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人耐心止步,創業者再無試錯機會?

演講臺下的掌聲,談不完的合作,主動送上門的TS……2017年底拿到大筆融資的路芳曾被這一切包圍,風光盡顯。

然而,資本盛宴轉瞬落幕。兩年間,從門庭若市到門可羅雀,她還來不及適應,就不得不被迫接受。2019年以來,路芳公司資金鍊幾度瀕臨斷裂,每每傳出“裁員”、“倒閉”等負面新聞。

“前兩年投資人熱衷討論的更多是行業的可能性、市場規模、藍海市場等。2019年,再好的場景沒有落地就意味着沒有‘故事’,無法獲得投資人的關注。沒有產品價值的企業已經很難再拿到錢了。”路芳告訴投中網,近期也沒對外發聲,是因爲其打造的服務場景沒有客戶買單,更沒有與之相應的業績“數字”作支撐。

與路芳公司合作緊密的下游客戶向投中網證實,“她們現在融資挺難的。”

“2019年會是一個關鍵年,創業公司的故事必須要落地。”創世夥伴資本創始主管合夥人周煒對投中網印證了這一觀點。

CVSource投中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共計發生投融資交易2710起,涉及金額約4055.37億人民幣。根據上述數據預測,2019年全年國內一級市場投融資交易筆數或將跌至2014年前水平,全年投融資交易金額或將跌至2015年前水平。“融資難”已成爲各個行業發展中逃不開的一道溝渠。

投資人的耐心也正在被消耗。

“我們不要看其他的標準,其他的東西再天花亂墜也沒有用。”智能投資引擎弘量投資CEO雷春然對投中網表示,“如果To B,有沒有人使用,有沒有大型機構和你簽訂合作;如果To C,你的客戶反饋是怎樣,你的團隊是否能夠根據這個反饋持續做出改進。這些是最重要的。”

融資囧途

“融資難”,AI企業首當其衝,一直深陷話題旋渦中央。

CB Insights數據顯示,2018年全年,近90%的AI公司處於虧損狀態。有投資人預測稱,作爲長期靠融資驅動的行業,一旦缺少資金的注入,AI行業將面臨一波慘烈的倒閉潮。

“不同於傳統行業的公司,大部分的AI企業並沒有實打實的營收至少能夠支撐公司的運營。在市場商業化落地還沒成熟的情況下,這些公司很難拿到足夠的現金流作爲收入,而那些運轉不起的公司就會倒閉。”一AI領域投資人告訴投中網。

獨角獸也不例外。近日,有消息稱,某AI獨角獸正在將其新加坡海外業務中心打包出售,核心原因是當地業務拓展未達成預期。

該報道還稱,知情人士指出,在該AI獨角獸的藍圖裏,希望可以做到賦能百業,然而實際情況是技術落地進度遠遠達不到預期。

行業的窘境也在影響着資本信心。

根據CVSource投中數據,2019年上半年,AI領域的投資案例數量是2018年全年的26.7%,不足三分之一;融資金額則爲2018年全年的25.7%。這意味着,2019年上半年,AI領域的投資活躍度在大幅下降。

數據來源:CVSource投中數據

“融資難是因爲技術落地難。”戈壁創投AI方向投資人俞悅對投中網稱,雖然某些獨角獸在人工智能上半場已經通過鉅額融資獲得了很高的估值,但其落地其實並不理想。如今,伴隨着人工智能進入下半場,類似上半場的投資思路勢必會發生變化。

在下半場,投資人希望找到那些真正從場景與客戶需求中成長出來的技術。

“有周期的基金總要爲LP的收益負責,因此我們不會去投資那些只是打着AI旗號卻沒有商業能力的項目。”創新工場合夥人方益民甚至直言,再過幾年所謂“AI公司”的這種名稱就會消亡。

“因爲技術的終點還是要回歸到行業,僅靠AI很難突然開闢出一個新的行業或者新的賽道。”方益民告訴投中網。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已商業化的AI項目卻恰逢嶄露頭角的黃金期。

“我們現在其實是在選擇投資機構的階段。”某AI公司創始人劉鵬對投中網透露,在當前這個階段,其更偏向於能夠爲其賦能資源與戰略佈局的投資機構,並不只是錢本身。

劉鵬之所以有如此底氣,是因爲公司打造的服務場景已經實現了良好的商業化落地。“如今,投資人找的就是能夠‘賣錢’的項目。因爲已經開始商業化,這恰好給予了我們跑出來的機會。”

試錯?想都別想

相比於其他行業,AI領域仍最受資本青睞。

“科技類項目都算好的,其他一些行業融資更難。”俞悅告訴投中網。

CVSource投中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共計發生投融資交易2710起,涉及金額約4055.37億人民幣。

根據上述數據預測,2019年全年國內一級市場投融資交易筆數或將跌至2014年前水平,全年投融資交易金額或將跌至2015年前水平。“融資難”已成爲各個行業發展中逃不開的一道溝渠。

“市場上錢比較緊張的時候,我們要用有限的資金做好幾件事。有些是爲了實現盈利,有些是爲了實現企業未來的藍圖,但並不是每一件事情投資人都會支持。”某文娛公司創始人林皓告訴投中網,“有時會有點‘暗度陳倉’的感覺,畢竟萬一路走錯了不好交代。”

“市場遇冷時,對於企業的最大壞處在於他們少了很多可以‘試錯’的資金。”此前,啓明創投創始主管合夥人鄺子平對投中網表示。

“每個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都不可避免會走一些彎路。在市場好的時候,一個企業多走兩次彎路,依舊可能會得到資本的支持;但在市場遇冷時,資本對錯誤的容忍度會相對降低,走了彎路的企業很可能沒辦法融到下一輪。”鄺子平認爲。

但“寒冬”對投資機構未必全然是件壞事。

鄺子平舉例,“當市場上錢足夠多時,投資人會覺得投不了行業NO.1,可以選擇NO.2、NO.3,甚至可能到NO.5的企業都有人願意去投。”然而,這樣一來,NO.1的企業就會面對很多不必要的競爭或干擾。在2019年,這個問題絕對不會出現。

那麼,什麼樣的企業纔是投資人心中值得押注的“NO.1”?

周煒對投中網提到,對於投資人來說,要判斷一個商業模式或一個技術的應用場景值不值得投大錢,只需回答兩個關鍵問題:企業到底給用戶提供什麼價值?他們願不願意付錢?

他解釋稱,“提供的價值可以在自己心裏做一個測算:當收1元錢的時候用戶會怎麼樣?當收10元錢時又會有怎樣的反應?收費逐步遞增,會發現到某個節點用戶全跑了,那這個就是你收費的上限。如果這個上限很薄的話,目前來說這個商業模式是有問題的。”

“沒有捷徑可以走。”作爲創業者,慧安金科創始人黃鈴同樣認爲,“不是說套了AI的光環就會比別人走得快,創業者要真正解決甲方的問題。”

最後的機會?

連續創業者馮君卻自稱“走過捷徑”。

“我一向踩着‘風口’創業,移動互聯網、大數據、AI,我都嘗試過,曾經一天內收到5封TS,也曾經連續半年給兄弟們發不出工資。”馮君告訴投中網。

但這次,和路芳一樣,馮君所在企業融資已開放近一年卻收不到任何迴應。

20年前便開始創業的馮君,對於這一輪的“融資難”,卻不如路芳一般焦慮。“我看得比較淡了,可能因爲長期以來就是在焦慮中熬過來的。這樣的焦慮,也不是一次兩次了。”馮君稱。

馮君經歷的過往,一定程度上也記錄了創投領域的起起伏伏。

2000年,中國的第一代互聯網獨角獸在納斯達克扎堆上市後經歷了一輪急速的失血。

遠在中國的創投機構也受到影響,迅速謹慎了起來,大批互聯網公司隨後便難以獲得新一輪融資。在金融去槓桿和流動性偏緊的彼時,靠融資過活的互聯網公司普遍陷入了焦慮之中。

2018年也是一樣。當年7月12日,有8家公司要在9:30敲鑼上市,但舞臺面積有限,只放下了4臺。於是,就出現了2家公司共用1面鑼、8人同臺的奇特畫面。

獨角獸上市的集中度之高、行動之倉促爲2019年史無前例的“融資難”埋下了伏筆。

“投資機構餘糧不足,催促獨角獸上市融資,這已經是公開的祕密。但是他們2019年的境況到底有多慘淡,卻很少有人知道。”馮君告訴投中網。

“投資最好的團隊、投資最好的技術,這是上一個階段的投資思路。”某TMT領域投資人對投中網表示,2019年,大家的思路發生了改變,“更多的還是從需求和應用出發,關注企業提供的服務。”

協作機器人鎂伽機器人聯合創始人張琰建議稱,在寒冬之下,“初創企業需要去用找到新的應用場景,找到新的需求,來保持業績增長。例如,若要拓展機器人的應用場景和使用範圍,不是說僅侷限於工業或是產線,創業者可以去開拓一些像實驗室、智慧零售的場景。”

但是,如今的獨角獸們幾乎都在打破邊界。“它們將那些好不容易獲得的營收和融資,悉數投入到了疆土的擴張當中。”馮君對投中網表示。

獨角獸的瘋狂拓界下,初創企業還擁有張琰提及的“拓展空間”嗎?

“獨角獸自然有巨大的天然優勢,但‘砸錢’未必可以擊穿每個領域。我依舊相信,細分賽道總是會跑出龍頭,即便2019年開始,也不算晚。”前述TMT領域投資人說。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見證上一輪獨角獸失血的2000年,盈利壓力也是互聯網企業所面臨的最大挑戰。彼時,很少有人能夠回答資本拋出的疑問:到底應該怎樣才能盈利,甚至是怎樣才能獲得收入。

2019年,這個問題依然橫亙在投資人和創業者中央。

“實話實說,目前來看,盈利對我而言還是個美好的故事,但我會努力講好這個故事。畢竟拿不到錢,一切都無從展開。”路芳告訴投中網。

那麼,曾經滿懷情懷創業的她,是否會爲這個故事做出妥協?

面對這個問題,她毫不猶豫地說,“妥協肯定是有的,資本不就是一場相互妥協的博弈?”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路芳、劉鵬、林皓、馮君均爲化名)、

圖片來源@Unsplash

鈦媒體注:本文來自於微信公衆號投中網(ID:China-Venture),作者爲柴佳音、馬慕傑,鈦媒體經授權發佈。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