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上小學一年級我很焦灼,這個名校校長卻道出了真相

昨天,在瘋玩了一個暑假之後,小朋友的小學開學了。

她也正式從一個幼兒園的小朋友升級成爲了一個小學生。


在之前,作爲一箇中年老母親,我對小學生活抱有着各種暢想,也抱有着各種焦灼。


沒有幼兒園那麼面面俱到,孩子哭怎麼辦?

要重新適應新老師,老師兇怎麼辦?

小朋友那麼慢熱,交不到新朋友怎麼辦?

開始陪寫作業,心梗了怎麼辦?

開始有考試成績,無法壓抑怒火怎麼辦?


每個關於未知的焦灼,都讓我這個本來應該慶祝開學的老母親,分分鐘抱着手機查看老師有沒有發第一天的圖片。


畢竟,我也想做一個優雅的溫柔的,中年婦女,可是表面的風平浪靜,心中都是烈火灼心。

和當年入園不一樣,入園擔憂的,是孩子生活上的適應,而現在,加入了學業、成績,獨立和主動社交,就跟送娃去社會參加工作一樣,說不擔心都是假的。


不管在之前做了多少心理準備,這一刻都是興奮和緊張並存。


爲了緩解我,一個小一生家長的焦慮。

東莞宏遠外國語學校的孫校長

我們專門拜訪了東莞宏遠外國語學校的孫校長,這個創下今年中考均分全市第一,每年幼升小,排隊報名排到天荒地老的學校校長,跟我分享了不少關於一年級小學生和家長的真相。

“首先你要有自信,孩子纔會有自信,首先你要不焦灼,孩子纔會不焦灼”。


校長笑着說,“通常來說,孩子進小學後的狀態,比家長擔心得要好得太多。”

關於獨立的焦灼

“在家裏這三個習慣培養好

以後的學習都將不是問題”


《大小謊言》劇照

不僅孩子有舒適區,家長也有舒適區。

像我這種焦灼的老母親,也會因爲孩子要進入新環境,我又要進入新的家長圈子而瑟瑟發抖。


而對孩子來說,在幼兒園的舒適區待得舒服了,進入新的環境,要告別以前的小夥伴,結交新的小夥伴,本身就是一項新的挑戰。


這個焦灼點,對應的正是孩子對於脫離了保育員式的幼兒園環境,換成需要獨立完成生活的環境,所帶來的。


“我們講的焦慮的癥結,其實歸根到底就是家庭教育”,孫校長說。

孫校長強調的是生活習慣,家庭裏越早養成有規律的生活習慣,對孩子小學的適應,絕對是添磚加瓦。


“在家裏這三個習慣培養好,所有的焦慮都將不是問題。”

《大小謊言》劇照

“一個是睡眠習慣,讓孩子能夠漸漸的自主遵守時間上牀睡覺,以及早上及時起牀,這裏,培養的是孩子的自控力。”


“第二個,是餐飲習慣”,孫校長說:“家長關注專注度的問題,那麼,家長可以觀察,能夠安安靜靜在餐桌前和家人吃飯二十分鐘的,以後做作業專注度都不會差。”


“這是專注,另一方面,也是禮儀。”


“第三,是整理習慣,孩子玩完玩具,要自己記得把玩具收拾歸位,能做到這樣,很牛,真的是很牛。

一個習慣養成,會帶動很多事情的延續。比方說它遵守規則的習慣,以及延伸而來的誠信教育,它可以影響到整個生命體。

“這三點你做到。你的家庭的生活質量肯定是不錯的,你孩子自然會在這樣的薰陶下,有一個不錯的結果。

爸爸媽媽們,絕對不用再操心學習的問題。”

 關於成績的焦灼

“頂尖的真的少

你得接受你的孩子可能資質平庸”

《大小謊言》劇照

和幼兒園最不一樣的一點,是恭喜諸位老母親們終於邁進了成績分數而錙銖必較的階段。


想當年,還是一枚文藝女青年的時候,我也是信誓旦旦說成績實在是過眼雲煙。

但等到自己熬成中年婦女,熬成一個小學生的孃親的時候,終於開始意識到,如果我的娃成績真的一塌糊塗,我會不會氣到心肌梗塞。


而孫校長對於成績,也給了我們一個當頭棒擊。


“最重要的,是家長要知道,頂尖的孩子相對少,我們當父母的,要接受的是,孩子真的資質平庸。”


但是平庸不代表不好,平庸是常態,關鍵在於,“我們在意的應該是孩子的成長,而不是孩子的成績,而若是因爲孩子成績不理想就發脾氣,就更不對了。”

《大小謊言》劇照

“若是硬要說分值,小學低年級,95分以上就OK,高年級,90分以上就行,如果幾次考試都低於這個分數段,那麼家長就要思考一下學習習慣的問題。

千萬不要做的, 就是責怪孩子,抱怨孩子,衝孩子發火。”

關於作業的焦灼

“萬萬沒想到,家長教的作業可能是錯的”

 

《大小謊言》劇照

讓人瑟瑟發抖的作業陪寫,校長有一個方法論的乾貨分享。

他說或許大多數家長的陪寫過程,都是錯的。

“千萬不能太在意孩子作業最後呈現的對錯,我們要看他的思維方式。

哪怕結果你是錯的,但你的思路是對的,或是出其不意的,那麼都是有意義的。如果只關注這種正確答案,這種陪寫對孩子來說,毫無意義。”

也就是說,當我們看到孩子寫下“5+3=53,都不要怒吼”,要去探討他們的思維方式。

“舉個例子,我們教學‘零’,有許多人會理解成,‘零’就是沒有,但是,當今天溫度零度,‘零'就是真實存在的。

你若還是給孩子教授沒有,將來孩子學習這個知識,就打下了先入爲主的一個門檻。”

“這個知識建立的就是思維,我們千萬不要結果導向的方式,禁錮了孩子很多的思維。”

但在作業陪伴中,家長應該關注什麼呢?

“應該關注孩子今天在這裏寫作業,他們是否是真的專注?是不是經過思考之後的應對?如果能獨立思考,錯了也沒關係,有老師去解決。”

家長千萬別這樣做

這樣做你和孩子更焦慮


家長,譬如老母親我,也經常陷入一些誤區和怪圈,校長要給我們支了招,告訴我們千萬不要這麼做。


1 千萬別以今天老師有沒有批評,來衡量孩子今天是否快樂


“家長們通常都會關注孩子在學校是否快樂,這個沒有錯,但這個快樂的含義又相對狹隘,通常都聚集在‘老師有沒有批評你啊?’之類的問題。”


“這會給孩子造成一個假象,就是隻有老師不批評的時候,纔是快樂的,抑或,老師批評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這不對,快樂是什麼,應該漸漸引導他們,成就感帶來的快樂,纔是最高級別的快樂。”


2 千萬過分在意成績和結果,特別不要以排名論英雄


“在小學階段,成績和分數其實並不重要。家長們關注的應該是思維方式,這是可以奠定一輩子的基礎。成績好壞,結果對錯,排名先後,都不如思維方式的正確來得有價值。而思維方式是什麼,就是孩子獨立思考的角度,和看事情的全面性。”


《大小謊言》劇照

3 千萬別過度質疑老師,會嚴重影響自己的孩子


“家長可以和老師有討論,教學方法也好,和孩子相處模式也罷,但千萬不要過度質疑老師,老師也是人,她也有七情六慾,我們和要互相理解。”


“家長們完全不必要討好老師,但是,要和孩子一起認同,孩子有了期待,家長有了信任,一切都會作用於這六年的學習生活。”


4 千萬不要自我焦慮,家長有自信比孩子有自信更重要


“爸爸媽媽們一定要有自信,相信自己是最棒的爸爸媽媽,相信自己的孩子在小學生活中一定可以過得很好,而據我16年的教育經驗來說,99%以上的孩子進入小學後,都會適應得很好。”

《大小謊言》劇照

“所以歸根到底,家長們的焦慮啊,不需要。”


孩子們越長越大

都會陸陸續續進入小學

不要過於焦慮這一段時期

也不要過於忽視

孩子們的三觀就是在這個時期建立

這些生活習慣和價值觀的建立

是比拿回任何的成績單

都要價值連城的



若你也有這方面的經驗

歡迎和我們分享

愛你們

願一切都好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