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良知~是一種偉大的力量》(原文版)閱讀筆記(1)


王陽明先生年譜(閱讀2019.8.11/12)

一、先生簡介:

王陽明(1472~1528年),王守仁,字伯安,越城(今浙江紹興)人,書聖王羲之後人,官宦世家。六世祖綱任官廣東,死苗難,廟祀增城。曾祖入太學,祖父封翰林院修撰,父仕至南京吏部尚書。先生亦進士及第,官至兵部尚書。

以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政治家、軍事家、書法家聞名於世。生活於明孝宗、武宗、世宗年間。1528年,班師,至大庾嶺,病逝,享年57歲。

因築室陽明洞(距越城東南二十里),世稱陽明先生。


二、足跡:

浙江(紹興、餘姚、杭州)、北京、江西(南昌、上饒、吉安、弋陽、九江、贛州……)、雲南、貴州、兩廣、福建、江蘇、湖南、安徽等。浙江乃其出生地,貴州是其悟道之地,江西是其主要工作生活之地。


三、人生主要節點:

10歲,其父舉進士。11歲舉家遷京。

17歲,娶諸氏。

18歲,格竹未成。

21歲,平“宸濠之變”。

22歲,進士考試落第。

26歲,習兵法。

28歲,進士及第。

31歲,筑陽明洞。

35歲,謫貴州龍場驛。37歲,龍山悟道,始知“聖人之道,吾心自足。38歲,主貴陽書院,始論“知行合一”。

39歲,爲官今江西吉安知縣。

40歲,始論“晦庵、象山”之學。

43歲,開始專以“致良知”訓學者。

45歲,巡撫“南、贛、汀、漳”等地,治理社會、平寇。

51歲,辭封爵,因父故始令齋戒百日後很快撤令。

52歲,與張元衝論二世學。

54歲,夫人卒。

55歲,娶張氏,生子正億。

57歲,病逝大庾嶺。


四、閱讀啓發感悟處:

①“山近月遠覺月小,便道此山大於月。若人有眼大如天,還見山小月更闊”。

感悟:視野、胸懷寬廣,更能看清真相、明真理。

②“當讀書做聖人耳”。

感悟:出發點不同,結果自然不同。什麼花結什麼果。人當立志高遠。

③“吾始模古帖,止得字形。後凝神靜慮,擬形於心,久之,始通其法。及讀明道書曰:‘吾作字甚敬,非要字好,只此是學。’既非要字好,又何學也?及知古人隨時隨事只在心上學,此心精明,字好亦在其中矣。”

感悟:從心而學而悟,事倍功半、水到渠自成。

④“衆物必有表裏粗細,一草一木,皆涵至理。”

如“一粒沙裏見世界”,萬物皆人生皆心之觀照。

⑤讀考亭《上光宗疏》,有曰:“居敬持志爲讀書之本,循序漸進爲讀書之法。”乃悔前日用力雖勤而無所得者。

啓發:近幾年,總感時間緊迫想多讀些書,心多急切,總想快速看完好再看下一本,看的書貌似多了,但吸收到的卻很少,失去了看書的初心。現在開始靜心而讀、循序漸進,心也不再急燥了。

⑥《啾啾吟》:知者不惑仁不憂,君胡慼慼眉雙愁?信步行來皆坦道,憑天判下非人謀。用之則行舍即休,此身浩蕩浮虛舟。丈夫落落掀天地,豈顧束縛如窮囚!千金之珠彈鳥雀,掘土何煩用鐲鏤?君不見東家老翁防虎患,虎夜入室銜其頭。西家兒童不識虎,執竿驅虎如驅牛。癡人懲噎遂廢食,愚者畏溺先自投。人生達命自灑落,憂讒避毀徒啾啾。

啓發:如同先生此時所面臨的境況,生活中我們也常常面臨各種壓力,壓力是痛苦煩憂的根源,壓力的根源是心不夠明不夠淨不闊。這也是我開始學習先生致良知的初衷,明心、淨心,開發心靈寶藏,讓生命煥然一新,再用生命喚醒生命。

⑦P019頁,曰:“詣子豢養習久,強其不能,是恣其作僞也。不如稍寬之,使各求自盡可矣。”

感悟:剛做企業主管時,我常強加於人,欲人皆如我,人惡我我亦惡人。後漸循改之,人我一心,融。人,不能少了“同理心”。

⑧P022,學聖、請客與器具之喻。

啓發:打蛇打七寸,學從於心求之於內便是打七寸。另外,這一段似還要多琢磨、感悟、體證。



五、補充註釋:

①P008頁第4行,先生就委禽焉。

委禽 [wěi qín]

即納采,就是下聘禮。古代結婚禮儀中(即“六禮”),除納徵外,其他五禮,男方都要向女方送上雁作爲贄禮,所以稱納采爲委禽。鄭玄注《儀禮·士昏禮》稱爲“取其順陰陽往來”。清人胡培《儀禮正義》解釋爲:取大雁隨時序變化南飛北往而不失節,飛成行、上成列來表示取親不誤時日,嫁娶不逾禮儀。

②P012頁,“納贄北面”。納贄,初次拜見長者時饋贈禮物。北面,謂拜人爲師,行弟子敬師之禮。

③P012頁,詣謝,即前往道歉之意。

④P013頁,驛傳即驛站。


六、擴展資料:

1)先生在世時的社會背景概述:

(資料來源:百度百科)

① 明孝宗朱祐樘 [zhū yòu chēng](1487年-1505年在位),年號弘治,是明朝第九位皇帝,明憲宗朱見深第三子,生母爲孝穆紀太后。

朱祐樘爲人寬厚仁慈,躬行節儉,不近聲色,勤於政事,重視司法,大開言路,努力扭轉朝政腐敗狀況,驅逐奸佞,勤於政事,勵精圖治,任用王恕、劉大夏等爲人正直的大臣,史稱“弘治中興”。雖末年寵信宦官李廣,但是立刻改過自新,歷代史學家對他評價極高。在位十八年,享年三十六歲。


②明武宗朱厚照(1505年—1521年在位),明朝第十位皇帝,是明孝宗朱祐樘和張皇后的長子,在位期間年號正德。

朱厚照從小機智聰穎,喜歡騎射。即位後史書上出現兩極評價,一方說他處事剛毅果斷,批答奏章,決定國家重大事件。彈指之間誅劉瑾,平安化王之亂、寧王之亂,大敗蒙古小王子,且多次賑災免賦。而且,他在位時臣下仍有不少賢才,也從側面反映出這位帝王治下總體上仍有可稱道之處。應州大捷大敗韃靼軍,立下了一戰功。在應州一戰中與普通士兵同吃同住,甚至還親手殺敵一人,極大地鼓舞了明軍士氣。所以說他又是一個好的將領。

另一方面說他爲政期間荒淫無道,國力衰微,一生貪杯、尚武、無賴,喜好玩樂。很多人認爲他荒淫暴戾,怪誕無恥,是少見的無道昏君。但武宗雖嬉遊玩樂,卻也有抵禦邊寇之功,大事上從不怠慢。

然而通過近些年來歷史學界的研究,歷史學家對此頗有分歧,人們對武宗的認識有所改變,武宗只不過只是喜歡玩樂,有人認爲他追求個性解放,追求自由平等,爲人卻又平易近人,心地善良,是極具個性色彩的人。從其所指揮的應州大捷來看也算是一位有真才實學的皇帝。

1521年三月,明武宗朱厚照駕崩於豹房,享年三十一歲,在位十六年。葬於康陵。


③明世宗朱厚熜,明孝宗朱祐樘之侄、明武宗朱厚照的堂弟。明朝第十一位皇帝(1521年-1567年在位)。

正德十六年(1521年),武宗駕崩,死後無嗣,其生母張太后與內閣首輔楊廷和決定,由近支的皇室、武宗的堂弟朱厚熜繼承皇位。朱厚熜即位之初,通過大禮議逐步掌握皇權。在位早期,他英明苛察,嚴以馭官、寬以治民、整頓朝綱、減輕賦役,重振國政,開創了嘉靖中興的局面,爲隆慶新政與張居正改革、嘉隆萬大改革奠定了基礎。後期崇信道教、寵信嚴嵩等人,導致朝政腐敗。

朱厚熜聰敏過人,尤其在書法和文辭修養都有不錯的造詣。他極其敏感卻又十分勤奮,常常批閱奏書票擬至後半夜。在位四十五年,享年六十歲。葬於北京十三陵之永陵。


2)明朝有兩個首都:應天(南京)和北京

明初至正十六年(1356),朱元璋將集慶路(今南京)改爲應天府,定爲首都,1378年改稱京師。

永樂十九年(1421)二月,明成祖北遷定北京爲京師,應天府改爲南京,作爲留都。明朝兩京制格局形成。

明代兩京制度與以往朝代最大的不同是在北京和南京都有一套中央行政機構,只是南京的中央機構的前面都加有“南京”二字。南京各機構的權力只限於南京和南直隸的有關事務,有的部門甚至沒有任何實際職權。南京的機構雖然同樣對皇帝負責,但是其行文大多數必須經北京相應機構轉呈,受到北京機構的制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