,就要做一個「反脆弱」強的人。這樣的人我定義爲「職業自由人」。他應該滿足如下條件:

職業自由人 = 自身能力強 + 具備反脆弱性的行當/組織中(可能是個人,可能是個小團隊,也可能是文化和組織相近的規模企業)

後來跟好友聊起這事兒,他幫忙給這個公式做了進一步的延伸和推導(以下文字做了些整理):

強不強,厲害。== 等虛的詞可以做轉換。類似經濟學裏的,以價格作爲量化工具一樣。 比如,上班的話,那就PK時薪。 年薪意義不大,沒有把時間的維度加進去。 比如,我們以時薪做目標的話, 那怎樣才能提高時薪呢?在公司裏的時薪。 找到最核心的量化指標。這是最關鍵的。 結合你的訴求 + 準確的量化工具。 基本成功了50%了。

時薪 = 年薪 / 幹活時間

所以要麼提高年薪,要麼降低幹活時間。假設年薪固定,那就提高效率,降低幹活時間。假設幹活時間固定,那就提高年薪。怎麼能提高年薪那就怎麼來。比如公司的話,那就看看這個公司歷史上,什麼樣的人能提高年薪。
比如某公司,技術上,就是做推薦算法的,唯一4級工程師應該年薪跟VP差不多。那爲啥就是推薦呢。因爲用戶需求,市場又沒有供應商。解決了用戶需求,而且還是真的,大的,應用場景廣泛的需求。這樣的話,那就找類似的需求點,解決它就可以了。解決不了,那做到行業老大就行。絕對的不行,那就比相對的。所以,加班加到很晚,做了很多事,其實沒啥意義。
只要不是有助於上面說的,解決核心需求,那就是做無用功。反而是拉長了你的工作時間,對時薪這個指標來說是壞事情。而不是領導的需求,這意義不大。反而是可以利用領導,問問公司層面,用戶層面看核心需求是什麼。

寫在最後:

很多人都說自己創業風險高,但呆在穩定的組織中,上不去,一樣具有長期風險,就算上去了,風險一樣具備。心中的慰藉唯有金錢來衡量。所以很多人把賺錢當一個目的,而不是結果,情有可原,確實太難了。A or B或許沒有答案,唯獨自身不斷成長才是真諦。機遇與風險並存,廣積糧,高築牆。但這好像又是一個矛盾。因爲人不光要累計知識、還要累計人脈等等,有人就有江湖,江湖就是一個系統,還是會有很多不想做,但是不得不做的事情,這就是個人在整個系統中的渺小。人生充滿着不同的抉擇,琦玉是一個「理想人」,這個「理想人」只存在你的想象中,就像永動機一樣是不存在的。但是我們可以把他作爲一個思想實驗的邊界參照的素材,做一次線性迴歸。這個過程可能「痛苦」的,但另一方面也使你活得更「輕鬆些」。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