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突圍》讀書筆記一

今天開始看一本書《認知突圍》,講的是一些關於認知方面的知識。很多地方對於當下的自己來說很有幫助,特此記錄下來。

認知是人與人之間最基礎的差別。有人說人和人之間的差別,比人和狗之間的差別還大。我認同這個觀點,認知層次不同,就是雞同鴨講。

有的時候一個話題能跟妹子聊很多,可是更多的時候換個話題跟妹子就一句話也聊不下去了。最大的問題就是在聊某些話題的時候,兩個人的認知差很多,這個時候其實是沒辦法進行溝通的。不過認知層次是分各個方面的,所以說,跟人相處要見賢思齊,儘量從每個人的身上尋找長處去學習,然後不斷的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認知能力。

人們都說懂得那麼多道理也過不好這一生,道理是不是真懂了?凡引發不了踐行的,要麼是並不真正認同,要麼是沒有真懂。

對某件具體的事情是否表現爲行爲上的懶惰,取決於你對該事的認知,而當你正確認識到該事的性質、風險、需要付出的努力以及努力後能得到的結果以後,則取決於這個經綜合考量後的分數在你心目中的優先級。

很多時候,自己也會有這樣的感慨:好像很多道理都明白,但就是做不到。我一直以爲這是自控力不強,懶惰造成的。但是書裏面說,主要是由於認知能力受限,導致不能夠清晰的看到做某件重要的事能帶來的巨大收益,因此,就不足以產生足夠的動力來去做這件事情。也就是所謂的沒有真正懂得這個道理。

這個觀點我是存疑的,不過這是自已的痼疾,因此會多思考,並嘗試書中所說的解決方法:

1.學會分解任務

合理的任務拆分能夠讓自己不被大目標嚇到放棄,反而能夠更好的去努力實現。

2.衍生任務未完成的間接後果

想像一個任務未完成會有的壞結果,給自己施加壓力,從而轉化爲動力。

3.養成說斷就斷的習慣

戒掉一個壞習慣,不如用養成一個好習慣來替代。一個人內心不種鮮花,就長滿雜草。

4.給自己唯一性的階段獎賞

給自己階段性的獎勵,讓自己嚐到甜頭,會更有動力實現下一階段的目標。

對於任何一個看似沒有機會的領域,我的建議都是,與其將時間浪費在原地躊躇和等待,不如先做起來試試。而很多人之所以不願意先做起來,是由於他們喜歡用靜態思維看待問題,總是認爲在環境不變或環境變差的條件下,現在看不到機會就意味着以後也看不到機會,所以不想浪費時間。但他們節省下來的時間通常也沒有用在更加有用的地方,大多數人寧願白白浪費時間。

不怕慢,就怕站。很多時候最浪費的不是試錯,而是猶豫不決。

環顧一下你的周圍,什麼樣的人最受歡迎?有錢人、有幽默感的人、老好人……如果要將他們歸類,大致畫像是“有正面資源或有潛在的正面資源可貢獻”的人。他們之所以受歡迎,是因爲人人都喜歡靠近這些“(潛在)正面資源”的擁有者,這意味着跟他們湊在一起得利的機會更大,或許是物質上的,或許是精神上的。

從外部攝取知識的方法有很多,實踐當然也是,不過最便捷、最常見的方式還是閱讀,因爲閱讀是獲取高質量底層信息的主要方式。

書裏面很多觀點都能在日常的生活中得到驗證,這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就像前段時間開入職培訓會,大boss灌雞湯的時候,要說12句箴言,要求每人必須理解並謹記在心。本來以爲是假大空,但是細品下來,每句話都能在曾經看過的書裏找到印證。

很多書看完就忘掉了,但是在某個瞬間被喚起的時候才意識到原來自己一直都記得。可能在某個時刻,自己在做決定的時候,潛意識就會不由自主的被書中的某句話影響到,從而作出更爲明智的決定。這也是自己讀書的目的吧,不指望每次都做的很對,但是儘量少犯錯。

突然能理解爲什麼《原則》裏面一再的強調要去找一些好的原則,記錄下來,背誦下來,並一再的加深印象,讓它們真正的成爲自己行爲上的準則。這樣的話在糾結的時候,果斷的看自己的原則列表,絕大數情況下會作出不讓自己後悔的選擇。雖然在前期,只能拷貝已有的別人的準則,但是隨着實踐可以不斷地對峙優化改進,從而最終形成自己的原則。

《認知突圍》幫助我從另一個角度去思考:爲啥總是想得到做不到。畢竟更爲清晰的認識問題,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啊!如果能把這個問題解決掉就真的是太好了!

這本書很薄,但是讀的過程中有很多思考,因此堵得並不快,期待後面有更精彩的內容~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