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前兩個月總結與展望

2019年7月1號回校正式進入實驗室,到如今,已經快兩個月,藉此機會來總結一下研零萌新在這兩個月來的收穫與不足。

“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這句話是路遙的《人生》書封面的插話,從高中以來就非常喜歡的一本書,曾讀過四五次這本書,卻因年少不知該話的真正內涵。正如“年少不知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當我把我的人生代入高加林的人生歷程時,卻發現無比相似。四個月前,我也曾來到改變人生的緊要處。在2月15號得知自己考了372分,這個排名在中山大學計算機專碩排32名,我無比興奮,上帝給了我一次逆天改命的機會,給了我從211邁向985高校的機遇。。。。該話題應該再開一帖。。。最後感謝我的母校——合肥工業大學,在我最迷茫的時候收留我!很榮幸進入DMiC團隊。

轉回到研究生生活,作爲一名考研失敗者,偶爾會反思當初犯下的錯誤,但更多的是帶來的動力。我時常會想,那些985的同學,他們的研究生生活是什麼樣的,是實驗室,寢室,食堂三點一線嗎?我再不努力,跟他們的差距會不會越來越大?兩年後面試的時候我是否能夠競爭得過他們?每次想到這些問題,不知道該如何回答,只好咬緊牙關前行。。。剛進入研究生,從一開始的論文檢索到如何閱讀論文,什麼都不懂。所幸,我遇到了一羣非常好的師兄師姐(楊帥師兄,謝育欣師兄,李玉玲小師姐),他們一一解答我剛進入研究生的迷惑,特別是李玉玲小師姐!!!剛進來實驗室我是抱着發完兩篇論文就可以出去實習的想法,想馬上就可以發出論文,以至於人變得特別功利與浮躁。。。小師姐的一席話點醒了我,說了什麼具體的我也忘了,大概意思是做科研從來不是容易的事,人必須要踏踏實實。這裏呢,我想跟剛進來的研究生萌新說一句,不要抱着爲了發論文而發論文的想法去讀研,人會變得特別累,要學會在發論文的過程中提升自己的能力與技術,並且調整自己享受其中的過程。

我選擇的科研方向是跨語言的遷移學習,關鍵字Word Embedding,Binlingual Lexicon Induction,Cross-lingual Mapping,Word Translation,Cross-lingual Transfer. 這兩個月裏,我主要看關於跨語言與機器翻譯的論文,大概有20篇,算是對跨語種這個方向有了一定的瞭解。後續我會寫關於我這個方向的博客,總結自己所看過的論文。跨語言主要是使用深度學習技術,其中包括生成對抗網絡(GAN)。因此,我複習了之前學過的網易雲吳恩達機器學習,學習了李宏毅老師的生成對抗網絡,正在學習網易雲吳恩達深度學習微專業課程。希望學完後,可以成爲一名微微入門深度學習的萌新。 當前,我所向往的職業是算法工程師。希望在剩下的兩年裏好好學習相關知識,爭取在秋招中拿到一份大廠的offer。

以上語言過於口語化並且語言組織過於混亂,我深知自己的閱讀量過少。從大三上學期以來到如今,一年多的時候我幾乎沒有看過一本課外書。在研究生裏面,我希望,每天我可以抽出40分鐘的時候去看書,沉澱一下自己。前兩天買了一本書,《如何閱讀一本書》,《局外人》,《簡單的邏輯學》,《人生》,看完後再來寫總結。

新的開始總是信心滿滿激情澎湃,又到了立目標的時候了:

  1. 研究生髮兩篇論文及以上,至少一篇B會或者二區
  2. 拿一次一等獎學金及以上
  3. 拿到算法工程師offer,回廣東
  4. 閱讀100本書及以上,去十個城市及以上
  5. 學會謙卑

三年後當我再次回看這篇在我研究生入學所寫下的總結時,希望我可以說那句“當年我定下的目標都已經全部實現!”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