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盤數據恢復知識4

硬盤數據恢復入門教程[四]----實戰數據恢復篇

上面對硬盤數據恢復的理論知識進行了完整介紹,下面再簡單介紹兩種常見的硬盤故障的數據恢復辦法。

FAT表引起的讀寫故障

硬盤文件分配表龐大無法手工修復,只能依靠工具。FAT表記錄着硬盤數據的存儲地址,每一個文件都有一組FAT鏈指定其存放的簇地址。FAT表的損壞意味着文件內容的丟失。慶幸的是DOS系統本身提供了兩個FAT表,如果目前使用的FAT表損壞,可用第二個進行覆蓋修復。但由於不同規格的磁盤其FAT表的長度及第二個FAT表的地址也是不固定的,所以修復時必須正確查找其正確位置,一些工具軟件如NU等本身具有這樣的修復功能,使用也非常的方便。採用DEBUG也可實現這種操作,即採用其m命令把第二個FAT表移到第一個表處即可(不建議這樣做)。如果第二個FAT表也損壞了,則也無法把硬盤恢復到原來的狀態,但文件的數據仍然存放在硬盤的數據區中,可採用CHKDSK或SCANDISK命令進行修復,最終得到*.CHK文件,這便是丟失FAT鏈的扇區數據。如果是文本文件則可從中提取出完整的或部分的文件內容。

軟盤文件分配FAT表修復

故障現象:在運行某個程序時,有時會在屏幕上看到:File allocation table bad,drive A(文件分配表壞)的錯誤信息,導致程序不能正常運行。

我們知道,在磁盤中有兩個文件分配表:FAT1和FAT2。FAT1用於日常工作,FAT2備用。因此,在FAT1損壞時,可用FAT2表修補。具體方法是:運行DEBUG,將FAT2讀入緩衝區,用緩衝區的FAT2數據覆蓋磁盤中的FAT1。
例:修復3寸1.44M軟盤,在A驅。在DOS環境下進入debug環境。在“-”提示符下進行如下操作:

-L   100      0          0A         9
-W 100      0           1          9
-q

其它類型的軟盤的修復方法參照下表進行。

起止邏輯扇區             5.25""低密             5.25""高密             3.5""低密                  3.5""高密
BOOT區                      0                            0                             0                              0
FAT1                          1-2                         1-7                          1-3                           1-9
FAT2                          3-4                          8-0EH                     4-6                           0A-12H

例如我們要修復5.25""高密軟盤的FAT,則需將上述參數改爲:
-L   100       0      8       7
-W 100       0      1       7
-q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